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与中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米高梅电影公司遭遇了三大致命打击。
1、1948年5月,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托拉斯法做出判决,要求大公司停止非法垄断,制作公司只管制片,得放弃发行和电影院业务的经营。
2、上世纪五十年代,电视开始大量涌入家庭,抢走近一半的电影观众。
3、由于董事会的猜疑,米高梅最大的功臣梅耶,在1951年被迫离开了公司。
1957年,米高梅持续了30年的盈利局面被打破。
为了寻求突破,米高梅开始在大制作上下功夫。1959年,它推出了新版的历史巨片《宾虚》,该片耗资1500万美元,创下当时电影摄制成本的最高纪录。该片上映后火爆空前,同时在第32届奥斯卡上共获得11项大奖(这一纪录直到《泰坦尼克号》才被追平)。《宾虚》的成功,使当时濒临破产的米高梅起死回生,同时为电影界带来了“以大制作抗衡电视冲击”的新理念,使20世纪50年代末的好莱坞电影业重获生机。1962年起,米高梅开始推出经典系列“007”。
衰落的结局
短暂的中兴之后,米高梅还是难逃连年亏损的厄运。1970年,米高梅被美国赌王柯克-克尔科里恩买下,此后,又两度被转卖。其间,在1981年,米高梅曾出现过一次小小的转机——买下另一个不景气的大制片公司“联美公司”(该公司曾推出过《西区故事》、《飞越疯人院》等优秀影片),但仍难挽颓势。2002年,米高梅斥巨资投拍的战争大片《风语者》票房惨败,公司高层被迫辞职,米高梅再次进入拍卖行列。2005年,米高梅以近50亿美元的价格被索尼公司收购,好莱坞八大公司中的最后一个独立制片公司从此消失。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