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娱乐频道 > 电视 > 电视剧《金婚2》 > 新闻动态

50年国人与国产电视剧的金婚:电视剧人物谱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作者:祖佳
2010年01月08日15:16

  恐怕很少有人能够准确地说出国产电视剧的肇始。1958年,当时的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直播了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一口菜饼子》。直播?没错!在演播室里,简单的舞台布景下,主人公讲述着一段往事,两部摄像机同时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画面,一切都一丝不苟地按照之前设计好的分镜头脚本进行。许多人没有想到,这样一部只有20分钟的“直播电视小戏”会开启国产电视剧的序幕,会引出一段长达半个世纪的“姻缘”,以致没能及时地留下影像资料作为见证物。难免遗憾,但很多时候,历史恰恰是在不经意间成就的。

  兴许是巧合吧,几部热播剧的名字——《闯关东》(在线观看)、《奋斗》(在线观看)以及《士兵突击》(高清在线观看),完全可以被用来概括国产电视剧走过的半个世纪。50年前,国产电视剧以让人匪夷所思的直播形式出现,是迫于条件所限,却也需要勇气与“闯劲儿”;50年间,国产电视剧在各方的口水中“奋斗”,经历着潮起潮落的喜与悲;50年后,国产电视剧试图在日剧、韩剧和美剧的夹攻下“突击”,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机会与空间。

  没有人敢忽视电视剧的魅力。50年的时间,国产电视剧从一个符号进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一台罩着女主人手工编织的罩布的9英寸黑白电视机,被摆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上——通常是一个很高的桌子。晚饭后,每个家庭开始以这个电器为圆心,兴高采烈地体验着家庭伦理的文化亲和力,也与全国人民一起分享着某一部电视剧带来的精神享受。目不转睛、正襟危坐、大义凛然,是那个时代电视观众的标准表情。”一位媒体人曾经这样回忆道。想必这也是许多人共有的记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电视剧与电视机一样,因为稀少而更显新鲜、珍贵。到了上世纪90年代,当人们富到可以随心所欲地添置第二台、第三台电视机的时候,电视机完成了从奢侈品到必需品的蜕变,它的摆放高度也开始降低到无须仰视的地步,随之而来的是看电视剧从少数派的体验变成了多数人的选择。电视剧大概是最能打破背景与阶层的谈资。不管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抑或社会地位的差异,人们都可以因为一部电视剧相谈甚欢,比如演员是否养眼、剧情是否紧凑、结局是否完满……

  没有人敢否认电视剧的影响力。50年的时间,国产电视剧不断升级着自己的功能,从记录生活,到反映现象,再到引领话题。

  仿佛生活的戏剧化投影,电视剧总能折射出社会的种种变迁。从《敌营十八年》里小施的“美女计”会不会伤风败俗,到《渴望》中贤良淑德却可怜巴巴的刘慧芳是不是应该成为女性学习的榜样;从《宰相刘罗锅》对历史的“调侃”会不会误人子弟,到《还珠格格》对历史的恣意篡改是不是缺乏责任感;从《牵手》塑造的“完美第三者”会不会颠覆人们的传统认识,到《金婚》传播的脉脉温情会不会成为新时代婚姻典范……热播的国产电视剧一次次在社会范围内引发大争论,而这些争论又往往与“反思”、“价值观”、“教育”等词语联系在一起——人们拒绝说教,却并不排斥以电视剧形式出现的“再教育”。

  也正因为以上种种,没有人敢小觑电视剧的潜力。

  1992年,导演尤小刚在北京投拍了100集的《京都纪事》。在国产电视剧史上,它首开商业运作的模式,以贴片广告等形式赚足了1200万元。也是从那时起,人们开始知道,原来电视剧是一门大生意。紧随其后,许多影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各种资本进入电视剧领域。2007年,中国生产了近15000集电视剧。以每集40万元的平均成本计算,仅仅在一年中,就有60亿元资金投向电视业,国产电视剧以加速跑的姿态迈进了产业化。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喜人的方向发展。然而,在15000集、60亿元的背后,还有这样一组“不和谐”的数据——2007年,真正能够播出的电视剧只有7000集左右,这就意味着有近8000集电视剧被束之高阁,一年积压的资金达到30多亿元。电视剧是一门大生意,如何打理好它却又是一个大问题。

  是国产电视剧落伍了?痴迷于《欲望都市》《老友记》的白领或许不知道,国产电视剧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过一波都市片的浪潮,比如《公关小姐》《广告人》《情满珠江》的热播。是国产电视剧没有好剧本了?还没有什么眉目的《奋斗2》却已经为编剧石康预先拿到了300万元稿费。是国产电视剧的投入少了?对大多数演员而言,拍电影得花一两年时间,而片酬收入却根本没法与拍电视剧相比。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了?业内人士的说法是,国产电视剧缺乏足够完善的制度保证与足够强大的人才储备——没有落伍,却不够精致;仍有好剧本,却为数不多;投入不少,却被演员分去了大头儿……

