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电影新闻

热钱“炒电影” 陈建成:什么都不懂就敢拍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2010年09月07日15:44
房地产、煤炭、风投等行业人士的 “热情参与”,令电影行业风生水起,但其中风险却也不容小觑
房地产、煤炭、风投等行业人士的 “热情参与”,令电影行业风生水起,但其中风险却也不容小觑

  □晚报记者 于音 实习生 舒晓程 报道

  今年上海电影节曾流传出这样一个段子,一位煤老板找到导演彭浩翔说:“你给我拍一部文艺片,但要让我女朋友当女主角,去国外参加电影节。”

  这个段子听起来让人啼笑皆非,但却从侧面反映了电影投资热。随着中国电影市场近年来票房逐年高涨,不少业外资金纷纷涌入,在“炒房产”、“炒大蒜”、“炒绿豆”之余,“炒电影”成了不少财大气粗的“金主”的选择。

  业外热钱从哪儿来?

  2010年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累计48.4亿元,这个数字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超越了2008年全年总和。红火的中国电影产业令众多圈外大亨也蠢蠢欲动,大量业外资金涌入。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认为,这其中大多来源于证券、房地产及煤炭行业,小马奔腾副总裁钟丽芳则表示,风险投资行业也是热钱的主要来源之一。

  从目前一些业外投资人的本行来看,大致分为两种:“准”专业公司,以及为进军电影圈新开影视公司的业外商人。投资章子怡电影《非常完美》的完美时空,本是一家知名的游戏公司,另外像麒麟游戏等专业网游公司也开始涉足影业投资,根据麒麟网游《梦幻聊斋》同步配套的影视作品 《画皮2》已开始筹拍。《80后》的投资人裘华顺原本做的是风险投资,对于电影的投资也能做出专业的分析,可以算半个老本行,由于独到的投资眼光和与生俱来的专业性,裘华顺已专门成立了新原野娱乐传媒有限公司,最近还参与了《龙凤店》的投资。

  另外一些如房地产商人、煤老板、广告商等新晋电影投资方则算是做了跨行生意。保利博纳老总于冬称:“房地产退烧之后,这些游资哪里有利润就流向哪里,而电影又是个很有魅力的行业。”同样的道理,股市不景气,证券行业也将目标转向了电影,电影市场逐渐成为了各行各业的资金聚集地。

  上海联和院线副总吴鹤沪举例说:“去年全年国内共拍摄460多部电影,这些电影来自370多家影视制作单位,但大家都知道市场上数得着的公司总共就那么多,很多都是挂个名的影视公司,为了进来捞一票临时成立的。”个体老板们的“财大气粗”造就了投资的基础,但等待他们的大多是惨痛的教训。光线影业董事长王长田直言:“电影并不是个好做的生意,一部电影,足以令一个公司破产。”

  热钱为啥进军电影圈?

  人群一:不明真相型

  如今投资电影,十赌九输已经成为了残酷的现实,但还是有钱源源不断涌入,究竟是哪些诱惑让这么多人愿意“赌一把”?新原野娱乐传媒有限公司CEO裘华顺对越来越多的热钱涌入十分感慨:“作为专业人士,我们清楚地知道如今电影的现状,可大部分人并不知道,仍以为投电影是一个只赚不赔的美差,就是因为不专业,不了解市场,很多进来的人投了一部就血本无归。”

  大盛国际传媒总裁安晓芬指出,他们投资的《锦衣卫》是今年国产片票房排名第三的影片,“但仅仅是收回成本,谈不上赚钱,其实赚钱的片子没几部。”光线影业总裁张昭也认为这些人大多抱着投机的心态,只看到表面的繁荣,没有看到市场内部的潜在风险。

