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宾在皮村新工人剧场门前汗流浃背地参与搭建帐篷、制作道具 |
昨天上午9时,天气湿热难耐。德国人罗宾戴着一顶黄色编织帽、穿着一条染上黑色污渍的白色短裤,摇摇晃晃地来到了朝阳区皮村新工人文化馆开始工作。他前晚喝多了,现在还有点晕。不过,距离7月31日帐篷剧《乌鸦邦2》的演出还有不到一周时间了,帐篷却还没有搭好,他和伙伴们必须加紧干活。
从7月15日起,北京临·帐篷剧社《乌鸦邦2》剧组和日本野战之月剧团、台湾海笔子剧团的成员们便开始在这里搭建演出的帐篷。他们要在自己搭建起来的帐篷里演出中国首部原创帐篷剧《乌鸦邦2》。这个上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于日本的艺术形式,1998年曾首次来到中国,2007年,《乌鸦邦2》的导演之一、日本著名帐篷剧导演樱井大造又应邀在北京导演了《变幻痂壳城》,现在中国的帐篷剧爱好者终于捧出了他们的第一部原创作品。虽然只演出4场,但大家都特别兴奋。
帐篷剧拒绝进入剧场,试图为戏剧提供一个更自由的空间,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戏剧中来。《乌鸦邦2》的主创就包括媒体从业者、刚毕业的大学生,多数人从未有过表演经验。罗宾正在首都师范大学学习历史,精通日语和中文。这次演出他主要担任剧本翻译,同时还将在剧中戴上两只乌鸦的“翅膀”,出演一个不说话的角色。整个上午,罗宾一直在用喷雾器将黑颜料喷到“翅膀”上。“翅膀”是用破烂的白布料制成的,染上颜料后立刻散发出化学药剂的臭味。罗宾戴上后却像个孩子一样高兴,不停地飞翔,早忘了炎热的天气。
“搭帐篷、做舞台、画布景、做道具乃至送水做饭——这些都是帐篷剧的一部分。”该剧另一位导演孙柏说。他认为,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每一个环节,剧组成员才能建构起对帐篷剧完整的认识。《乌鸦邦2》的演出帐篷由剧组成员和志愿者共同搭建,演出所需的4万元费用也都由主创们自己筹集,目前只筹集到了3万多。
整个上午,剧组公认的能工巧匠、舞美师徐宗仁和孙柏都在搭帐篷的脚手架上忙碌着。徐宗仁挎着一个写着“安全生产”的褪色绿书包,不时从中拿出夹子、起子等工具,自从爬上脚手架后,整个上午几乎就没下来过。孙柏将T恤的袖子卷到肩膀上,手上沾满了污渍,要说他是个建筑工人大概没几个人怀疑。本来剧组早就把钢架搭好了,可是前不久一场大雨却证明帐篷骨架结构不合理,必须重新搭建。所以孙柏经常从脚手架上下来查看钢架结构,还不时问许宗仁:“这样能固定住吗?”
上午11时,剧组的日本道具师阿花女弓着背在缝纫机前工作,在她手下,许多“垃圾”变成了道具。比如,舞台背景就是用许多破衣服缠在一起制成的。担任设计工作的冯婧介绍,这些衣服都是全国各地工友捐赠给皮村新工人文化馆的,一些无法再穿的被他们拿来利用。早上,她还去皮村一个小诊所捡来了两个废弃的药瓶。“我们的经费太紧张,所以很多道具都只能将就。”有一次,为了买到便宜的布料,她从东北五环外的皮村坐公交车去木樨园,30多公里的路,往返用了7个多小时。
中午12时,三位社科院的志愿者带来了一箱啤酒、20多根火腿肠和黄瓜,还支援了剧组一名“厨师”。为了省钱,剧组每天中午都有两个人轮班做大锅饭。下午2时,午餐时间终于到了,有红烧肉、黄瓜蘸醋、番茄鸡蛋等5道菜。业余大厨的手艺不敢恭维,但累了一上午大家都吃的特别香,最受欢迎的是红烧肉。饭厅只有十几平方米,20个人根本挤不下,有些人就到树荫下、门口台阶上去吃。
下午2时30分,“建筑师”们又要变成演员,开始排练,一直到晚上8时。这些日子,罗宾和他的伙伴们都是这么度过的。(李继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