  关于“五十”的表达迥异:一说年过半百,已然失去斗志;一说知命之年,了然未来之路。至于国产电视剧的选择,但愿不必用50年才能揭示与验证。

  记得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梁天曾穿过一件很不起眼儿的文化衫,时隔多年,每次重播时看到“贾总”的那件衣服,尤其是衣服上画龙点睛的四个大字——小本生意,就总难免会心一笑,随即想起那个已经略显久远的年代和那句曾经著名的口号:“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要开张。”电视剧,用它特有的语言在有意或无意间帮我们记录下了那些曾经真实鲜活却再也难以重现的岁月,在电视剧里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中,写下的却是电视剧外的我们共同走过的沸腾的生活。

  50 years 历史回放

  1988年,王朔的四部作品被搬上大银幕,使这一年成为名副其实的“王朔年”。随后,看王朔的小说成了最流行的时尚,他创造的“我是流氓我怕谁”、“过把瘾就死”、“千万别把我当人”等语录,也开始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当时,有人即使挤在公共汽车里也不愿意浪费看书的时间,自顾自捧着一本王朔的小说边看边笑的场景也成了当时“王朔热”最好的证明。那些并没有出生在北京、长在胡同或大院里的人,也开始从王朔的书中对颇具京味特色的市井文化感兴趣,并认真地学起了“京片子”。

  电视剧里的北京人儿

  关键词:王朔、京味儿、市井、赵赵

  代表作:《编辑部的故事》《过把瘾》《动什么,别动感情》

  当年,王朔几乎像一个特立独行的文化符号一样横空出世,他的语言和思维逻辑一反中国文学向来严肃、正经的刻板面目,看小说突然成了件时髦的事情,以前觉得土得掉渣的市井流行语也变得可爱起来。而电视剧市场当然不会忽视这个为大家带去笑声的作家。所以,在1992年,人们在电视里看到了王朔首次正式“触电”的作品。

  由王朔编剧的第一部国产轻喜剧《编辑部的故事》一播出就笑倒了大半个中国,此外,本片还造就了一代笑星葛优的问世。李冬宝和戈玲北京小人物式的幽默,让大家头一回发现,原来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可以成为制造快乐和笑声的分子。从这一年起,很多人开始学习在各种困境中自己找乐儿。

  随后,改编自王朔小说的电视剧《过把瘾》的出现则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王朔。曾经玩世不恭的北京小青年开始正经地谈起了感情。而这一谈,则就谈出了一个名导演和两个名演员,电视剧播出后,由王志文、江珊这两位专业演员、业余歌手合作的专辑《再过把瘾》卖出了十多万盘的好成绩,把他俩一举推向歌坛,成了当年的销量第一。而导演赵宝刚也自此奠定了自己明星导演的扎实根基。

  后来,王朔消失,荧屏上的北京味道一度因此淡了许多,直到被称为“女版王朔”的赵赵出现。在根据她的小说《动什么,别动感情》改编的电视剧里,人们终于再次看到了那份外在吊儿郎当、大大咧咧,内心却异常敏感脆弱的北京气质。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生活水平差异的加大、文化程度的提高、欲望的增强,加上中国人一向的含蓄和不善于经营婚姻,很多已婚人士开始面临婚姻危机或是感情出轨的生活局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次离婚高潮中,出现在九十年代初的第三次离婚高峰数量最多,持续时间也最长,至今,离婚率始终处于攀升的势头。而在人们观念中,离婚早已不再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协议”离婚的方式也已被大多数人接受。

  每场婚姻都是一场赌注?

  关键词:第三者、婚姻危机、温情、牵手

  代表作:《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金婚》

  在很多国家,离婚抑或是死亡都并不被认为是绝对性的坏事,因为在他们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讲,离婚可以使人重获自由,而死亡则能使人开始另一次生命的轮回。但在中国,事情却并非如此简单。人们忌讳这两个词语,同样,人们也痛恨第三者。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现实中的分分合合在接连不断地上演着,但荧屏却好像一个绝缘体一样并不为所动,直到电视剧《牵手》的播映。

  《牵手》里有着典型的中国式妻子,她符合每个人对于贤妻良母的定义与想象。当然,这里也有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非典型性丈夫和第三者,坏人一词和他们似乎并无交集,他们有血有肉,心疼孩子也向往爱情。所以,该剧播出后一度引起了极大争议和讨论。有人批评其美化“第三者”,甚至有全国妇联的官员公开表示希望影视编导们在拍摄现代生活题材的作品时,要考虑到国情和中国妇女问题,别让她们花费多年所做的思想政治工作毁于一旦。但随后根据女作家皮皮小说《比如女人》改编的电视剧《让爱作主》似乎并没有遵循这种规劝。

