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电影《山楂树之恋》 > 媒体关注

信息时报:仅供缅怀的“最干净恋情”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2010年09月19日08:13

  俗话说(俗是“三俗”的俗):恋字,就是变态的变字的上半部,加上变态的态字的下半部。

  看完《山楂树之恋》,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这个念头。

  之前看的所有评论,都是在讨论老三和静秋的感情究竟有多么难得,老三是多么的干净。可是我真的没有觉得有多么难得:别说在那个年代,我们这辈人,在80年代90年代情窦初开的时侯,不也是一样吗?喜欢一个人,就不管不顾地甘愿付出一切,千里迢迢赶去看对方一眼,终于有机会躺一起了,却只敢握一下手——像电影里老三那样伸进去上下乱摸的,我可当年想都不敢想。

  曾经每个人都有的经历,为什么就变成最干净的恋情了?或者,大家都只是在集体缅怀吧。

  除了“打洋人”这样的集体意淫,“集体缅怀”是文化产品营销的另一个不败招数,只要点找准了,电影拍得怎样就不重要了。 在看《山楂树之恋》的过程中,我就一直在想:这电影能拍得更好些么?难,可是,要比现在这部拍得更差,估计更难,一部四平八稳的老男人缅怀电影,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

  剧作同样平淡,说是老三怎么对静秋好,掏心掏肺的好,可是我们看不见掏心掏肺,只看见掏钱。老三对爱的表现形式,和山西煤老板一样,只有一种:买东西。买核桃,买冰糖,买胶鞋,买搪瓷脸盆——那都是当时的奢侈品,其意义比现在买个LV包卡地亚项链还大,坐我旁边看电影的姑娘就感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代,泡妞都得有钱。

  我看到的却是禁忌题材的突破:文革,中学生早恋,两大禁忌一举正面突破,当然,张导演很小心。避开了学校上课的场面,低调处理了女主角的中学生身份,然后只用简单而关键的处理对那个年代的政治化点到即止:电影开始的时侯,老师说:因为无数烈士牺牲在山楂树下,所以,这棵山楂树与众不同,开的是红色的花。而在电影的最后,导演用一个特写镜头告诉我们:扯淡,这棵山楂树的花,一样是白色。

  作为一部女性电影,《山楂树之恋》还是不错的:足够打动大多数的女性,因为每个女性都希望生命中有一个老三,而现实是,缅怀着静秋的男人们,都希望生活中有个小三。

  

(责任编辑:薄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