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八卦频道 > 内地八卦

杨元庆:我重新找到了那种饥饿感

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李卉 华琪
2010年06月01日14:31

  B= 外滩画报

Y= 杨元庆

 “其他对手联想一个都看不上”

  B:我感觉苹果一直是个挑战型公司。以前,联想是以戴尔惠普为目标,做PC。现在似乎又以苹果为标杆做移动互联战略。为什么联想没有从一开始就去做那个卫冕者,比如说苹果、facebook,而是一直去学习别人?

  Y:我觉得我们是个很有特色的企业(杨元庆很着急地把这句话一连说了两遍)。在产品的设计方面,我们看准了你刚才提到的企业。但并不是在所有方面都要向它学习。比如说苹果的封闭性,所有的芯片、操作系统都要自己去做,我觉得没有必要。大家可以好好看看我们在这个行业里的竞争对手。一个一个数过来,你会跟我一样有信心,联想是最棒的。

  B:具体说呢?

  Y:我们行业有家公司现在是世界最大的(暗指全球第一大电脑商惠普)。现在这家公司正在学IBM 做服务。但IBM却把PC 卖给了联想,为什么呢?因为PC 在服务性公司里不是核心,是边缘化产品。刚才我提到的这家全球最大的PC 公司,等于说是出路不明。截至目前,这确实是业内关注的一个焦点。另外,有一家业务模式曾经像神话一样的公司(暗指戴尔),这家公司目前在前几大公司里增速最慢,市场份额掉得最快的,为什么呢?它试图用一个业务打天下。而我们的业务模式是关系型交互型的,比主要依靠单一业务模式的对手更强。还有一家企业,靠的是高效率、低成本成功(暗指宏基)。联想同样具有高效率、低成本,但我们的优势在于能够很好地保持效率和创新的平衡。我们的优势不是只在产品创新方面,是多个方面的。如果你能看到这些,将会对我们更有信心。

  B:你跟柳总这次回归,是不是意味着联想重新开始重视本土化?

  Y:我依然希望做个国际化企业,从管理层来讲,我们的执行委员会里面有一半的外国人。但是我也很高兴,我用去年一年的业绩证明了中国人也有管理智慧,能够领导好全球性企业。迟早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才走向海外。我们在把产品送出去的同时,也在逐渐证明我们的管理智慧。

  B:国际化对你个人来说有什么变化?

  Y:更加辛苦了。过去在中国跑,现在是在全球跑,因为要适应国际化。如果你去参加我们的业绩讨论,你会发现它和其他中国公司是不一样的。我们谈的就是全球市场,全球每一个市场的好坏,都会影响我们的战略制定的方式。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学了四年的时间才自己来做。

  B:柳总过去总提醒你要会妥协,这几年你的管理风格有大的变化吗?

  Y:我觉得人当然是在进步。但我有一个观点是,该坚持的坚持,该妥协的妥协。的确,一个本土运营的公司和一个全球化公司,它的技巧、能力都是不一样的,但我觉得还是该坚持的坚持,该妥协的妥协。像我刚才讲的,比如说一些战略的方向,我们要有把业务模式梳理清楚的决心,这些东西都是不能妥协的,但是什么时候可以妥协?比如说业务模式,你不能总是坚持我们过去在中国的模式。那不一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是,你完全不考虑它也不行。再就是,我们要理解什么叫根文化,什么叫根的业务模式。你必须要基于这个东西来考虑,不能总是考虑美国或者欧洲,最后不能达成一致。

  B:2008 年以来,联想巨亏,你的压力一直很大?

  Y:当然有压力,但也充满信心,我觉得最坏也不过如此。当你每年赚十个亿的时候,有一年赚五个亿,人家都说你是坏成绩。如果你本来亏两三个亿,有一年能打平,人家就说你是好业绩。我的体会是,不要把压力变成压死自己的东西,你要想办法轻松上阵。就像你问我1994 年的时候我是不是感觉到压力?那是我们必须和国外PC 开打的第一仗。一直以来,对于我来说,干成更好,干不成的话,只不过再换另外一件事情做。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news)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