  人群二:借机捧人型

  但所有业外资金的涌入都是因为“不知情”吗?除去那些想着在电影宝藏里捞一把的人,想借机捧明星、捧自己人的也不在少数。今年年初,一部集结了邬君梅和高曙光两位实力派明星的新片开机,但两人在该片中却是甘当绿叶配红花,饰演他们女儿的才是影片主角。据报道,这个名不见经传的15岁少女之所以有幸担纲女一号,并非因为长相出众或实力超群,而是因为她是影片投资方、某集团董事长的女儿。

  人群三:为求风光型

  小马奔腾副总裁钟丽芳表示:“电影产业看似影响很大,但是相对于很多房地产项目动辄上百亿元资金投入,进入到电影领域的热钱有一些纯粹是为了挣吆喝、争个名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如今的电影投资一部动辄上千万,能够投身其中是一件非常“扎台型”的事情。花果山传媒老总刘靖认为,相对其他行业的投资,电影行业的投资并不算大,一个老板要是投资2个亿,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就算是巨资了:“就这么砸下去,能砸出多大的声响啊!简直可以说一炮走红了。”

  人群四:有意转行型

  当然,因真正对电影事业充满热情而跻身进来的人也不少,比如曾做风投的裘华顺经朋友引荐投资了《80后》,而另一位做风投出身的熊晓鸽也成功投资了《高考1977》、《雪花秘扇》。

  由于本身就是做风险投资出身,裘华顺算是准专业。“其实电影这行的总体行情的确很好,发展空间很大,但这不仅仅局限于收益上。”如今裘华顺已经彻底转行进军电影界,成为了业外投资者中为数不多的成功人士,“不懂的人,喜欢拿钱投一部电影,而我投资的是电影这个产业。”投资就会产生风险,深刻明白这一道理的裘华顺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永远都赚钱那是不可能的,真的想成功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练。”

  烫手热钱有啥危害?

  不利一:影片质量受影响

  广电总局的数字显示,整个上半年通过备案的故事片大约是694部,而往年全年故事片产量不过四五百部。这些惊人的数字构成了电影业表面的丰厚“泡沫”,而其中大部分都要“归功”于热钱的大量涌入。影片数量多,但质量没保障,甚至不一定能上院线。

  热钱对于电影产业的直接影响就是影片数量和银幕数量的迅猛增长。从今年六月份开始,每月上映的电影数量就已经进入饱和状态,平均算来几乎每天都有新片上映,其中也多了不少粗制滥造的片子。大盛传媒总裁安晓芬表示,有些导演可能十多年都没有拍电影了,一下子有钱就拍了,但根本不管质量,更不会承担投资风险。

  不利二:明星片酬水涨船高

  “热钱蜂拥”不禁让人联想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那时候的香港就是因为不重视电影内容,只求明星、名导,时间一长观众一厌倦,市场就崩溃了。内地市场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苗头,必须警觉起来。”张昭表示,如今有很多“堆明星”的片子,一些急功近利的投资者以为自己财大气粗,就请大把大把的明星来拍片,不在乎片子的质量,如此一来明星的片酬又会被炒高,增加的投资成本则需要观众埋单。继续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不利三:人才储备跟不上

  许多小导演都希望能有机会好好拍上一部片子,但是钱真的来了,人才储备却跟不上。张昭很无奈地表示:“很多人都不知道钱应该往哪里投,很多小导演当然希望有人支持他拍片子,会想方设法找投资人,这些业外人士就是首选,可是有些导演能力有限,根本不会对投资作出任何保障,也不会为影片质量打包票。”

  不少投资人看到3D影片前景大好,又开始“疯投”3D,但国内技术还跟不上,真正懂得使用3D摄影器材的专业人才太少。比如导演阿甘去年年底拍《唐吉可德》时就遇到很多技术困难,他最后用了德国的技术团队来执行拍摄。

  引发投资思考——

  业内合作是大趋势

  虽然业外资金 “蜂拥而至”,但圈内投资人大都理性地选择业内资金合作。张昭表示,“大的电影发行公司不会主动去接受业外资金,找的合作伙伴也大都是行业内的专业公司,这样合作起来会简单很多,因为许多步骤和条约大家彼此都会很熟悉。”安晓芬也坚持不选 “业外资金”,“他们不懂行、没经验,牵扯到题材选择和市场运作等很多问题。”