  几年后,由王海鸰编剧的《中国式离婚》和《新结婚时代》又相继推出组成了完整的“婚姻三部曲”,而从第三者到内因,再到外力对婚姻的压力则一时间把婚恋危机的话题再次推向高潮:“七年之痒”怎么解决?夫妻间如何取得信任?孔雀女(城市长大的女人)与凤凰男(农村出身的男人)究竟能不能组成美满的家庭?伴随着人们对于这些话题的议论纷纷,王海鸰也一跃成了内地首位像琼一样吸引眼球的编剧。由此可见,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电视剧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一部部忠于生活的故事集,它开始变得更有力量。

  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国热”持续升温,除了最初形成的“留美热”“留日热”“留加热”“留澳热”也相继形成。在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巡讲话”后,中国开始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对自费和公派出国的留学政策也做了相应调整和完善,使其变得更平稳、宽松和公平、合理。所以,出国留学的人员也变得更加庞大和鱼龙混杂,而自费留学则成了不少人出国打工挣钱或移民定居他国的首选捷径。

  “走出去”的梦想

  关键词:出国留学、打拼

  代表作:《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危险旅程》《别了,温哥华》

  “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15年前,伴着刘欢的一曲《千万次的问》,全国人民都从荧屏上把目光投向了那个遥远的国度,那个制造了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魂牵梦绕的“美国梦”的国度。

  曾声称不演电视剧的姜文在《北京人在纽约》中扮演男主角王启明,这激发了观众的浓厚兴趣,而切身经历了出国深造的种种艰辛磨难的王姬所饰演的阿春也博得了观众的同情。人们还记住了一个并没有露面人物的名字,他就是这部剧的编剧——曹桂林。

  当年,电视剧播到结尾的那一天,用“万人空巷”来形容并不为过,因为在那个没有电脑、DVD,连电视的播出频道都少得可怜的年代里,看电视剧几乎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最为重要的消遣和娱乐,尽管那并不是自己的生活,人们却依旧喜欢和剧中的人物一起快乐、悲伤。当然还不止这些,《北京人在纽约》还让人们看到了很多新鲜的事物和从未有过的生活方式。大家想不到王启明靠捡破烂就能捡到那么像样的沙发,同样,人们也不理解阿春教育孩子的方式。而这一切无疑都带着巨大的新鲜感在牵引着观众。

  三年后,同样还是刘欢的歌声,还是直指主题的片头:“最美好的世界在哪里?在你要飞去的天堂;最痴情的恋人在哪里?在那依然爱你的远方;你问我,最深切的思念在哪里?在你那梦回的家乡……”不过,这一次电视机前的人们踏上的则是东瀛之旅。

  与三年前所更加不同的是,在《上海人在东京》的介绍中,人们看到了“大投入,大制作,全程日本东京拍摄,1993年情感经典《北京人在纽约》姐妹篇”这样的宣传字眼。但是,随着电视剧数量的激增、多家卫星电视的启动等因素,此时,一部默默无闻的电视剧想拥有不可撼动的垄断地位吸引到全国人们注视的目光几乎已经成了天方夜谭的梦想,所以,这部故事和演员都属上乘的作品就像一颗没有找到大海的小水滴一样早已被人们遗忘在了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

  进入21世纪后,无论年龄大小,似乎每个人都开始善于并乐于怀旧。所以,在罗大佑、蔡琴的演唱会上人们不仅能听到齐声的合唱,还能看见晶莹的泪水。大家开始重提“雷锋精神”,开始回想起自己童年时的美好时光和年少的理想,开始为自己的“信仰危机”忧心忡忡。而这一切现实无疑都被照进了电视剧中。

  为死不悔改的理想干杯

  关键词:怀旧、理想主义、青春、血性、信念

  代表作:《亮剑》《梦开始的地方》《血色浪漫》《士兵突击》

  《亮剑》作为一部战争艺术和传奇色彩融会贯通的主旋律作品,能得到如此广泛的支持是很多人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当中央电视台以每集65万元的高价从海润影视制作公司买到30集电视连续剧《亮剑》的播放权后,他们也没有想到,这部电视剧会创下收视率新高,不仅超过了央视之前播出的历史大剧《汉武大帝》,也超过了同时播出的《大长今》。

  如今转过头,仔细品味剧中的爱国精神与英雄主义、斗智与斗勇、友情与爱情,又不得不承认它的独到之处。对于极度空虚、浮躁的都市人而言,这部电视剧的播出就好像是雪中送炭,让很多人想到了早已被淡忘的一个重要词语——信仰。

  正像剧中李云龙所说:“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是这位“战神”式将军一生的写照,同时也是很多当下都市人最缺乏的信仰与力量。而当大家看到李云龙身上那特有的匪气也能化成理想主义时,大家的内心无疑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鼓舞,因为他们知道了,还有另一种英雄的存在,而且,这种英雄似乎还离自己挺近。

  就在各地方台对《亮剑》重播还没有告停,《亮剑》的光盘和小说依旧有着良好的销售势头之时,又一部与军人有关的电视剧悄然无声地进入了观众的视野,它就是2007年最为成功的电视剧——《士兵突击》。

