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进口大片垄断70%票房
“国产片被偷袭了,中国电影市场多年来精心捂热的贺岁档就这样被《阿凡达》和《2012》抄走了大便宜”,昨日,新影联院线负责人高军在接受采访时语气“沉重”。尽管春节期间,电影院里片源丰富、观者如流,但这份热闹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怪现象”——贺岁档22个亿的总票房中,《阿凡达》占12亿、《2012》则占了4亿,它们垄断了70%的票房比例,而国产片“集体亏损”,成了进口片的陪衬。
■《2012》、《阿凡达》两头“添堵”
《阿凡达》自2010年1月4日在中国内地公映以来,票房已经突破了12亿,春节期间,它在800块3D银幕和不多的IMAX影厅里依然续写传奇,独占了全国45%的票房比例,使得其他国产影片成为了“牺牲品”。
华星影城刘晖经理表示,今年的贺岁档被《2012》和《阿凡达》所遏制,“贺岁档是从去年11月20日开始的,《2012》在11月中旬上映,直接打击了贺岁档的头部,使得11月27日上映的、有望‘点燃’贺岁档的影片《花木兰》失去了‘出头’的机会;而今年1月4日,《阿凡达》的上映则让12月的几部国产片乱了方寸,《风云2》、《刺陵》纷纷调整档期,与《三枪拍案惊奇》挤作一团;口碑最好的《十月围城》也难免其‘害’,1月3日,《十月围城》票房达到2.74亿之后就再也没有往上冲的空间,票房增长速度从原来每天的千万锐减到百万。而在春节期间,影片虽多,但观众的目光仍然盯着《阿凡达》。”
高军则分析道,进入2月以后,《阿凡达》的票房呈现出向一线大城市集中的现象,因为3D银幕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虽然放映场次递减,但是影院把最好的放映时间和最大的影厅都排给了阿凡达,其上座率居高不下,在全国票房排名前三的地区,《阿凡达》的竞争力不降反升。
■贺岁档给进口片“作嫁衣裳”
春节期间,剩下的55%空间轮到十几部国产电影来“享用”,虽然排在第一梯队的是《锦衣卫》、《大兵小将》、《苏乞儿》和《全城热恋》,但在高军的眼中,国产电影没有“赢家”,集体败给了进口片,“众多类型各异、商业性和艺术性不俗的国产片根本没有机会全面地展现自己,整个贺岁档的60多部国产电影中,只有《三枪拍案惊奇》和《喜羊羊2》这两部风格上“偏怪”的作品赚到了钱,剩下的影片都在亏损线之下。
高军对此非常痛心:“1997年,中国电影市场提出了贺岁档的概念,希望国产电影在这个票房产值最高的档期中能够尽显魅力,但是在今年,贺岁档却把尽心培育起来的空间拱手相让,使得两部进口片成为‘擂主’,国产影片皆成陪衬,这是绝对的异常。”
■黄金档期需要“保护”国产片
记者问道:“国产电影的集体败北不是自身实力不足的表现吗?我们是不是需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此,高军表示,国产片的总体质量一直在逐年递增,这次的“失利”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我们不是责怪《阿凡达》和《2012》的成功,《阿凡达》火遍全球,将电影技术推进了一个层次,其贡献令人敬仰,我们只是希望能够通过一定的保护措施,让国产电影能与进口片在这个黄金档期里达到共赢、多赢。”对于高军提出的“保护”,记者又问:“‘保护’这个词很容易让观众反感和抵制?”高军答道:“这个保护不是为国产片屏蔽一切障碍的意思,而是从电影产业的角度出发,对于市场进行更合理的安排,比如,从这个贺岁档来说,只要稍微调整一下档期,将《2012》提前到十月份,将《阿凡达》推到春节档后,就会让国产电影拥有更多绽放的生命,而两部进口片的票房表现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高军表示,由于目前中国多厅电影院的规模不够强大,因此,院线经理们早就呼吁形成“档期协调机制”,不要各大片方“独断”电影的上映时间,致使电影档期在某些时候太冷清,有些时候又热得令人窒息,“这是急需片方、院线和政府相关部门一同来达成共识的事情,否则,受害的往往是中国的本土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