  行业新手裘华顺也认为业内合作是主流,但也不排除会接受一些业外投资,“在选择投资人上,我们会十分谨慎,拒绝那些仅仅想来玩玩的人。”博纳老总于冬也非常希望电影圈里的专业制片人能够促使行业规范化的形成,作为制片人一定要让项目实现赢利,才能使资本良性发展。

  热钱加速市场竞争

  出于危机意识,许多业内人士一直呼吁政府制定相关条例来抑制无序的投资热。对此,张昭持反对意见:“电影产业是靠市场运作来发展的,好片子、烂片子都由市场来决定,优胜劣汰是规律,用政府来控制是不可取的。毕竟有竞争才会有发展,如今的投资热在一定程度上给专业的电影公司不少压力,也逼着大家时刻都要进步。”

  中影营销公司老总蒋德富则把热钱看作是对电影的支持帮助,“热钱进来谁都拦不住,进来一批,也会走掉一批。有成功者也会有失败者。可能这些热钱进来时是为了挣钱或者是为了尝尝文化的滋味。但是一旦进入这个圈子,就一定要尊重这个行业规律,一切按照电影市场规律去操作。”

  热钱典型 企业家首涉电影圈 投拍战争片《喋血孤城》

    陈建成:什么都不懂就敢拍

   □晚报记者 于音 报道

    在“群雄逐鹿”的电影市场,钱已经不是问题,电影背后的“金主”比比皆是。但真正懂电影、真正用心拍电影的并不多,不少业外人士都是抱着“捞一票”的心态涉足电影圈的。

    在湖南常德,有这样一位老总,他从事律师职业20年,后下海经商,梦想成为一名文化商人,他就是现任湖南楚城影视文化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陈建成,也是8月19日公映的战争片《喋血孤城》的总制片人。

    《喋血孤城》是陈建成投身电影圈投资的首部作品,但他在接受专访时却坦言,自己此前对电影市场一窍不通,什么都不懂就敢拍电影只因埋藏在心底的文化情结。

    忙转型:企业家转战电影圈

    陈建成是土生土长的常德人,做了20多年律师的他一直强调自己“不算有钱人”,“我一直在做律师,2000年左右积累了点资金,后来经商做房地产生意,有了点积蓄,但我自己这点钱也不够拍电影。”更让记者意外的是,陈建成做律师时接手的案子也和“文化产业”方面不太搭边,“大部分接的都是经济纠纷的案子,连知识产权方面的都很少,说实话,我对影视圈完全不了解。”

    这样一个“门外汉”敢于投资电影着实令人惊讶,但翻看陈建成的经历,他走上“电影路”还是有迹可寻的。在柳叶湖旅游度假区举办10周年焰火晚会时,他慷慨解囊数十万元;2002年,常德举办汽车短道拉力赛,他毅然投资300多万元;2008年冬,常德搜集常德书法界名家们的书法作品及心得文稿,出版一本由中国著名书法家沈鹏题写书名的《烟云养德》书法集,他又赞助30万元。

    虽然对电影“一窍不通”,但在生意场上忙碌的陈建成一直都希望做个文化商人,拍摄 《喋血孤城》也是源于他对常德的特殊情结。“常德大会战发生在常德,常德人民对烈士怀有刻骨铭心的感恩之情。”

    拍电影:当地百姓慷慨解囊

    说起投拍《喋血孤城》的背景,陈建成给记者讲起了常德的战争历史。“1941年,日军在常德发动细菌战,深受其害的百姓累计达20万,很多人到现在都还有后遗症。常德老百姓从解放以来一直在自发组团到日本东京,通过诉讼法律要求向日本政府索赔。1943年,日军又发动了常德血战,当时国民党第74军57师孤军奋战,最后仅200多人幸存。”