  这部以最朴实无华的叙事手法,最接近生活原生态的人物表现方式的电视剧通过最为传统的传播渠道——口口相传的模式迅速红遍了大江南北,造就了一批颠覆偶像定义的“电视明星”。其影响甚至波及到美国,成为近年来国产电视剧的收视之最,也成为媒体聚焦之最。主人公“许三多”成了各大媒体的封面人物和年度人物,而剧中台词:“不抛弃、不放弃”,“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更成为很多人最新的座右铭。

  没有大牌明星、没有美女、没有爱情、没有炒作,一部可能吸引观众眼球的要素几乎都不具备的电视剧何以感动了大半个中国?对此,《士兵突击》的策划人和决策者李洋大校说,正是这部剧中所蕴含着的对于许多人,甚至包括他自己都开始变得有些陌生了的“崇高精神”。

  当然,多彩的青春不可能只有一种颜色,所以,当人们在电视中邂逅那些在红色年代中年少轻狂的面容时,看见的是不一样的绿色。就好像《血色浪漫》里的钟跃民喜欢的陕北民歌一样,一切都历久而又弥新。而《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等一系列电视剧的流行,则又催生了人们对于北京的“大院文化”和那个发生在红色年代里的事情的好奇心。

  中国电视剧50年

  1958~1966:直播时代

  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直播了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20分钟电视小戏《一口菜饼子》,开启了中国电视剧的序幕。此后8年间,全国各地的电视台总共创作了近200部电视剧,培养了第一代电视剧拍摄制作以及播出人才。

  1966~1976:停滞不前

  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了彩色电视试播,同年成都等3家电视台也紧随其后。但与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反,电视剧的创作却陷入停滞局面。

  1976~1980:复苏

  1978年5月,中国第一部完全实景录制的电视剧《三家亲》播出。1980年,由王扶林导演的《敌营十八年》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该剧分9集,约2000个镜头,100多个场景。自此,电视剧事业走向复苏。

  上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蓬勃发展

  1985年,北京郊区平谷县出现了全国第一个“彩电村”,此后,看电视成为最大众的休闲娱乐方式。这时期的中国电视剧蓬勃发展,日趋成熟,并屡出精品,像《红楼梦》《围城》等一系列红遍全国的国产电视剧。

  上世纪90年代中~上世纪末:电视剧产业化

  1992年,尤小刚在北京投拍了100集的《京都纪事》,首开电视剧商业运作的模式,以贴片广告等模式赚足1200万元。此后便涌现了众多影视公司,各种资本进入电视业,明星主创相继造星成功,促进了中国电视剧产业化进程,电视剧的制作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

  21世纪至今:大国崛起

  在“2007年优秀电视剧创作研讨会”上,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表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电视剧生产大国、播出大国,目前全国平均每天生产电视剧40集左右。这意味着中国正在成为电视剧大国,从历史正剧的热烈反响到去年《士兵突击》的名扬海外,中国电视剧正在从大国到强国迈进。

  很多人都有过同样的困惑,为什么电视台的数量一天天增多,但可供自己选择的却越来越少?为什么每晚坐在电视机前面对着超过半百个频道,却仍然感到节目单调、乏味。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电视剧总是喜欢论拨儿出现。很多时候,它们并不顾及观众所产生的审美疲劳,而总是喜欢把同类题材的电视剧打包集中奉送。因此,每种类型的电视剧就都有了自身不可抗拒的潮起和潮落。

  在一份名为“最感兴趣的电视剧类型”的榜单中,青春偶像剧以29.25%的支持率名列第一,比第二名高出了近17个百分点。这个数据说明它的潜在观众多么可观。可无声上映、无声消失、挣不到钱、听不到反响却成了内地青春偶像剧的特征。

  青春偶像剧

  代表作:《将爱情进行到底》《金粉世家》《玉观音》

  《我们遥远的青春》《奋斗》

  很多人甚至幽默且略带讥讽地把青春偶像剧称为“青偶剧”,作家兼编剧石康也评价:“收视非常低,低到收不回投资,拍10个能有两个平手,非常滥的片型。”

  如果《将爱情进行到底》算内地第一部符合各种要素的青春偶像剧的话,今年它正好走过了10年历程。当年播出时,它曾取得了超高的收视率, 几乎能和现在国内最火的韩剧相媲美。可在它之后,却鲜有更有说服力的作品问世,像《北京夏天》《真空爱情记录》同等水平的作品少之又少,大多数都在上演着富家子弟与灰姑娘的故事。即使是《金粉世家》这样的剧目,也因为“青偶剧”的外衣而变得徒有其表。那些事先被大肆炒作、明星云集的偶像剧到头来大多只落了个没人疼没人爱的尴尬结局。如今这些电视剧被人们提及的程度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然而,一些只有“青偶剧”外表的电视剧却获得了好评,例如海岩剧。袁立、孙俪、陆毅、佟大为,这些“岩女郎”“岩男郎”曾为观众演绎了众多曲折离奇的悲欢离合。当然,去年《五星大饭店》的播出似乎也在预示着海岩剧“魔力”每况愈下的境遇。

