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女作家王安忆 |
“《长恨歌》真的不够好。”这是王安忆昨天在上海作协的一个现场对话中说的惊人之语。
王安忆的代表作《长恨歌》的法文版刚刚面市,这是该小说数十个外文译本中的一个。然而,王安忆对这部给她带来巨大声誉的作品却并不满意。王安忆觉得问题的关键是,从小说主人公的角度出发,她必须面对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但作为一个作家而言,她对那段历史又不很熟悉。她有点遗憾地表示:“我对没经历过的事情,总是缺乏想象力。
不过令王安忆惊奇的是,《长恨歌》里那些完全想象虚构的老上海时尚,到了现在竟然成了“上海的旅游指南”。只是王安忆已经下定决心不再冒险,“为了躲避风险,我以后不再写老上海的小说了。我还是适合写自己经历过的东西。”她同时也不愿意再被误解为一个言情小说家。
只写上海有点不甘心
从《长恨歌》开始,上海就一直是王安忆作品的主题,可是王安忆昨天却说,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她一定不会选择上海,因为这座城市的历史太短促。1955年,1岁的王安忆随母亲茹志娟来上海定居,从此她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座城市度过,这也使她以上海作为写作主题。不过她还是有点不甘心:“上海是近代才开始发展的,它的文化和语言都还没有成熟。”
王安忆眼里的这座城市物质太多,人们也因此变得不够浪漫,“可是我在这里住惯了,到了别的地方就必须找到和这里相近的地方。”这正是王安忆的矛盾之处。她一方面说,当她和农村作家交流时才知道自己离自然多么遥远,而另一方面她又说,她目前只能用上海的材料来制造一个不是上海的地方。
作家的部分素质可以训练
王安忆现在还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上课,她教授的是中国当代文学。这个经历让王安忆感到很有趣,那些她课堂里所涉及的作家都还活着,有的是她的朋友,“这些作家的价值都还没有确定,但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另一个生活形态,而我们正生活在其中。”
虽然如此,但这并不能改变王安忆有关作家可以培养的观点。就她的经验而言,作为一个职业,“作家起码有一部分素质是可以训练的,当然天分也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