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半秒钟的念头,让我足足哭了一个半小时。直到系紧安全带的灯亮起,直到机长室广播响起,传出的声音,彷佛是你。
你说:请收拾好您的情绪,我们即将降落。”
——刘梓洁•《父后七日》
2010年8月底,由刘梓洁与王育麟共同执导的剧情片《父后七日》在台湾上映,迄今已经取得了4000多万新台币的票房,成为台湾电影继《海角七号》、《艋舺》后的又一匹黑马,在台湾的奇摩论坛上更是被赞为“以轻的方式处理沉重的议题,滑稽逗趣之余,台湾小人物的情感和风土文化也自然诚挚流露,剧本/配乐皆不俗”。
影片改编于刘梓洁数年前创作的一篇荣获“林荣三文学奖”首奖的同名散文。由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素来是台湾电影的重要方式,无论是七十年代的琼瑶电影时代还是八十年代的台湾新电影,只是一般都是根据小说改编,而《父后七日》则是根据一篇四五千字的散文改编而成,并在原著作者参与改编剧本、导演的情况下,带出了原著的荒诞意味;同时,散文中比较零散的父女情(原著中表弟的那个角色本来是刘梓洁的妹妹)及乡土人情味(原著里主要是亲朋好友间的琐碎的烦恼,但在电影里简化了不少,且突出人情味的一面,如哥哥在乡间花园摘花而遇到乡邻的一幕),则被创作者带了出来,如原著里的“师公”只是一个过场,但在电影里强化了其身份、乡土味,并通过八十年代时的一段他与初恋情人的故事带出当时台湾面临现代化时的世态,而他与表弟之间的关系,也隐隐散发着传承、成长的因素。
寻找父亲,也成为了影片的一个重要主题。关锦鹏在描述中国电影的发展变迁的纪录片《男生女相:中国电影之性别》中,分为“父亲的缺席(一)”、“阴柔与阳刚之容颜与肉身”、“父亲的无所不在”、“寻找父亲,发现哥哥”、“阴柔与阳刚:Transvestites and Transsexuals”、“父亲的缺席(二)”六个部分,“父亲”几乎是如影随形的贯穿了影片的始终,尽管往往是以“不在”的方式。而在台湾电影里,侯孝贤影像里的父亲往往是在席但影响式微(如《童年往事》),杨德昌通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麻将》等表现儿子一代的弑父的心理,蔡明亮的《河流》等作品则充满着父子两代在面对情感沟壑时的焦虑,而《父后七日》虽然是讲述父亲过世后的故事,但在创作者的处理中,衍生出一段段对于父亲的淡淡回忆,如父亲拖下鞋子给女儿穿,自己光脚走在街头,又如父亲在女儿十八岁生日那天将藏起来的粽子给女儿吃,并叮嘱别告诉她哥哥……父亲这个形象在影片里被处理的更加富有人情味,而父女情,也表现的不落俗套,如在酒席间父亲讲笑话的那一幕。
这大概也跟影片是由原著女作者参与改编、导演有关吧,毕竟事隔数年对于父亲的回忆与情感,在偶尔的想起时更加深刻与细腻,包括操办葬礼期间穿插的故事,在看似荒诞、与葬礼的严肃性相悖的同时,显得更加的真实可信。(只是部分剧情有些与主线脱节,如追忆“师公”的初恋爱情的那一段。)
导演王育麟说,影片是“希望观众身处再熟悉不过的场景中,嬉笑怒骂、鼻酸眼热,并且更重要的,找到自己的故事”,而在影片的光影里,让人看到了那些久违的亲情、人情及世情,或许有些冷漠,但骨子里头还是一种淡淡的真情。
剧情:85
表演:70
导演:75
平均分: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