  还好,《奋斗》的热映却扭转了青春偶像剧市场整个尴尬的局势。虽然石康把自己的作品定义为“反青偶剧”,但剧中人穿得却足够青春。如今,这部电视剧的热播已经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即使那些和青春偶像剧或“80后”没什么关系的观众也愿意看看它,因为他们想了解自己的儿女、同事或是朋友,免得自己脱离时代的潮流。

  记得在《北京夏天》中,男主角被朋友评价为“平民里的贵族”。其实,这也正是国产青春偶像剧的正确路线,只要真实记录了我们正在发芽的青春,即便是布衣单车,即便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文化衫也不可能埋没其内核卓尔不群的气质。

  1992年5月,我国引进了美国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观众由此知道了情景喜剧这一全新的电视艺术形式。随后,《我爱我家》的播映则使这种电视剧类型深得广大中国民众的欢心。

  情景喜剧

  代表作:《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武林外传》《家有儿女》

  其实《我爱我家》在开播初期的反响并不好,很多观众还不能理解和接受电视剧中居然能听到现场观众的掌声和笑声。不过,时间证明,它就陈酒一般越酿越香,渐渐被观众认同,而且被奉为经典。直至去年剧中饰演爷爷的文兴宇去世,全国各大电视台掀起重播《我爱我家》的热潮,收视率依然居高不下。

  而在《我爱我家》之后,其导演英达就开始在电视上制造他的“英式旋风”。他乐此不疲地相继拍摄了《候车大厅》《中国餐馆》《网虫日记》《东北一家人》等一系列剧目,可谓产量惊人,但却始终没能超越《我爱我家》。

  这期间,随着国内电视业发展迅速,各种综艺节目、电视剧抢占荧屏,观众的笑点不断升高,情景喜剧也越发难做。宋丹丹、蔡明等演员都曾在片场抱怨过,由于情景喜剧的制作周期过于紧张,很多时候处于边拍边播的状态,制作的精致程度有时会不尽如人意,而长期疲劳的工作和并不成正比的报酬也是很多人不愿意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原因之一。

  好在,进入21世纪后,以尚敬为代表的“新式”情景喜剧出现,一度以贺岁电视剧出现在垃圾时段应景的情景喜剧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都市男女》到《炊事班的故事》再到横扫大江南北的《武林外传》,情景喜剧伴着人们的笑声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春”。而2007年《家有儿女》的反复热播似乎也正在证明着,情景喜剧的春天其实还很有得看。

  1999年,国产电视剧《还珠格格》红遍大江南北,香港油画界举办的作品联展上,其主角也成了肖像画热门人物。

  历史剧

  代表作:《康熙微服私访记》《还珠格格》《雍正王朝》《汉武大帝》

  中国人对待历史一向是比较严肃的,甚至带着敬畏的心理,这从《百家讲坛》上出现帅哥、靓妹等词语所引起的争议就足以证明。但是,在电视剧中,历史却成了很多编剧肆意运用想象力的最佳舞台,以至于很多专家一度担心过多和历史完全不符的电视剧会给小孩造成很多错误的认识。

  《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康熙微服私访记》都是最为著名也最受欢迎的清宫戏。《康熙微服私访记》播出后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长沙、中国台湾等地均连创收视第一的佳绩。在香港,《康熙微服私访记》作为无线历史上罕有的外购剧之一,在香港翡翠台黄金档播出后也引起极大反响,收视率最高时曾达到40个点。也就是说,全香港曾有87%的观众在收看该剧。事后,香港无线电视台年度十大电视剧节目收视排行榜揭晓,作为内地戏的《康熙微服私访记》更是成为唯一一部非无线制作剧集的入榜者。

  而一部颠覆了传统的《还珠格格》更是获得了内地、港、澳、台的好评。1999年香港亚洲电视台在播出了风靡内地和中国台湾的《还珠格格》后,一举击败了几十年都未能打败的无线电视台。而所有搭上这趟琼瑶阿姨制作的顺风车的演员也都无疑成了明星。当然,这种颠覆在赢得叫好声之余也惹来了颇多争议,很多历史学家甚至是家长都开始为痴迷于“小燕子”的孩子担心。

  其实,戏说并非不好,只是一定要说得高级些、高尚些。如果忽略这些戏中的主人公古装的服饰,那些嫉恶如仇、幽默勇敢的特质同样值得赞赏。但在随后的几年中,很多人看到了古装剧的热潮,于是水平参差不齐的剧目开始活跃于荧屏:穿着古人的衣服却操着港台口音的公主、格格;不讲究的台词;非情即爱的故事,这一切让很多观众不得不怀疑编剧的历史成绩是否在及格线之上。而也正是这些奔着古装戏潜在“钱图”而来的剧目真正毁掉了它的前途。

