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夜,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的颁奖典礼在依旧低调却温暖十足的气氛中为整个影展划上完美句点。
在颁奖典礼开始以前,巧遇带着自己首部故事长片作品《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What On Earth Have I Done Wrong)来到鹿特丹的台湾演员纽承泽,他十分和善地和大家打招呼,我随后和几位年轻导演一样忘记了自己所谓"职业"身份激动地请他在电影海报上签名。纽承泽这部诙谐而不失深度的俏皮作品毫无疑问已经征服了鹿特丹的观众——他对现场的热烈反应也表示出自己的惊喜,他说他之前一直担心在欧洲放映这部影片(这部片子摘得金马奖费比西影评人大奖)大概观众会需要克服文化和语言障碍才会充分进入故事,但是在两场放映以后,他发现影片对欧洲观众来说不存在理解上的障碍,他们会心的笑和感动令初尝导演滋味的纽承泽倍受鼓舞。而在颁奖典礼上,这部导演处女作也得到了NEPTAC亚洲电影促进大奖,而王兵的视觉装置作品《采油日记》也得到了该奖项"特别提及"荣誉。
|
左起OMAR-SHARGAWI(丹麦),ADITYA ASSARAT(泰国),刘城达(马来西亚) |
荷兰影评人大奖、国际影评人协会大奖和NEPTAC大奖等若干奖项颁出之后,在电影节主席沃夫森的"老虎时刻来啦"的欢呼下,本次的老虎奖长片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来自伊朗的贾法·帕纳西正式宣布今年的三部"金老虎"奖作品,它们分别是丹麦导演奥玛尔·沙加威(Omar Shargawi)反映在丹麦哥本哈根的中东移民在文化冲撞与信仰冲突下生存窘境的《安息吧贾米尔》(Go With Peace Jamil),泰国导演阿蒂亚·艾萨拉特(ADITYA ASSARAT)的《美丽城镇》(Wonderful Town)以及马来西亚新浪潮导演刘城达的《口袋里的花》。毫无疑问,这三部作品得到金老虎大奖(包括15,000欧元奖金)是众望所归……尤其是对79年出生的刘城达来说,鹿特丹的这一夜应该是他导演生涯最为美妙的经历之一——在中午采访刘城达的时候,我曾经问他对于得奖有什么想法,他说自己在31日得到鹿特丹电影节的"克劳斯王子大奖"(这个奖项的1万5000欧元奖金被用来支持导演新的拍摄计划)已经算是赢了,因为这样自己的下一部作品就已经有了部分的资金保障;至于金老虎,他则不会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去年的马来西亚新浪潮导演陈翠梅以《莫失莫忘》(LOVE CONQUERS ALL)勇夺釜山和鹿特丹首奖,而今年刘城达的影荣耀之路似乎也在重复相似的轨迹,让人不禁感慨马来西亚这群以"大荒电影"为中心的年轻电影人所掀起的"新浪潮"似乎已经进入"波涛汹涌"的成熟期。刘城达的这部《口袋里的花》核心人物是和单亲父亲一起生活的两个尚在读小学的兄弟,情节看似简单,却从两个华裔儿童的纯真视角观察了马来西亚的多种族文化下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不无谐趣,满溢芳香。和刘城达用中文交谈的过程中,他对我说,孩子其实都是"色盲",他们交朋友的时候不会考虑朋友的肤色和他们的种族,而片中两个小演员及其自然而充满灵气的表演也毫无疑问为整部影片增色不少。
(责任编辑:麦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