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娱乐频道 >> 电视 TV >> 《艺术评论》_搜狐娱乐 >> 第四期

当代戏曲表演艺术家系列研究工程之一

YULE.SOHU.COM 2004-11-29 15:26  来源: 《艺术评论》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张靓颖沈阳拍写真
图:关咏荷产后家庭照首曝光
章子怡愿为"他"息影结婚生子
小S婆婆4千万豪宅慰劳媳妇
大牌明星们的卖身契曝光(图) 徐静蕾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历程
蒋雯丽曾落榜张国立曾当工人
林青霞首度回应婚变传闻

  韩再芬表演艺术

  研讨会的发言摘要

  熊姝 整理

  以工程带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发展

  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韩再芬是当代舞台上深受观众欢迎的、引起理论界关注的、具有代表性的表演艺术家之一。她的《徽州女人》把黄梅戏的精、气、神,完整、协调地呈现于舞台之上,这是她的一项了不起的成绩。韩再芬在近期出演的《公司》,得到了观众的承认,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公司》演出后,纯收入高达33万元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戏曲处境艰难是客观事实,这一工程的启动,就是要正视这样的局面,为戏曲的生存开辟出一条道路来。以韩再芬作为开端,就是要通过她使得戏曲理论研究贴近实际,带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发展。各地剧团中像韩再芬这样的表演艺术家还有很多,通过关心戏曲发展的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系列地研究,持续地总结,坚持下去,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代戏曲表演艺术家系列研究工程启动及意义

  刘祯(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这次“韩再芬表演艺术研讨会”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今年启动的“当代表演艺术家系列研究工程”的第一项。这一研究应不同于一般的对于一个剧目的批评,不是对一个演员简单的称好颂扬,而是通过一个具体的切入点,将理论与实践、宏观与个案、文本与舞台、创作与观众、演出与市场作多方位、多角度的探讨,从而使我们的研讨既具有更强的学术性,能够总结出戏曲发展中规律性经验,同时又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为新世纪戏曲的发展积极探索新路。在当代中青年戏曲演员中,韩再芬是一位有代表性、优秀的黄梅戏演员,是一位勇于探索、创新的演员,《徽州女人》体现出她的探索精神,也赢得观众和市场,但这种创新和探索更应该建立在理性和尊重戏曲艺术规律的基础上,这样的创新和探索是更高意义上的。

  好演员也要依托好的剧本

  刘厚生(中国剧协编审):当代戏曲表演艺术家系列工程的启动,也不是针对一、二个尖子演员,而是带动了整个戏曲的发展。韩再芬是个有灵气、有光彩的演员,是包在石中的玉,在严凤英、马兰之后,五朵金花之外,愈来愈显露出她出色的魅力,努力下去,她在戏曲表演上的前途未可限量。《徽州女人》是一出培养演员的戏,好演员才能演得好,韩再芬经受了这一考验,并且使这出戏成为她的代表剧目;《公司》的问题较多,是个需要大加工的戏,好演员也未见得能演得好。

  推进戏曲商品化利大于弊

  贾志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公司》作为艺术商品至少有三点值得称道。首先,诚信主题的选择适应了当前百姓的心理需求;其次,表演运用的是现代肢体语言,融合了大量音乐剧、现代舞元素;还有就是韩再芬的明星效应。

  戏剧要关心社会与个体的命运

  杨乾武:(北京剧协秘书长):《徽州女人》的问题在于不关注作为个体的人的命运,不关注具体的人所具有的独特性,而这些恰恰是艺术要反映的根本问题。因为不关心这个女人的苦难,“徽州女人”不过是个文化符号,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而表演艺术家正是靠着艺术形象才能确立起来。《公司》的创作方法深受晚会小品与美国音乐剧的影响,用图解与说教的方式代替了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公司》基本上是一部肤浅的模式化、概念化的作品,可以列为那种为消费而消费的文化符号垃圾,复制这类的戏剧,只对赚钱有好处。

  《公司》是一出可以改好的戏

  王安葵(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 韩再芬主演的新戏《公司》目前还不成熟,还处在过程中,我认为它可以改好。编剧、导演聂造先生是化学博士,现在搞企业,所以他有《公司》主人公的那种切身体验。这个戏所宣扬的诚信精神大概也出自作者深切的感受。《公司》所反映的生活和表现的理念,能够引起当代观众的关注和共鸣。从观众填写的意见可以看到,这个戏引起了他们的联想,他们用自己的生活丰富了看戏的感受。要修改加工这个戏,需要努力把观念变成形象。现在剧中人物多是一种“类型”的符号,要使他们能成为“典型”。典型要靠形象的东西,不能靠观念。