  在古装剧中,还有一类和戏说剧不同的历史正剧,它似乎担当着比戏说历史剧更为重要和沉重的职责。就像有些大学生在看过《汉武大帝》后会抱怨:当年死背历史书的时候要是有它多好,至少有些事件不用背得那么头疼。

  不仅在大陆如此,在中国台湾,《雍正王朝》更是创下了连续6次重播、收视率不降反升的纪录。在台湾播放的大陆电视剧绝大多数是古装剧,平时不爱“看戏”的男性是收视的主力。台湾观众对这些作品的评价是:制作上很精良,场面和气势也很宏大。甚至像陈道明、陈宝国、唐国强这样的实力派演员都成了他们心中的偶像。

  历史正剧一直拥有一个稳定的观众群体,就像每年必上“作家富豪排行”的历史剧作家二月河那坚不可摧的收入一样。也许,每个人都渴望更多地了解一些自己未曾亲身经历过的生活吧。

  和以上其他各种类型剧不同的是,这一类型就好像当年灭绝的恐龙一样在电视荧屏上绝迹了。

  校园剧

  代表作:《十六岁的花季》《万岁!高三二》《十七岁不哭》《校园先锋》

  它们曾在电视中那般活跃,以至于每一位80后的孩子和孩子的家长们都宁愿记忆还停留在那一张张青春的脸庞上。但事实并不如人所愿,人们之所以还能够想起这些已经“灭绝”的电视剧,就是因为电视中已经成为主持人的“白雪”、已从清纯变成熟的“陈菲儿”、《我爱我家》里的小保姆汤灿、《士兵突击》里那个依旧带着“简宁”般好学生气质的李晨。

  回想当年,校园剧几乎是比青春偶像剧还要有观众缘的电视剧类型之一,但是,为什么它却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呢?校园一直存在,校园中的学生也并未减少,但奇怪的是,就好像从来没有学生表示过“没有真正适合我们听的音乐一样”,也从没有一个声音说过“现在这么多的电视剧,却并没有一部真正为我们而拍,适合我们看的”。

  也许是因为现在的象牙塔或操场上与社会并没有过多的区别,就好像如今的校园民谣都没有了“校园”的味道一样,但是,谁又知道现在的校园究竟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至少,人们没有从任何一部电视剧中找到答案。

  中国电视剧人物谱

  孙悟空:他普及了《西游记》

  1988年春节,《西游记》在央视播出后便轰动全国。六小龄童扮演的美猴王尽得神髓,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该剧自1982年开拍,短短25集耗时6年多,并首次将电视特技效果呈现在观众面前,让当时的人们为神奇的光影魔术惊叹不已,以致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电视特效都是娱乐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风靡一时的《封神榜》《济公》等剧就是最好的实践者。同时,《西游记》还代表着改编名著的电视剧类型,比《西游记》早一年播出的《红楼梦》同样引发了全国性的收视热潮,随后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也相继被搬上荧屏。除了四大名著,古代传奇典故和当代文学经典也成了重要的电视资源,《四世同堂》等剧都有着广泛的观众缘。

  刘慧芳:普通人也是完美女性

  1990年,是刘慧芳年。贤惠、勤劳、宽容、朴素、勇敢,集所有优秀品质于一身的“刘慧芳”成了完美中国女性的化身,也成了那个年代不分男女老少的全民偶像。有电视机处必看《渴望》,有人群处必谈《渴望》是当年的真实写照。它还是中国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连续剧,其多机位拍摄、同期录音等手段也为后来电视剧的拍摄所广泛运用。

  李冬宝:不帅也能红

  1992年,在《编辑部的故事》里,脑门微亮,笑容可掬,满脸友善和诙谐的摄影记者“李冬宝”带领全国观众走出了一个严重的误区。原来男主角不一定英俊潇洒,无须像霍元甲那般武艺高强,也不必像高仓健般冷酷深沉,一代笑星就此闪亮登场了。作为我国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最为难得的是该剧从编剧、导演、演员乃至客串演员都十分出色,即使在当年仅仅身为客串的演员,例如张国立、濮存昕等,如今也都已成为名副其实挑大梁的大腕了。

  小燕子:笑与哭,都是娱乐

  1997年,琼瑶阿姨的《还珠格格》捧红了“小燕子”赵薇,不管是捧是批,上到敬老院下至幼儿园有谁不认识“小燕子”?那时正值韩流当道,而“小燕子”却成功“飞”到了韩国进行了有力的反击。《还珠格格》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电视剧的娱乐化进程。这种戏说历史的形式逐渐成了荧屏的新宠,譬如《康熙微服私访记》等,播出后也曾火爆一时,续集编排了一部又一部。大家仿佛尝到了甜头蜂拥而上,娱乐至上的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等充斥荧屏。

