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台湾舞台表演界的“教父”,一个是台湾综艺电视界的“大佬”,赖声川和王伟忠携手将带来怎样的戏剧作品?一部以台湾“眷村文化”为背景、众多明星跨界参演的舞台力作《宝岛一村》将于明年年初在上海大剧院上演。
昨日,赖声川、王伟忠这两位台湾文化娱乐圈风云人物双双亮相沪上,为《宝岛一村》这部倾心之作摇旗呐喊。
王伟忠全力推销眷村故事
《宝岛一村》这部赖声川与王伟忠强强联手的作品,当初却因赖声川的“犹豫”迟迟难以开排。“为了《宝岛一村》这个戏,我追了赖声川整整两年。”昨日,王伟忠向记者“哭诉”。从小在眷村长大的王伟忠对台湾地区独特的“眷村文化”有着深刻的体验和记忆,几乎可算是“眷村文化”的代言人。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以一台戏的形式将眷村记忆永远保留下来。
赖声川承认,那段时间王伟忠只要逮到机会就开始给他讲眷村的故事:“很多故事我听了不下三遍,然而正是因为我对那段历史的了解,对那一代人生活的尊重,我始终不敢触碰这一题材,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来做这件事。”
于是一个追、一个拖,就这样过了两年。某日,赖声川突然灵光一闪,觉得能够将那25个家庭的故事浓缩进三户人家的“生活”时,他给王伟忠打了电话,《宝岛一村》就此诞生。
“眷村文化”全面呈现
如果说赖声川是《宝岛一村》的“串编”,那么王伟忠就是全剧的“题材源泉”。作为台湾综艺节目的鼻祖,王伟忠在《宝岛一村》中并没展现他非凡的娱乐手法,也没有动用旗下明星参演,但整个《宝岛一村》都是由他心里一遍遍默念着的故事写就的,剧中的许多人物和故事,都有着真实的原型,也因此让台湾观众都有“似曾相识”的感动和体验。
“在我们村有个杨妈妈,在眷村生活的前十年没有买床,整整打了十年地铺。每当人家劝她买床,她就会说,"不用买床,家里有啊!"”王伟忠说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在眷村是见怪不怪。
在昨日播放的短片中,记者发现剧中台词有很多脏话、黑话。对于这样的处理,王伟忠笑说这应该算“刻意保留”,“因为这其实是五味杂陈的眷村文化的一部分”。
“老江湖”合作水到渠成
虽然分别为台湾地区文化、娱乐领域中说一不二的顶级人物,可此次《宝岛一村》的合作,赖声川和王伟忠却并未上演“一山不容二虎”的戏码。
“我们在创作上几乎没有分歧。”赖声川坦言,“我在答应他做《宝岛一村》后,就很快拟了一个详细的大纲给他,原本以为他会详细修改后回复我,却不料拿到手的定稿几乎没有改动。”
同样深感默契的王伟忠也感叹:“可能我们两个都算是"老江湖"吧,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大家都是文化、娱乐领域的行家,对于哪些表现形式能引发观众或哭或笑的反应,心里还是有底的。我作为眷村人,全身心投入,讲述自己的故事,而赖声川则作为一个旁观者,思索着如何在舞台上展现这些故事。我们两人有时难免"走岔",但只要一合计马上就能纠正方向,几乎不用太多讨论,这个戏做下来真可谓水到渠成。”《宝岛一村》将展现给观众的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万芳挎刀加盟
与近年来赖声川的多部作品均在内地排演、制作并演出不同,此次《宝岛一村》是台湾地区原班人马的巡演。更特别的是,这部反映台湾上世纪50年代初从内地迁移到台湾地区的国民党老兵、外省人等组成的“眷村”社区生活的作品,大量涉及了两岸没有实现沟通交流前的台湾地区人民的生活。对于这些“敏感话题”,赖声川直言:“考虑到内地观众的情感和认知,我们对演出的内容和所涉及的台词也会适当调整,但绝不会影响作品的完整风貌。
《宝岛一村》的演员阵容可圈可点。郎祖筠、刘亮佐、黄小猫等都是长期活跃在台湾戏剧舞台上的艺人,而徐堰铃、刘美钰、屈中恒、韦以丞、时一修等也曾在赖声川表演工作坊的多部作品中有出色表现。台湾歌手万芳此次也将挎刀加盟《宝岛一村》。而曾在2005年北京相声小品大赛上受邀表演并大受关注的“相声瓦舍”创始人及台柱冯翊纲、宋少卿也将在剧中向内地观众再次展示搞笑功夫。
据台湾表演工作坊剧团透露,《宝岛一村》上海站的演出安排在明年1月27日至29日在上海大剧院上演。在此前后,该剧还将赴广州、东莞、深圳、杭州、北京等地巡演。
听王伟忠说
“娱乐天分来自眷村”
作为台湾综艺界“教父”,王伟忠制作了包括《康熙来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超级星光大道》等数十档台湾综艺界最红的节目,而他的经纪公司“金星娱乐”旗下更有大小S、黑人等多位内地观众熟悉的台湾艺人。
谈到制作《康熙来了》的成功秘诀,王伟忠表示自己只是“把优秀的人放到对的位置上”。“蔡康永最初是我们台的创意总监,他正是应了那句"不是妖魔不出活"。”谈及当初大小S的“拆伙”及小S和蔡康永的“重组”,王伟忠承认都是自己一手制造:“大S性格比较内敛,善于演绎人物。小S很善变,更适合当主持人,但她常常绕出去就回不来。于是我们想帮她找一根"主轴",这个人既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涵养,又不能太端着,于是蔡康永就这样走入了我们的视野。”
对于内地荧屏,王伟忠十分关注,他表示:“内地很多历史剧和战争剧都做得不错,不过流行影视文化,我觉得还有发展空间。”他鼓励内地多出原创综艺节目:“中国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借鉴外国的综艺节目手法无可厚非,但我们守着这么大的宝藏应该尽力挖掘。”
王伟忠毫不讳言自己的“娱乐天分”得益于眷村文化的熏陶:“我从小在眷村长大,属于穷则思变、变则通的类型。我成现在这样,既有小时候在眷村培养的喜感,也有读新闻专业培养的对外界新生事物的敏锐。相信内地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才,应当人尽其用,发挥所长,推出更好的综艺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