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敏怪才,这样的批语之于黄渤是百分之百的切合。
在葛优统治了中国人的笑神经10年之后,2006年,《疯狂的石头》中那个满脸炭黑的笨贼黄渤,让我们见识到了另一种“幽默”。而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这种“幽默”被不断成功复制。
《疯狂的赛车》《倔强的萝卜》《斗牛》,银幕中的他就像是块正宗的“臭豆腐”:演绎着小人物的荒诞、囧态与执拗,制造着草根的笑料与包袱——可以看着丑、闻着怪,但可口。这就是黄渤,瞅着就是碗鸭血粉丝汤,却能让观众在一阵吸溜之后跟吃了碗鱼翅似得穷开心。
其实,在中国当代的影视演员中,黄渤算是一个异数,他和他的电影多带我们一种反常的反英雄,一种反美学的观影体验。就在这一系列的反常中,他成就了商业片时代最有票房回报率的超值男星,外加一个金马影帝。
中国影坛的下一个5年、10年,我们不敢妄自揣测那时已经62岁的葛大爷是否还在“非诚勿扰”,57岁的星爷是否还在“长江七号”;但我们愿意去想想10后的黄渤会是个啥样……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