  张纪中:挨骂不误赚钱

  在港台荧屏纵横了30多年依然屹立不倒的古装武侠剧向来是电视的宠儿,所以内地主创人员和制片自然不会放过。自1998年张纪中开始拍摄金庸的武侠小说起,内地武侠剧的发展就正式开始。这其中,争议最大的莫过于李亚鹏扮演的郭靖,即使有金庸先生本人的夸奖也没能定乾坤。不过,把郭靖演得颇有“一傻到底”风范的李亚鹏在挨骂之余却也赚足了人气,而大胡子制片人张纪中在拍了7部金庸剧之后也打算心满意足地退出“江湖”。而内地武侠剧有“武”无“侠”的特质不知究竟能被谁终结。

  历代帝王:皇宫故事都是“大制作”

  2004年,一部《汉武大帝》再次引发了收视热潮。此后,陈道明所扮演的康熙获得不少好评。于是近年来的一部部历史大戏浮现脑海,《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大明王朝》《贞观长歌》,几乎每一部推出之后口碑都不错。唐国强、陈宝国等演员也因此有了皇帝专业户的美誉。靠近历史真实、制作精良、班底强大是这些帝王戏的共同特征,而偏好鸿篇巨制也成为近几年电视剧的一个趋势。除了帝王戏,描写大家族的诸如《大宅门》《乔家大院》等都是大成本高投入,近日更有电视剧“亿元俱乐部”的说法。

  电视剧的“怪现象”

  中国国产电视剧自诞生以来已走过了整整50个年头,这50年中,涌现了不少经典佳作;带给了观众不少欢笑;也“骗取”了观众不少眼泪;如今,它似乎还承担起了反映社会现象、制造争议和话题的义务。这一切都说明着电视剧美好灿烂的未来,可在这其中,却总有一些“怪现象”使内地的电视剧始终躲不开中国式的生存。

  电视剧与明星 不对等的爱

  电视作为当下最为广泛、普遍的传播媒介无疑有着其不可忽视和不可比拟的优势。很多演员的事业从荧屏上开始变得“红火”起来,可在他们大多数人的心中,电视剧却似乎并不是自己最终的梦想。

  从《便衣警察》里的胡亚捷到《东边日出西边雨》里的伍宇娟、许晴,再到《还珠格格》里的赵薇(听歌),电视剧一直是个“造星”机器。然而,演员们却并不对这台给了自己金饭碗的机器感激涕零,一旦有了机会,无论是电影、话剧还是音乐,他们都愿意去尝试。

  陶红、袁泉等很多演员都不止一次公开表示过,演电影、排话剧才是她们心中真正的梦想。为此她们甚至愿意放弃一些个人利益。演员孙俪在出席《霍元甲》发布会时那欣慰的笑容和言谈举止似乎都在说明着她的心理活动:拍过电影的我终于可以算是一名真正的演员了。因《还珠格格》而一炮走红的赵薇在成名后,更是转入了拍电影、出唱片甚至求学的队伍中,并没有死死抱住电视剧这块自己的“福地”。

  当然,最极端的例子还属章子怡,这位国产“国际巨星”像很多好莱坞演员一样,出道至今没有一部电视剧作品,连演艺经历都异常“国际化”。而她的成功似乎也恰好说明了电视剧之所以不受宠的原因,明星们只当拍电视剧是个赖以生存、休养生息的方式方法,而要真正取得事业上的成绩和被人认同,还是要靠更大的银幕和更宽广的舞台。

  即使演员如此这般,电视剧对他们却依然关爱有加,尤其在当下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一部电视剧里如果没有明星撑台面,几乎就无法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即使是出场次数少得用手指都能计算出来的客串演出,电视剧也依旧热衷于邀请明星的加盟。

  电视剧与明星间这份不对等的爱并无可厚非,因为电影胶片和话剧舞台无疑更贴近艺术,更能使演员演得淋漓尽致。我们只是希望有一天,除了收视率,还有一些其他标准可以评判一部电视剧的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成功与否。到那时,电视剧也许就会像电影和话剧一样,一样精致、一样让演员和观众都能酣畅淋漓。

  国产剧与“外来户” 不对等的评价

  在这个奉行“拿来主义”的时代,当电视剧编剧技穷之后,“模仿秀”也成了拯救荧屏的最好良药,只可惜,中国的观众却并没有对此买账。

  1998年的《将爱情进行到底》虽然还只是日剧的“模仿秀”,但就像初学绘画临摹必不可少一样,如何起笔、如何构图、如何用力,都要有个优秀的参照物,才可能青出于蓝。因此,观众接受了它。 然而不曾想到,这一“惯”却惯出了编剧的惰性。好比一部颇受好评的美剧《反恐24小时》在内地竟可以生出《危情24小时》《非常24小时》等多种“24小时”,而模仿韩剧、日剧的青春偶像剧更是不乏拙劣之作。很多观众都不明白,那些原本优秀的日剧、韩剧和美剧在被强行“本土化”之后,怎么可以变得如此不堪入目。

