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去年在奥斯卡上大放异彩的作品《127小时》是来自一个真实事件:户外探险家阿伦·罗斯顿被困在峡谷的石头下,他断臂求生的血腥经历构筑了一部优秀电影的全部。
讽刺的在于,这件发生在2003年的真事在被搬上大银幕的2010年,已经因数码科技的高速发展而不再具有“现代真实性”。《英国卫报》打趣说:这故事如果发生到现在,那么可以在阿伦失踪一天后,通过其手机运营商定位他在峡谷的位置。所以现在这位探险家再遇险情,他老老实实控制饮水量等待营救,确保老鼠和蛇不会把他吃掉就可以获救了。
此例来看,强数码和高科技时代之下,电影面临了奇妙的困局和焦虑:社会科技发展的普遍性、侵入性、渗透性和无所不在的特性,使得创作一部类似《127小时》故事的影视作品变得不再可行。
早年经典侦缉电影和剧集中,好莱坞和欧美剧集编剧惯用的传统谋杀、跟踪和欺诈手段情节,都有可能如此被当今的科技应用秒杀在摇篮里。
困局:传统谋杀情节难以发生
首先让我们回想下,10-20年前,《大侦探波罗》、《福尔摩斯》以及希区柯克等作品是现代探案侦缉作品的主流,那时候好莱坞的侦缉剧流程是标准封闭作案、孤岛杀人、心理惊悚。而这些标准化剧情的前提往往建立在数码科技还不够发达的时代,在希区柯克的《电话谋杀案》和英剧《大侦探波罗》中的一集里,编剧都使用了固定电话来为凶手寻找时间差,也都运用了所谓易容来模糊凶手长相。可是在现代,还有几个人在频繁使用固定电话,在现代,还有什么易容不能用数码分析器分析出来。
于是,质疑出现了,国外影迷在观看希区柯克在上世纪60年代的经典电影《精神病患者》后,打趣说:“女主角只要掏出她的iPhone,在‘旅程顾问’的App附件中查查旅馆的评价就可以了。网上一定写着这里味道难闻,肮脏,店主让人毛骨悚然,一直在和他不存在的妈妈对话。这样一来,女主角也不会去投宿,那场撼人心扉的经典浴室谋杀就不会发生了。”
在手机开发、GPS、微博、智能系统和网络流通近乎疯狂发展的近几年来,好莱坞的影视制作人们不得不持续面对着新兴科技对情节叙述带来的致命破坏,哪怕十年前还行得通的故事情节,在科技时代可能已经变得不合理了。
编剧导演们可以毫不困难地让观众相信幽灵、吸血鬼、天外来客、小精灵、魔法师、幸存的恐龙、或是变身的狼人,就算是再虚构的鬼怪、再遥远的外星人在电影上都可以合情合理,但是没有人会相信,恐怖片里被嗜血如狂的狂徒追杀的主人公会没有联网的智能手机这一类的工具,他会不使用这些工具自卫和求助,也很难想像,通过高科技产物受害者无法缓解或者拖延险情的到来。这就是科技将想像力和创作引向的僵局。
破局:侦缉剧上升到全新领域
只是僵局吗?也不尽然,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受众追着《犯罪现场调查》、《识骨寻踪》、《犯罪心理》等美国侦缉剧来看了,因为这些剧集都是完全扣住了高科技和数码发达两大现代元素。《犯罪现场调查》中用一个毛发就能查出整个犯案过程,《识骨寻踪》中就算一根烧焦的骨头也能引出整个人的DNA,侦缉剧的重点不再是如何完成头脑风暴和心理推理,而且完全进入了科技分析时代。人类科技所能透视到的无穷现象成为观众们大大称奇的重点。
除了高科技的引入之外,侦缉剧也会大量使用新兴的数码科技:如移动网络、数码联通、手机定位等等。在美剧《犯罪心理》第五季的一集中,故事讲述的就是一位使用新兴科技杀人的变态狂,他通过Facebook的资料来选择杀害对象、使用微博来观察对方的生活习惯,使用手机和电脑来定位对方的住处、背景,最终选用网络视频直播的方式来展现杀人全过程,与其对应的侦破案件的方式同样是以网络黑客和微博观察来分析杀人犯心态,并利用GPS定位来完成追捕,剧中更以这个案件向微博或者社区等网络互动形态提出质疑:移动化的数码和即时更新会否透露过多的个人讯息,而引发杀人案的变种升级。
更夸张的还有去年的年度英剧《神探夏洛克》,大胆地把福尔摩斯调动到了现代,让这位完全古典推理型的侦探更多运用起手机拍照、网络查询和短信传输等功能来推动案件,此剧刚刚推出时候令人眼前一亮,毕竟古典侦探混搭现代数码切合了现代潮流也点燃了新生代观众眼球。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