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在全国巡演了3年多的当代华语经典《暗恋桃花源》,将变身《新暗恋桃花源》于4月23日在杭州首演,届时,编剧一栏中将首次出现一个全新的名字:颜全毅。年初,编剧兼导演赖声川抱着“‘暗恋’应该有些不同了”的想法,大胆尝试话剧与越剧混搭,于是,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颜全毅成为了剧中将以越剧形态示人的“桃花源”部分的编剧。
■要花上自己10年的积蓄
才能在南城买一套二手小两居
在当今戏曲编剧中,“南有余青峰、北有颜全毅”的说法几乎可以概括“70后”编剧已是凤毛麟角的现状,对此,颜全毅坦言,“我和余青峰两人的头发都掉的差不多了,戏曲编剧太耗费人的精力。除了要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外,还要对排演这个剧本的剧团和演员非常熟悉,因为戏曲基本都是按照演员来写人物的。这些都决定了戏曲编剧的晚熟。”
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潜心写剧本,颜全毅一直在为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减法——放弃能够获得高额稿酬的电视撰稿人职位,婉拒了上海交大的邀约,不久前,他更是用“培养系主任易,但培养编剧难”的理论说服了学院领导,毅然辞掉了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副系主任的职位。不过,他为自己的执着付出的代价就是即便已成为年轻戏曲编剧中稿酬最高的人,他仍然要花上自己10年的积蓄才能在南城买一套二手的小两居,收入与在影视领域打拼的师兄弟没法比。“我简直可以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来形容自己这些年的艰难。”
■7年前获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的剧本
至今还尘封在家
颜全毅口中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其实源自两大困惑——作品很难搬上舞台以及没有与自己这一代编剧相对位的同辈导演。“我2003年获得首届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戏曲剧本大奖的《紫陌红尘》和我自己很满意的《救风尘》以及《倩女幽魂》,至今还无缘立于舞台。现在院团排戏几乎都是冲着评奖,因而题材多半会选择当地的名人名事,像我写的这些题材显然不适合现在的评奖标准。相反,如果按照剧团的要求写命题作文则又会出现一个泛剧种化的问题,比如我写的《越王勾践》,其实这个复仇、雪耻的题材本不适合越剧,即使是改了两年六稿之后仍然觉得不满意。”
■隔辈导演很难理解
年轻编剧的创作情怀
这样的困惑也出现在了新版《暗恋桃花源》。话剧与越剧的混搭虽然新鲜,但一向斯文、浪漫、唯美的越剧是否适合“桃花源”的喜剧风格,也成为了争议的焦点。对此,原本就是浙江人,被誉为专业越剧编剧的颜全毅表示,“其实春花、老陶和袁老板三人都不是越剧人物,但既然要由越剧来演绎,就不能走浪漫越剧的路线,而要走乡土越剧的范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闷骚着写。”
能够用“闷骚”这一源自港台的新兴俚语来形容自己笔下的人物,足见颜全毅与老一辈戏曲编剧在审美情趣上的不同。不过他这种用当现代审美来写古典戏曲的做法却并未得到所有导演的认同,颜全毅说,“看到自己千辛万苦写出来的戏被导演排走了样,心里特不是滋味。不过这种看似导演对编剧不尊重的现象其实是源于现在的戏曲导演大多和我们是隔辈的,因而观念很难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