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艺术候鸟联盟是乌镇戏剧节嘉年华单元上当之无愧的明星 新京报记者 秦斌摄 |
日本舞踏表演 新京报记者 秦斌摄 |
戏曲演员在青石板街上现场表演 新京报记者 秦斌摄 |
天井寨侗族傩戏班被请到了乌镇 新京报记者 秦斌摄 |
新京报讯 雨读桥、灯笼铺、灵水居、盛廷码头、白莲古塔、昭明书院……这些诗意盎然的地名都来自江南小镇乌镇。在10月30日至11月9日乌镇戏剧节期间,300多组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年华团队在这里相遇,也让乌镇西栅景区一夜之间变身为戏剧的海洋。
相比那些大师云集的重磅节目,“古镇嘉年华”无疑是乌镇戏剧节上更年轻、更有活力的单元。与一般的剧场演出不同,公共空间表演,艺术家需要去考虑与所在环境的结合,与周围观众的互动。这种形式在中国大陆尚处起步阶段,乌镇戏剧节嘉年华单元也是目前国内推广此类表演的先行者。漫步在西栅的石板路上,戏剧人、观众、游客,再也难分彼此。此时此地,戏剧与生活才真正地交融。
台前
法国艺术候鸟联盟 利用环境进行表演
无论是乌镇白莲古塔上引人注目的攀爬节目《圣诞老人的旅程》,还是由四个国家的艺术家联合创作的多媒体皮影戏《黔行》,抑或向电影默片时代先锋致敬的《默剧音乐会》,法国艺术候鸟联盟(Art Birds Union)所到之处,总会被游人、观众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是乌镇戏剧节嘉年华单元上当之无愧的明星。
艺术候鸟联盟的中国项目执行制作人伦艺卓告诉记者,这个组织由一百多个来自世界各地的独立剧团和艺术家组成,他们长年活跃于全球各大艺术节的平台上。
此次是联盟第二年应乌镇戏剧节之邀来中国表演,他们为此准备了18个节目,在戏剧节的11天里轮番上演。
在有了第一年的经验后,今年艺术候鸟联盟的艺术家们在戏剧节开幕前三天抵达乌镇踩点、筹备,因而今年的表演与环境的结合程度也较去年有明显提升。在伦艺卓看来,今年戏剧节各方面都在进步,团队的整体水平也比去年好。“公共空间表演要更多利用环境因素,并且考虑观众的位置,现在也有很多中国的年轻艺术家开始想了解这一块。乌镇戏剧节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国内的年轻艺术家看到世界上比较成熟的作品,对他们也是一个学习”。
李凝 住进乌镇去创作
来自济南的戏剧人李凝,多年来都是北京青年戏剧节上的常客,今年同样是他第二年受乌镇戏剧节邀请来演出。他此次带来的作品之一是名为《身界》的驻地创作项目,他和演员们提前住进乌镇,感受环境,将每个人的身体、声音和此时此地的时空结合,创作一部与乌镇有关的新作品。
“相比去年来说,今年的团队不管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在进步,大家开始关注如何去运用环境。这次乌镇的嘉年华上也出现了很多高质量的作品,比如法国团队带来的好几个作品都非常棒。照这样每年认真地做下去,保持一定的规模和水准,继续深化、细化,我觉得乌镇戏剧节一定能成为中国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戏剧节”,李凝说。
天井寨侗族傩戏班 中国古老表演艺术走进乌镇
除了各种现代的形式,乌镇戏剧节嘉年华上也不乏中国古老的表演艺术节目,天井寨侗族傩戏班就是其中的代表。上海戏剧人范昊如因排戏的机缘接触到“咚咚推”,这是一种流行于湖南怀化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的表现形式,因演出时在“咚咚”(鼓声)、“推”(一种中间有凸出的小锣的声音)的锣鼓声中跳跃进行,因此得名。范昊如主动去寨子里找这些民间艺人洽谈,并顺利将这个节目带到乌镇戏剧节。戏班中年纪最长的龙开春,是侗族傩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位老艺人今年已90高龄。
幕后
搭建一个平台让艺术家相遇
来自上海的80后戏剧人孙荣波,去年开始受邀为乌镇戏剧节古镇嘉年华单元担任策划和总执行。他介绍,首届嘉年华因筹备时间紧张,节目主要是以邀请为主。“今年我们更早开放了报名平台,以特邀和自荐两种方式结合,各占一半比例,整体节目数量比去年大三倍”。
在孙荣波的规划里,嘉年华的节目主要分为三档。“第一档是来自欧洲的艺术家,欧洲的公共空间表演已有很长的历史,这些艺术家无论技术水平还是职业精神都非常好,他们是乌镇嘉年华的标杆。我们邀请的法国候鸟艺术联盟包括了一百多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剧团和独立艺术家。第二档是李凝、‘二高’(何其沃)这些在技艺上有一定成熟度的国内艺术家,还有日本舞踏等小众艺术。我们也希望让小众艺术在大众环境中被看到。第三档是更年轻的戏剧人和学生团队,我们希望他们能来看看别人的演出,学习怎么做公共空间的表演,在中国,这一块才刚刚起步”。
在戏剧节期间,每天早上嘉年华的当日节目单都会准时出现在戏剧节大本营,方便观众、游人按图索骥。一切都在计划之中高速运转,但对于公共空间表演而言,另一魅力就是即兴。“在计划之外也有很多即兴的表演,节目单上也不是演出的全部。戏剧节更多是搭建一个平台,让艺术家在这里相遇”,孙荣波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