    陈建成说起这段故事时仍很激动,他告诉记者,有文学爱好者早就想把这段历史搬上银幕,“他们从2003年开始就启动了这个项目,但发起人虽然有这个境界,却缺乏经济实力,所以一直没做起来。我是2008年底介入这个项目的,因为深受感动所以决心把它拍成电影。”

    最终,陈建成和搭档舒德兵、陈卫平一拍即合,三人决定联合完成这部影片,影片预计投资2000万左右。但当时,陈建成手头上仅几百万,“考虑到几个朋友还欠我1000多万,应该没有问题。但后来在拍摄中不断追加投资,如果算上最后的宣发费用,影片投入成本近5000万,这也是湖南历史上民间投资成本最高的一部电影。”

    出点子:建议启用港台地区明星

    陈建成似乎把拍电影看得太简单,他起初甚至觉得收回成本不是件难事,而且他没有成熟的运作团队,“我是为了拍这个电影成立的影视公司,前期没有策划,认识的人又很少,从投资回报来说是比较盲目的。”

    这不禁让人怀疑他是在“投机”,但陈建成一口否认说:“投机的先决条件是我对这个行业非常懂的,通过投机获取报酬,但我主要还是基于一种情结,不存在投机的问题,因为我对电影市场和电影运作方式一概不了解。”

    “第一桶金”有了,但对电影市场完全没概念的陈建成到哪里找编剧?导演和演员也是大问题。所幸,陈建成在运作项目时认识了《中国电影报》的社长王迎庆,“他介绍了八一厂导演沈东给我们,而后沈东在落实主创人员时,我提了一个建议,就是用港台地区的演员来演。”根据陈建成的建议,剧组最后找到香港的吕良伟、台湾的安以轩、内地的袁文康担纲主演。

    遇困境:三场大雪加20天停机

    一切准备就绪后,《喋血孤城》于去年10月28日开机,影片选择在北京、河北、常德三地取景拍摄。但影片自开机后就麻烦不断,尤其是三场大雪着实让人头疼。“刚开机,北京就人工下雪,换了个地方后,北京又下大雪,两场雪来得很早。元旦以后,我把剧组拉到常德,常德一直都是艳阳高照、晴空万里的,但队伍一到常德又开始下雪。”

    大雪是“难题”,经费问题也一度导致剧组停机20天,“那时候演员多少会闹情绪,华谊兄弟也来找我要人。停机一天的损失就是5万,几个剧组一起开拍,一个组拍一天30多万,每一天都是几十万元的支出,但我们的导演和制片主任知道难处,也希望能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陈建成甚至自嘲说:“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像我这样拍电影的人,‘什么都不懂就敢拍’,这种精神也多少鼓舞了他们,所以我们不遗余力地坚持下来了。”

    高风险:希望保本但票房惨淡

    从什么都不懂到把电影拍完,从全国巡回宣传到影片正式上映,陈建成用实际行动上演了“业外资金”进军电影圈的精彩故事。“大家开始都认为我很 ‘冒失’,后来觉得我‘胆子大’,拍成后觉得我是个‘英雄’。”

    但“英雄”也不能回避现实问题,一路走来,挑战高难度战争片的陈建成由衷地意识到“这是个高风险的行业”,“即使我是做律师出身,签协议可能签得很完备,但市场风险难以规避。当然做好可能有高回报,但我对这部影片经济上期望值不是很高,投的时候只希望能够保本或者少亏,根本没有赚钱的概念。”虽然没有“赚钱”的概念,但不担心票房是不可能的。

    说到具体的票房数字,陈建成大胆地给出了“八九千万”。但可惜《喋血孤城》排片遇冷,有些影院甚至一场不放映,票房只能用“惨淡”来形容。但陈建成并没有被“击退”,“亏钱我也不认为是失败,毕竟积累了经验,而且这片子即使亏得一塌糊涂,我再做另外行业也会生活得比较好,但关键我还是想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责任编辑:小书儿)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