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5年出版、并先后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和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奖的小说《长恨歌》,到2003年亮相伊始便博得美誉的话剧《长恨歌》,再到2005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欧洲艺术交流奖的电影《长恨歌》,十余年来,“上海小姐”王琦瑶的传奇人生牵动了无数热切的目光。本月初,35集电视连续剧《长恨歌》经实力派导演丁黑精心演绎登陆荧屏,带领观众再次走近这位传奇女性、这段传奇历史。
一个人 串起城市变迁
1946年的上海滩风雨飘摇,就读申江女中的王琦瑶因缘际会当选“上海小姐”,懵懂之中被抛上了人生繁华的穹顶,此后便顺理成章地当了李主任的“金丝雀”。 解放后,王琦瑶恢复了普通百姓的身份,但在漂泊无依的日常生活中仍旧怀着不甘寂寞的梦想……一位上海小姐的陈年旧事为何如此令人动情?在笔者看来,王琦瑶本人命运多舛的一生固然让人唏嘘不已,也不排除故事中蕴藏的都市情绪。电视剧《长恨歌》正是通过一位普通女性的日常情事连贯起一座城市的生活变迁,由此,这座城市的一段岁月在观众的眼中也变得家常而乖巧、浮华而实际、浪漫而痛楚。
两演员 演绎别样人生
由于《长恨歌》的故事跨度长达40年,于是前14集由黄奕出演青年王琦瑶,香港演员张可颐则接手1955年之后的角色戏份。事实上,这不单单是考虑到剧中人物年龄的差异,而且也试图借此表现出不同社会时代的精神状态与人生况味。
黄奕版的王琦瑶形象青春明快,美丽动人,能够较为准确地将情窦初开的小儿女姿态表现出来。这枝绽放在未死方生时代边缘上的生命之花,却命中注定要成为旧时代极不光彩的尾巴。到了张可颐饰演的后21集,匆匆走在平安里的王琦瑶面沉如水,不经意间在她朴素的举止装扮中会流露出往日的风华。更多的时候,我们能从独处陋室的王琦瑶眼中看到她的不甘寂寞,还有她对生活无力的抗争。比较而言,张可颐在表演中面临的挑战更为艰巨。她不仅要从形体语言上细腻地表现出女主角从中年到老年的情态变化,而且还要将王琦瑶精神气质中那种保守的摩登、琐碎的精致和压抑的温情通过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微妙地传达出来。正是张可颐丝丝入扣的表演,才使我们眼前的王琦瑶在一低眉的盘算、一抬首的优雅和一侧身的辛酸之间,演绎出经久不息的海上风情。
六段情 透视复杂人性
毫无疑问,王琦瑶是整部剧作中的核心人物,不过围绕她的6位男演员的技艺也同样不俗。在这些“绿叶”或明或暗的映衬之下,王琦瑶大半生沉浮不定的情感经历也得到了丰富而立体的展现。
如果说神秘人物李主任的出现暗合了青年王琦瑶浪漫虚荣的爱情幻想,那么王琦瑶又成了少年阿二内心高不可攀的美丽风景。康明逊与王琦瑶飘摇无望的爱情与其说是一次真心交付,倒不如看成是两个时代沦落者的同病相怜。如果说,混血儿萨莎所看到的王琦瑶是一种变了形的异域风情,那么老克勒与王琦瑶误打误撞的畸恋则代表都市繁华梦的破灭。经历了千回百转,看上去似乎只有程先生是王琦瑶情感世界的那个“底”,默默地坚守着一份残破的爱情。他原本有无数次机会接近她,然而每次他都临阵退缩。也许王琦瑶正是他心中的爱情乌托邦,他可以通过照相机遥远而专注地观看,却不敢向现实迈出一步。通过一系列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示,剧作向我们说明,王琦瑶绝不仅仅代表老上海的风花雪月,隐藏在这些故事背后的人生观念更发人深思。
整部戏 彰显海派神韵
尽管此前的《玉观音》和《平淡生活》为丁黑赢得了众声喝彩,但一位北方导演如何参悟原著的精华,将大量的文学写意笔法进行情节化处理,并通过电视艺术的手段生动地传达出来,这仍然让许多人对《长恨歌》的拍摄抱有几丝疑虑。
完整地看完该剧后,笔者认为,导演和编剧在创作中较为成功地实现了从小说叙述到影视剧表现的媒介转换。除了一点一滴地复原小说中关于上海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在设计人物对白和形象气质造型上也屡有传神之笔。更为难得的是,电视剧《长恨歌》显示出艺术电视的精品理念。比如,前期拍摄中导演充分考虑到室内剧在空间和场景方面的缺陷,为此在机位设置和场面调度上颇具匠心。此外,在后期剪辑制作中也运用了快进、色彩转换、静帧效果等技术,再加上一些类似于早期电影默片的处理手法,这些具有实验色彩的创新丰富了剧情的叙事节奏和细部表现力。
所谓海派精品,不单指对上海风情的展示,善于吸纳创新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在这些方面,《长恨歌》无疑走在了海派电视剧创新的前列。 (责任编辑:老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