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之恋》今天正式亮相银幕,制片人张伟平向羊城晚报记者独家详述“山楂树”生成的前前后后,以及周冬雨如何成为第一个与新画面公司签约的“谋女郎”:
张艺谋回归文艺路线的新作《山楂树之恋》,今天正式登上内地银幕,开始接受观众满怀期待而又挑剔的目光。面对现今大片集结的市场,要把这棵“山楂树”卖个好价钱,少不了制片人张伟平的“吆喝”。近日,张伟平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详述了“山楂树”生成的经过以及该片的营销策略。而谈起首次签约的“谋女郎”周冬雨,张伟平却坦言自己从来不擅长做经纪工作,与她签约是张艺谋的意思。
【投拍文艺片】
“除了张艺谋,没人敢拍这片!”
在张艺谋上一部作品《三枪拍案惊奇》杀青后,张伟平本来准备投拍另一部大制作电影《金陵十三钗》。后来,因为张艺谋对《山楂树》剧本的喜爱,张伟平说服自己,投资了这样一部商业元素甚少的文艺片。在与记者的交谈中,他笃信有时候反其道而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吃惯了红烧肉的观众,总是想尝一下青菜豆腐的味道。
羊城晚报:出于什么原因让你决定投拍《山楂树之恋》这样一部文艺片?
张伟平:现在的大片太多了,观众看得都腻味了,所以我决定反其道而行,给观众换个口味。当初版权方把《山楂树之恋》这本小说给我看的时候,我看那上面写着很多导演的名字,包括我的姜文兄弟、陈凯歌导演、张元导演等等,他们都在书上推荐这本小说。后来我从版权方那里了解到,张艺谋在电影导演中是最后一个看到这本小说的。
羊城晚报:那为什么其他导演或者投资人没有把它拍出来呢?
张伟平:我心里很清楚,没有人敢拍这部电影。作为导演,大多数人对电影的市场运作是不清楚的。如果他谙熟市场规则,那么这个导演就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导演。当然,如果对市场一窍不通的导演,也不敢接这片,他没这底气啊!每个导演都希望自己拍出来的电影有人看。作为导演,最大的悲哀就是自己拍的电影没人看,然后又在国外拿一个大奖,那才叫真正的悲哀!作为制片人,我是有资格这样评价一个成功的导演的。如果一个导演,拍出两部没有票房的电影,那么他的心理防线基本上就崩溃了。所以,我相信大多数导演在看到《山楂树之恋》的剧本时,都有一种本能的冲动,就像男人看见美女一样。作为和张艺谋共事多年的好友,我对他非常了解,知道他一定能胜任这样的题材,而我也有底气卖好这部电影,所以才决定拍摄《山楂树之恋》。
羊城晚报:但是面对这个大片集结的市场,你当时就没有担心过?
张伟平:坦率地说,刚开始的时候我是质疑的,因为像这样一个爱情故事,没有武侠、搞笑、惊悚、战争等商业片的元素,观众需要的感官刺激,统统没有。所以,我用了很长的时间来说服自己。记得当时在东京,我跟张艺谋说了这样一番话:“艺谋,如果‘山楂树’搬上大银幕,背后的风险太大,否则这个剧本也不会最后还轮到你手上……”后来,我反复琢磨了中国的电影市场。在今天商业片泛滥的内地市场,就像坐过山车,把人都搞晕了!如果拍一部《山楂树之恋》,就像一股春风,一定可以感动广大观众。这也叫反其道营销。内地的电影市场不像港人那样,纯粹把它当生意在做,这个市场是一个充满了未知数的市场,恰恰在这个时候,你需要冷静地判断这个市场。当所有大片都一窝蜂地营造视觉刺激的时候,我们正好可以输出一部打造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影片。因为我们的主要市场是在中国内地,我们更了解这里的观众,天天给他们吃红烧肉,不光不健康,他们也一定会有吃腻的那一天。而这个时候上《山楂树之恋》,就像给观众端上一盘健康的食品,犹如一碗清淡的青菜豆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