由台湾新导演的代表侯孝贤担任主席的第二届金马奖,延续着上一届时的本土化、小制作、侯氏美学的评奖风格,《当爱来的时候》、《父后七日》、《第四张画》及《艋舺》获得将近一半的奖项,而《十月围城》、《狄仁杰》等影片几乎都是分猪肉般获得一小块,再度引起争议……
过度的保护主义:
台湾影评人在奇摩论坛对本届金马奖的评价,开篇便是“冷冷冷!大爆冷门!本届金马奖不少奖项令不少专家眼镜碎一地,从最佳男主角阮经天(在线看影视作品)到女主角吕丽萍获奖令人颇感意外。就结果论而言,或许是好的,因为台湾电影总算把几个大奖全留在主场,可谓是台湾电影丰收的一年”。
但是,在台湾本土举办的金马奖上获得几个奖是否代表着台湾电影丰收呢?还是沦于过度的保护主义呢?
成立将近半世纪的金马奖,自八十年代朝向于艺术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九十年代中期甚至扩大为面向全球华语电影的重要奖项(“金马奖……成为华语及华人电影制作事业最崇高的荣誉指标,也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整体电影事业的发展,对华人电影事业,堪称具有极重要的历史意义地位”)。应当说,在八十年代中到2008年时的第45届,整体评奖结果还是着眼于大华语片,如1989年的第26届,尽管侯孝贤的《悲情城市》获得威尼斯金狮奖,但在金马奖中惨败给了关锦鹏的《人在纽约》,而陈耀圻的《晚春情事》、王童的《香蕉天堂》也几乎是全军覆没,在当年引起不少的争议,又如1993年时,侯孝贤的《戏梦人生》甚至不能入围最佳导演,整体上也被批评为偏向于票房取向。
而近两届金马奖几乎扭转了这种九十年代来以台湾本土以外的华语片为主的趋势,而更着重于给予艺术性比较强的本土化作品,如《当爱来的时候》、《朱莉叶》等。但这届的获奖名单又是否真能服众呢?尤其是获得最佳男主角的阮经天,他的表现力真能超越王学圻在《十月围城》中的表演吗?
侯氏遗风:
在侯孝贤的三十年电影历程里,其作品一再的与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擦肩而过,如1984年时他的《风柜来的人》、《冬冬的假期》都有比较突出的表现,但最终几乎是全军覆没,而获得金狮奖的《悲情城市》则败给了《人在纽约》。
但《悲情城市》及侯氏美学却成为九十年代后不少台湾电影的模仿、追求对象,毕竟可能在海外影展比较吃香,就如研究者黄樱芬所说,“标榜新电影美学形式的影片,走出国内票房惨淡的颓势,在八、九零年之交夺得世界重要影展,并未阻止台湾电影工业继续凋零,但是却为了后继拍片的导演,提示了一个影展神话的模式。而得奖影片的美学形式似乎暗示影展的偏好而有参考性;因而在九零年代,国片趁着影展的中国热尚未减退之际,有意图地拍摄可博影展青睐的美学格局,形象九零年代台湾电影选择影展路线的特殊风貌与趋势”,如吴念真的《多桑》等作品。
如果说,在王童、焦雄屏担任金马奖主席时依然坚持着“大华语片”的策略及艺术与商业的双重考虑,如当年《投名状》打败了《海角七号》、《意》打败了《色·戒》获得最佳女主角,那么,侯孝贤担任金马奖主席的这两届,俨然成为台湾本土电影甚至是继承侯孝贤的静止长镜头、缓慢节奏等美学风格的自娱自乐,如去年的《不能没有你》、今年的《当爱来的时候》、《父后七日》等。
沉寂中的台湾电影需要复兴,但如此的过度的本土保护主义、深刻的评审团主席风格,这并不利于台湾电影的正常的、健康的发展,更何况,电影艺术里,商业性与艺术性并非对立的两面。
阿木(影评人)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投稿信箱:yulepinglun@sohu.com,优稿优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