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人物专访

访莎妹剧团王嘉明:打造常民记忆的剧场行李箱

来源:搜狐娱乐
2011年06月13日10:19
莎妹剧团编导王嘉明 


  专访《李小龙的阿砸一声》编导王嘉明:打造常民记忆的剧场行李箱

  从《麦可杰克森》开始,以“爱玩”出名的剧场导演王嘉明,展开了他的“常民三部曲”旅程,最新的一站来到1970年代——新作《李小龙的阿砸一声》,以一代武打巨星李小龙为精神主轴,不谈人物传记,而是将当时台湾人作为民族心理依归的“龙”之象征,转化为结构复杂的家族传说。王嘉明说,从流行文化来看,台湾其实是一个混杂体,而他从流行文化的角度切入谈台湾历史,更能贴近“我们的皮肤”。

  莎士比亚的妹妹们的剧团《李小龙的阿砸一声》

  5/13~14 19:30 5/14~15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观看历史的角度有很多种,教科书上对于历史事件的选择与诠释,是我们最习以为常的一种。但很显然地,在教育体制的规范下,书本里的“知识”与生活中的认知总有一段遥远的距离。而历史的解读权往往还受政治或学院派别操弄,以至于“历史”二字承载过多意识形态。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能从自己的角度诠释历史?其实,回顾生活的同时,我们已经展开了属于自己的一段历史书写。创作,也是一种,而且有更大的分享与开放自由度。

  身为剧场导演,王嘉明向来特会玩语言和流行符码、声音和空间的混杂游戏,批判藏在台词里、象征藏在叙事里,炫技学舌却饶富深意;总将形式翻了又翻,誓要将剧场的各种可能玩到不能再玩。始于《麦可杰克森》,王嘉明创造了新的表演形式:以演唱会式的华丽沸腾能量,与粉丝般的激情宣告,带出台湾一九八○年代的流行文化与集体现象。然而,说了一个十年,就有另一个十年也等着,王嘉明以自己的出生年代为坐标,像是溯源、也像重新开挖,从七○年代继续探索,就此展开他的“常民三部曲”。

  三部曲的格局庞大,王嘉明选择以常民的身体与通俗文化,作为阐述过去记忆、联结世代情感的切入点。每部以十年为一单位,构筑台湾人的生活史诗,却非老老实实地搬演岁月的进程。新作《李小龙的阿砸一声》,从命名便可感受其建立多重意涵的企图。以一代武打巨星李小龙为精神主轴,不谈人物传记,而是将当时台湾人作为民族心理依归的“龙”之象征,转化为结构复杂的家族传说。创作手法让人联想到马奎斯的《百年孤寂》,家族的魔幻色彩隐喻世代处境,情爱沧桑与茫茫命运,讲述的是时局变化下的追寻与迷惘。

  毕竟,王嘉明不是为了追忆似水年华的怀旧,他苦修七○年代的考古学,从国际政治、社会新闻、流行文化相互纠缠的十年里,看见一个混合着沉痛和搞笑、恐怖和娱乐、谎言和梦想的剧场,反映台湾让他最感兴趣的“杂”。于是有了“常民三部曲”、有了充满密码的《李小龙的阿砸一声》,运用剧场的游戏质地,这次,且看王嘉明如何诠释七○年代特色,形塑出一个既复古又科幻的奇想神话。

  这里,让我们透过与王嘉明的访谈,了解他如何建构出这样的剧场神话:

  Q:你是如何有创作“常民三部曲”的想法呢?

  A:预告一下,其实我现在有四部曲了!先回头说,当初是因为想做《麦可杰克森》这个题材,也和我自己以前喜欢跳街舞、练武术有关,我就是喜欢有点杂的东西,通俗文化本身就是最受欢迎的大杂烩。所以做《麦可》时,我马上想到李小龙,想到两部曲就觉得一定要做三部曲:谈台湾历史,但从流行文化的角度切入。

  政治上,我们常在寻找台湾的定位,但从流行文化来看,台湾其实是一个混杂体。史学研究有一门“年鉴学派”,强调的就是,从价值观、对时间的看法等来看历史,不一定是政治事件,因为历史有很多层次。所以我觉得,四部曲应该从流行文化谈常民生活,这跟我们的皮肤是比较接近的,而不是呆坐在教室里,单方面地被灌输。

  Q:三部曲在形式上各有什么差别与特色?

  A:我常说台湾像一个胃,消化能力很强,可以把别人的东西消化成自己的。虽然三部曲的内容讲的是台湾的常民生活,但题材上我故意都找国外的流行文化为代表:八○年代的麦可-杰克森来自美国、七○年代的李小龙从香港发迹又到好莱坞、九○年代就是日剧,风靡台湾的程度,搞得那时候人人都想学日文,就算不学,也会来上几句「阿依稀ㄉㄟ鲁」。这些元素都可以代表当时台湾的某种氛围和认同。

  不同部曲则要有不同的叙事形式区隔,创造更丰富多元的层次。因为我觉得叙事形式一旦固定,也会掉入一种很官方的模式。所以我尽量在每部曲里找不同的说话方式,这对创作者来说蛮重要的,我希望不要重复自己才有趣。

  至于形式呢,七○年代是科幻神话,而九○年代我已经想好了,要做一出日文爱情音乐剧,所有人都讲日文、唱日文歌,然后下面配中文字幕!呼应当时的语境。可能有人讲一下国语就会被瞪,好像比赛犯规一样。

  Q:那么第四部曲会是什么呢?

  A:进入二十一世纪就是网络世界了,这是我们现在的寓言,我想将剧场的空间感压扁成一个平面。我想到的,可能会是一个像电路板的舞台,用很多演员或舞者,没有语言、以肢体表达,接近我们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状态。剧名可能是《i-error》,其实英文的“error”有点像「91101」,它的意思已经在其中了。虽然第一部曲比较没有政治的部分,但接下来几部会穿插,其实也不用刻意回避,自然就会触碰到。

  Q:为什么七○年代选择的是李小龙?

  A:人物选择上,主观成分当然很重,但我尽量从数据中找到合乎的逻辑。

  李小龙的身分很特别,就好像香港、英国和美国的混合体,但同时又是中国人的英雄形象投射和民族图腾。藉由他发展出“龙族”的故事,但是也谐拟了“聋”的隐喻。

  七○年代一连串的政局动荡,台湾退出联合国、中日美断交、钓鱼台事件等等,台湾人出现了认同焦虑。产生所谓和对岸相比、“正统的龙的传人”的口号,但同时又有如美丽岛事件,对台湾土地的疾呼;这种关于“龙/聋”的分歧,其实从那时开始,一路延伸到现在的政治生态、奠定今天的社会样貌。

  文字:周伶芝 整理:廖俊逞 摄影:许斌

      节选自台湾《PAR表演艺术》杂志第221期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