  正是长年得不到缓解的一次次失败模仿,让很多观众对国产电视剧失去了信心。在这个看电影讲究听原音、压缩盘经济实惠还没有插播广告的年代里,谁还会愿意守着电视等着看那些低级的“模仿秀”?所以,日剧、韩剧、美剧还有英剧等等国外电视剧的入侵成为国产电视剧在新世纪最大的“外患”。

  其实,也许每个电视人心中都明白,模仿甚至是抄袭都只能是对抗他们的方式方法之一,并不是真正的出路。

  佳作与“钱途” 不对等的反馈

  很多优秀国产电视剧和电影一样有着相同的境遇——有口碑、没票房,甚至要为播放地点和周期长度而努力。经济效益好的电视剧未必社会效益一定好,经济效益不好的电视剧却也未必社会效益同样不好。这两个“未必”就是国产电视剧的现状。仅以去年感动了全中国的《士兵突击》为例。这部如今在全国拥有亿万“突迷”的电视剧作为一件商品却并没有给商家带来可观的效益。该剧制片人张谦甚至坦言它差点走到了盈利线下。

  和《士兵突击》形成鲜明对比的例子则更令人沮丧。去年被广电总局因“格调低下庸俗、制作粗劣”紧急勒令禁播的电视剧《红问号》拍摄成本7万元一集,禁播前却售出了50万元一集的高价。而非议多过好评的国产电视剧《天龙八部》甚至卖到80万元一集。而单集成本30万元的《士兵突击》最低时甚至卖到了2000元钱一集。

  按中国现行的体制,电视剧发行该在没有全部制作完成时就要落实,卖得越快越早、价钱越高对项目运营越有保证。像《士兵突击》这种背离购买经验的电视剧,电视台购片人都不愿拿事业前途去冒风险。更可悲的是,当《士兵突击》已经成功跃为2007年最为经典的佳作之一时,很多电视台的购片人在被问到“如果再出现《士兵突击》这样有潜力的电视剧,你们会不会买”时,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即使他们也都看到这是一部拍得优秀、精致的电视剧,但为了考核那唯一硬性的收视率,他们还是不愿冒险。

  在经济效益上如此不对等的反馈,恐怕不会像明星轻视电视剧那样无关痛痒,因为我们既不缺明星,也不缺电视剧,可我们每个人都缺少和渴望着被外界肯定,这种肯定包括精神,当然也包括物质。

  主创与演员 不对等的报酬

  中国并不缺少好看的电视剧,可这些电视剧背后的主创人员又有几位被人熟知?《士兵突击》火了,全国都知道“傻根儿”变成了“许三多”,但有多少人能说出究竟是哪位编剧、哪位导演成就了王宝强的今天?

  就在美国编剧齐心协力地闹事成功之后,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编剧也坐不住了。80多名影视编剧在“2008编剧维权大会”上联名发布了维权声明。因《奋斗》一剧声名鹊起的编剧石康更是在博客中表明了自己向1000万元稿酬挺进的决心。

  其实在好莱坞,编剧不仅能拿到稿费,还在DVD等音像版权、影片在电视台的播出版权、网络手机、空中播放等一切有关版权的收益中都会得到一定比例的利益分成。但国内的编剧却还面临着被拖欠稿酬的境遇。

  在演员抱怨缺少好剧本、观众抱怨没有好故事、像邹静之这样的“金牌编剧”越来越少的今天,希望中国编剧的维权行动别仅仅成为一场徒有声势的作秀表演。

  电视剧“模仿秀”

  1.《我想嫁给你》VS《恋人啊》

  也许因为日剧《恋人啊》并不像《东京爱情故事》那么有名,所以编剧索性心安理得大胆抄袭起来,连原剧中的定情信物等细节也不再另求他法。在《便衣警察》中原本很受欢迎的胡亚捷也因出演此剧而砸了“招牌”。

  2.《对门对面》VS《冬季恋歌》

  在坊间,很多裴勇俊的粉丝这样评价该片:如此全盘拷贝、明目张胆的剽窃在电视剧史上实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3.《新闻女郎》VS《新闻小姐》

  同样是新闻播报员,铃木保奈美的气质不温不火,可换了有深度近视还总爱瞪眼睛的周海媚却成了另一个样子。看完此剧后很多人感慨:周海媚这样的花瓶演员能遇到《倚天屠龙记》里周芷若这种角色还真是不易。

  4.《风一样的离去》VS《天国的阶梯》

  这也许是模仿得最为理直气壮的一部国产电视剧,从宣传时就打出了“中国版《天国的阶梯》”的招牌。韩剧《天国的阶梯》曾在韩国创下了40点的超高收视纪录,男一号权相宇更是凭借此片跃居为韩国一线明星。而中国版本在上映后却并没有任何动静。

  

  
责任编辑:Alina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