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深度评论

外滩画报:被消费的哈姆雷特

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杨小乱
2011年06月08日11:43
 


  由港台两地戏剧工作者合作的《hamlet b.——我不是哈姆雷特》,2010年底在广州现代舞团小剧场上演。该剧是参考德国剧作家海诺·穆勒(Heiner Muller)上世纪70年代所写的《哈姆雷特机器》(Hamletmachine)的文本而改编的。在全球化及文化产业化的当下,这部戏立足于剧场,让我们与剧作者一起思考,“to be hamlet or not to be hamlet?”

  2001年底,中国大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加快速的市场改革,使得包括戏剧在内的各类文化艺术行业在国内的生存环境、运作方式以及观众的审美取向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北京、上海两个国内戏剧环境相对最好的城市,也于2001年后渐渐兴起迎合观众口味的商业小剧场话剧(俗称白领剧),经过多年发展后,已经占据不少的市场份额。戏剧在中国大陆正式成为了一种文化消费产品,而这种产品正在被那些戏剧团体如同工厂流水线一样快速生产着,看似火热,但却缺少勃勃的生机。

  这种戏剧市场现象对于广州观众来说还有些陌生,所以当看到《hamlet b.》这部戏时,不少观众仅仅看到了它表面上的爱情故事,而无法了解其深意。但抛开“原著”的束缚,把戏剧这个范畴延伸至文化消费,可能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就比较好理解了。剧中哈姆雷特和奥菲莉娅的关系,剧作者其实影射的是戏剧与戏剧观众的关系,并且可以更加大胆地扩展到影视剧与影视观众的关系。

  《hamlet b.》的宣传海报来自拉斐尔的名作《奥菲莉娅》:奥菲莉娅漂浮在水面,鲜花编织成的花环散落在她的手边。而海报上依然是那个场景,但奥菲莉娅右手紧紧拽着的是印有“hamlet b.”字样的手提包,脸上也没有了那种解脱感,而是某种“执迷不悔”——也许大多数文化消费者对于他长期关注喜爱的文化产品,都会这样“执迷不悔”,他们深信,这就是他们所需要的。

  今天,你所看到的剧场现象就如同剧中的奥菲莉娅一样,无论是在香港、台北、东京、北京还是悉尼,全世界各大城市都能看到相同的演出,而同样的演出还能看到各个版本,性别调换版、昆曲版、京剧版、话剧版、歌剧版一应俱全。同一部《哈姆雷特》正在被无数次消费着。将剧中的所指代入现实,我看到邹静之的《我爱桃花》在这两三年里分别有人艺版、龙马社版、何念版、三维版;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除了明星版,还有时尚版,除了时代发生了变化外,里面角色的性别也发生了调换;表演工作坊的《暗恋桃花源》在国内巡演了4年,第5年开始做了一个和越剧结合的新版,再度杀进市场,继续消费其“剩余价值”……这样一个戏剧创作环境,虽然看似兴旺,但是创作力其实很贫乏。眼前种种,无不提醒我们,当初海诺·穆勒为我们敲响的警钟是超前的。

  剧作者把当前的问题活生生地摆在我们面前:对于广大戏剧创作者来说,你是想轻舐唇边的残雪还是破冰而出?是去做一个哈姆雷特,还是大声喊出“我不是哈姆雷特”?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