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深度评论

京华时报:观众参与《马前》感受北京城变迁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许青红
2010年08月30日08:22
马前(中)为朱棣修建宫殿。本报记者王俭摄
马前(中)为朱棣修建宫殿。本报记者王俭摄

  一台小戏,几个演员,不到两个小时的演出,话剧《马前马前》带领观众一起经历北京千年之中的变化。8月28日,本报组织20名读者观看该剧,颇有创意的导演手法赢得了观众的认可,最终该剧获得了8.5分的平均分。《马前马前》是导演黄盈创作的“京味儿三部曲”之一,力图在作品中反思北京传统建筑和文化的消失。

  100分钟古建渐行渐远

  《马前马前》的故事从古代的蓟开始讲起,然后是忽必烈建造北京雏形、朱棣大兴土木打造巍峨宫殿,再到飘摇流离的大清帝国,最后进入1949年,旧城改造,古建筑消失。剧中,“马前马前”既是相声术语,“快点儿”的意思,同时也是该剧主人公——“马前”家族是一个患有路痴症的家族,在朝代更迭中,他们总是找不到自己家的方向,这种看似荒唐的设置蕴涵着很深的讽刺意味。

  该剧长度只有100分钟,因此,在剧情节奏上也带给观众一种“马前马前”的感觉,前几分钟还是元朝,一眨眼就变成了清朝。在演员运用上,导演黄盈继续采用一人多角的表演方式,每个演员在不同朝代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前一分钟还是元朝的大汗,后一分钟就变成了为朱棣修建宫殿的“马前”。黄盈以游戏、调侃的方式呈现历史,如剧中一个贴着“喜”字的瓷瓶被戏称为慈禧,风雨飘摇的清朝在观众看热闹的目光中匆匆消失。从元朝到当下,北京的古建筑在游戏中渐行渐远,最后坍塌在一片废墟当中。主创或许是希望以这种蜻蜓点水式触碰历史的过程,带给观众一种古建筑与文化消失的怅然无力感。然而,由于这种解读太过轻松,带给观众的历史厚重感并不强烈。因此,20名观众中有13名观众认为该剧的剧情很有趣,占总人数的65%;只有2名观众认为该剧剧情很深刻,只占总数的10%。

  观众时而看热闹时而喊口号

  与大多数小剧场戏剧相比,黄盈的《马前马前》让观众真正体会到了实验性与互动性。从走进剧场的拱形门开始,观众便开始了参与演出的过程。这个用泡沫围成的拱门让观众相信已经走进了千年以前的北京。剧组人员给每位观众发了一个泡沫椅子,并嘱咐观众这是“你的家”。同时,每位观众还都拿到了象征“实验样品”的说明书和“实验制剂”的酸梅汤。对于这种看似“过家家”的小把戏,没有一个观众拆穿它,而是充分享受着这种“舞台假定性”带来的新奇与期待。

  演出正式开始后,观众并不是麻木的看客,他们时而是大汗宴请的座上宾,时而是清朝看热闹的百姓,时而又是建设新中国的产业工人。在演员的引导下,观众一会儿高喊义和团“刀枪不入”的口号,一会儿唱“咱们工人有力量”。他们手中的“家”也在一次次地被搬来搬去,参与演出。最后,所有人起身,在演员的带领下将城墙全部拆除。此时,多媒体中出现了现代的北京城,剧场里开始下雪,片片雪花落在观众身上。这种全程参与的互动演出令观众一时难从剧中跳出,短时沉浸在凄凉与无奈中。对于这样的导演手法,20名观众中有10名认为很先锋,占总数的50%;5名认为很深刻,占总数的25%;另外5名观众认为很有趣,占总数的25%。

  

(责任编辑:炊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