  用各种方式制作出的各种档次的艺术作品,都应有生存的余地

  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系教授):聂造的《公司》尽管对艺术的认识有理解上的不到位,却因遵循了市场化的操作方式而获得了成功。当前的文艺从世界范围看,逐步建立起了在市场体制下的产业形态。我们处在一个传媒的时代,改变了社会原来的方式,以前没有进入视野的,如投资人、制作人、中介传播等等都占据了艺术生产的主要部分,我们不但必须考虑这些进入艺术创作的新因素,而且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技术上的运用,采用时尚、复制、打造、炒作等等各种各样的手段,赢得观众,振兴戏曲。《公司》很好地体现出了媒介技术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体现出市场营销管理对艺术产业的重要意义。

  应当尊重戏曲现代戏创作的艺术规律

  季国平(中国剧协分党组副书记):《公司》写的是堪称现代徽州女人的故事,表现经商诚信的主题,与传统黄梅戏比较,在舞台呈现上已经走得很远。毋庸讳言,该剧是很难成就韩再芬成为大家的:俗套化的剧情,概念化的人物(连反面人物的取名都是),枯燥的说教以及缺少剧诗韵味的唱词,借鉴其它艺术(如舞蹈、音乐剧),但“化”而不够,或不太协调的舞台表演。这些可能与本剧的编导舞美的非专业性有一定关系,圈外人少了框框,但戏曲现代戏创作的艺术规律也应尊重,除非你创作的不是戏曲现代戏。对于《公司》的成败,就更要好好总结。

  一次有意识的实验

  马也(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

  《公司》这个戏从戏剧性和文学性上,还都有欠缺。但是这丝毫不妨碍对这个戏进行一些有意义的研讨。在我看来,《公司》分明是韩再芬以及导演聂造,对当前处于全面危机中的中国戏曲的一次有意识的实验或努力。这种实验和努力是相对传统戏剧的形态、语言、形式、程式,对戏剧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某种解构、变革和重塑。尽管这种努力和实验会引起不同的看法甚至争议,但它的意义和价值不容低估。

  处理继承与发展的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

  郭汉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韩再芬是有创造性、有进取心的好演员。从《徽州女人》到《公司》,她力求赶上时代的步伐,摆脱传统带来的困惑,大胆地向前,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公司》最大的问题在于怎样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达到理想的境界,这一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第一,要想办法用程式来反映现实生活,程式不能抛弃,否则就没有戏曲了。观众喜欢看现代戏,这是实行戏改以来推陈出新的成果。但是这样的成绩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怎样发展下去,首先在理论上就不明确。第二,戏曲演员要把体验和表演结合起来,演员必须把对人物的深刻理解,用完整的表演形态表现出来。

  《公司》并没有背离戏曲的特质

  朱恒夫(上海同济大学文法学院教授):说到创新的问题就要谈到韩再芬最近推出来的《公司》,有些专家对此戏评价甚低。评价低没有关系,因为各人的审美视角不一样,但说此戏会毁了韩再芬,会毁了黄梅戏,我看说得就比较严重了。该戏的题材是反映现代生活的,对这点大家是赞同的。该戏的主题是张扬诚信的做人道德,大家也不会反对。对这个戏有意见的是形式,可是认真地去分析一下,它并不背离戏曲的特质,戏曲的特质是什么,是歌舞性、写意性与娱乐性,它都一一具备。因此,我认为它不但没有弱化戏曲的特质,相反,它强化了戏曲的特质。当然,它并不完美,它在处理黄梅调与其它乐曲的关系上,在曲词与道白的语言上,在故事的情节设计上还需要努力。

  让市场来挑选戏曲的发展方向

  周传家(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授):《公司》的文学脚本虽然较为幼稚,但应当肯定它的社会学意义。《公司》以诚信为主题,其高抬教化的作用原本就是戏曲的本质精神,并不肤浅,是故意张扬,为了某种形态故意这样搞的。它吸收了话剧的板块结构和音乐剧的风格,扩大了黄梅戏的表现领域,音乐形态上是取得了成绩的。这样的交流与吸收并没有泯灭黄梅戏的本质面貌,更何况它有黄梅戏的唱腔,唱腔是戏曲的灵魂,有了它就不能认为是抛弃了传统。戏曲流入市场是必然的,无可阻拦的,《公司》企图在主体上接近人民性的审美标准,只要有观众看,可以放弃戏曲的模式。艺术的商业性,赋予了戏剧价值属性,而价值是人为的,为人而存在的,是因人而异的。因此,戏剧是可以各自沿自己的方向竞争,让市场来挑选的。

  成功与失败间的距离有多大,艺术家的不确定性就有多大

  傅谨(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研究员):韩再芬作为一位有影响的黄梅戏演员,她之所以受到戏剧界的关注,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她创作的《徽州女人》受到理论界、批评界的关注。虽然《徽州女人》在沈阳的中国戏剧节上,以及在此前南京的演出中曾经受到不少业内外人士的批评,但正是由于《徽州女人》在北京演出并且得到一批有影响的理论家与批评家的高度肯定,成为此后几年里戏剧界的热门话题之一,才进一步确立了韩再芬作为黄梅戏代表演员的地位。韩再芬应该总结《徽州女人》这一成功的经验。

  但是,一个优秀的演员在获得了巨大的社会知名度与艺术声望的特殊场合,还需要更清醒更理性地看待自己。衡量一个艺术家是否优秀,标志不仅在于他最优秀的作品,同时还在于他失败的作品,因为从两者之间我们才能真正看到他的视野与分辨力。任何一位艺术家都有成功有失败,但成功与失败之间的距离有多大,就说明这位艺术家的不确定性有多大,他成长为一位真正的大师有多困难。对韩再芬而言,要真正成为大师,除了需要更多像《徽州女人》这样的成功作品,还需要尽量避免出现像《公司》这样粗糙的作品。

  创新是时尚与传统的双向选择

  安志强(中国剧协编审):第一,当代戏曲表演艺术家系列研究工程的启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拓了广度,开掘了深度,是极富智慧的创意。希望从韩再芬开始,不断地发展下去;第二,《公司》是一出没有争议价值的戏,戏曲创新、反映当代生活等等都不是焦点问题,戏曲界始终在做这样的工作,对此没有任何争议;第三,由《公司》引发的问题倒是值得讨论的,韩再芬的状态怎么样?尤其是她的痛苦更要去关注。韩再芬是个懂戏爱戏的人,聂造却是个不懂戏不爱戏的人,两者的合作难道没有痛苦吗?

  创新必须立足于戏曲美学的精神

  胡芝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韩再芬的《徽州女人》塑造了一个富有艺术美的女性形象,这是韩再芬的实力所决定的。目前,有些新创作的剧目,走入了误区,偏离了戏曲自身的美学精神,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主演的表演,破坏了角色的创造。

  误会了黄梅戏的传统

  朱飞跃(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公司》引发了争鸣,究其根源是我们误会了黄梅戏的传统。我们看黄梅戏的新剧目,总愿意跟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天仙配》做比较,认为它才是“传统”,才是“正宗”。而实际上,黄梅戏是个历史较短的剧种,如果将它的“传统”具体到一首曲调、一段表演等等,那么,黄梅戏的“传统”是没有的。我们今天认为的这些“传统”,实际上都是从其它艺术门类借鉴过来的,黄梅戏真正的传统是将“一切拿来我用”的创作方法,即创造。没有它就没有黄梅戏的过去,放弃它,也就放弃了黄梅戏的未来。所以,看待像《公司》这样的新剧目,我们没有必要与老腔老调做比较来判别它是否“正宗”,如果觉得这出戏“好看、好听”,那么,这就是黄梅戏。还有一个误会,主要体现在黄梅戏的舞台道白上,这些年演出的黄梅戏新剧目,舞台道白都用安庆市的语音语调,似乎这样才体现地方剧种的特色,而传统意义上的黄梅戏舞台道白,说的是“安庆官话”而非安庆市区的语音语调。《公司》的道白实际上恢复了这一做法,但这种恢复却被人们误认为是革新。这两种误会必然导致人们对《公司》这样的新剧目产生疑惑。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链接
  • 富人消遣--二十年后的艺术(11/29 15:26)
  • 帝国的复活:好莱坞科幻战争中的帝国意识(11/29 15:24)
  • 把诗歌带回到声音里去(11/29 15:23)
  • “乱”想三则(11/29 15:21)
  • 娱乐天天精选
    明星的化妆间中的走光
    明星的化妆间中的走光
    靠胸吃饭的众女星全解
    关之琳成长私密照曝光
    ·明星新闻-笔笔暗指春春壮阳|梁咏琪自剖分手真相
    ·章子怡中田英寿亲密看秀|张靓颖提起黄健翔就变脸
    ·娱乐社区- 看明星牙齿揭露明星另一面 夫妻吵架
    ·八位保养得面目全非的女明星 张靓颖走秀输给周迅
    ·我音我秀- 锵锵揭露假币骗局 CrazySoccer 卢正雨
    ·网友原创视频四部曲 过年了您该休息了 九曲黄河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搜狐商城
    化妆|春季彩妆5折争艳
    家居|06年最抢眼饰品
    音像|周杰伦:霍元甲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