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娱乐频道 > 好莱坞频道 > 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 > 新闻报道

解读第82届奥斯卡:以女导演的胜利而告终(图)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作者:马驰
2010年03月12日10:16

第82奥斯卡海报

  奥斯卡像极了我们的春晚,虽然知道它很无聊,但是每年还都得看,看完了照样还得骂声:“你还能再无聊点吗?”春节晚会年年办,奥斯卡奖年年颁,其实它们就是一场秀,注定赚钱的赚钱、得奖的得奖、失意的更加失意。《拆弹部队》独得6项大奖,导演凯瑟琳-毕格罗成为第一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女性,其实《拆弹部队》横扫奥斯卡这个“剧本”才是今年奥斯卡唯一的亮点。这场博弈的背后隐藏的是:前妻与前夫的华山论剑、女性导演在男性主导的行业里登上巅峰、小成本独立影片战胜不可一世的豪华大片,以小搏大、以弱胜强,甚至是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这些都是美国人最喜欢的电影桥段,一个女导演的励精图治勇攀高峰也刚好诠释了什么是“美国梦”,这些元素凑在一起,“美国春晚”也就定了调,如果《拆弹部队》没有大获全胜,那才是奥斯卡最大的笑话。

  2010奥斯卡没有冷门,凯瑟琳-毕格罗的《拆弹部队》也没有任何悬念的大获全胜,《阿凡达》赢得了影迷和票房但是无法感动5777位奥斯卡评委;乔治克-鲁尼继续失意,一直被看好的《在云端》依然空手而归;桑德拉-布洛克把金酸莓和奥斯卡一同揽入怀中;昆汀-塔伦蒂诺的《无耻混蛋》依然被边缘化;《飞屋》拿到了动画电影奖项的大满贯……82届奥斯卡只是为《拆弹部队》举行的庆功晚会。

《拆弹部队》横扫《阿凡达》

  《拆弹部队》何以横扫《阿凡达》

  《拆弹部队》获得了奥斯卡评委们的一致肯定,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在内的六项大奖,在与《阿凡达》的PK中大获全胜,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仅仅是在奥斯卡这场“秀”中大获全胜。其实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两部电影都没有什么可比性,单从影片的制作方面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也许票房数字,更能说明问题。北美地区《阿凡达》的票房为7.09亿美元,而《拆弹部队》只有可怜的1267万美元,这是历史上奥斯卡最佳影片中票房最低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凭什么能够打败《阿凡达》横扫82届奥斯卡?

  奥斯卡奖代表影评人的品位,而不是观众的口碑

  其实《阿凡达》和《拆弹部队》刚好代表了好莱坞电影发展的两个方向,一个是传统的大制片厂电影,其特点是大投入、大产出,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另一个是独立电影路线,以内容、题材为重点,走的是小众艺术路线。我们都知道奥斯卡最佳影片是由奥斯卡的评委们投票选出来的,并不是由观众的好恶决定的,这也就意味着奥斯卡评委们的口味直接决定了最佳影片的归属。这两部电影都难说得上完美,《阿凡达》在华丽的特技背后,缺少奥斯卡一以贯之的人文主义情怀,《拆弹部队》虽然在题材上比较讨巧,但是无论是票房、口碑还是观赏性上都无法与《阿凡达》相媲美,我们理想中的最佳影片应该是两部影片的结合体。但显然奥斯卡的评委们更加青睐有着美国“主旋律”色彩的《拆弹部队》而非可能会让各位有点年纪的评委们看得头昏眼花的《阿凡达》。

  奥斯卡的各位评委们冒着与大部分影迷为敌的风险将最重要的几个奖项全部送给了凯瑟琳·毕格罗的《拆弹部队》,而把不痛不痒的几个技术大奖施舍给了卡梅隆的《阿凡达》。面对世界电影商业化的浪潮,奥斯卡必须表明自己的立场,是向商业妥协,还是向独立精神致敬?奥斯卡选择了后者。试想,如果获胜的是《阿凡达》,奥斯卡将会收获的是影评人的唾骂,所以本届奥斯卡选择了政治正确,也在意料之内。

  题材决定论:科幻片注定与奥斯卡最佳影片无缘

  《阿凡达》代表了当今电影发展的最高水平,卡梅隆不仅仅向人们展示了潘多拉这个奇妙的世界,同时也为电影未来的发展指出了方向。奥斯卡评委们识趣地把技术类大奖打包送给了《阿凡达》,但是却傲慢地拒绝承认《阿凡达》是2009年的最佳电影。回顾历届奥斯卡奖,迄今82年共有3部科幻片入围最佳影片。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一、二部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ET》都取得了票房上的巨大成功,却在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争夺中都败给票房不可同日而语的剧情片。1977年,作为当时票房最成功的大片,《星球大战》顺理成章获得第50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的提名,卢卡斯以为胜券在握,不料,伍迪-艾伦自编自导自演的喜剧片《安妮-霍尔》意外占了上风,捧走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个分量最重的奖项。5年后,这一幕在奥斯卡颁奖现场重演:《ET》输给理查德-阿滕伯勒执导、反映圣雄甘地生平的传记片《甘地》,与最佳影片失之交臂。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评委对科幻片一向没兴趣;大多数评委比较保守,信奉传统的电影艺术理念,一向不把科幻片算作入流的电影艺术门类;虽然出于票房的考虑让它们入围,但最终还是会把“小金人”发给更注重精神表达的剧情片,不幸的是这个传统再一次在82届奥斯卡上“回光返照”。

  《拆弹部队》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反思伊拉克战争

  与《阿凡达》相比,《拆弹部队》在技术和投入上都显得极其微不足道,但是如果把一部电影的内在张力看做是衡量一部电影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拆弹部队》显然要高出《阿凡达》一筹。电影显然不能只是造梦的工具,能够关注现实,给人以思考空间的电影才更有力量,显然《拆弹部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反思战争的新角度,同时纪实式的拍摄手法更能让人们体验到战争的残酷。这部以反战为主旨的电影,站在美国人的思维和立场上将伊拉克战场带给人的伤害放大后,又突然加上一个对“战争成瘾”的人物形象——詹姆斯,他看着超市里一眼忘不到边的商品,这样的生活让他如此的不适应,即使他心里想回到正常的生活,但战争对人心理的摧残是无法消解的,而他和儿子的对话也说出他的想法,就像影片开篇的字幕,“战争就是毒品”, “毒品”并不是指置身战争中的人们在享受战争的快感,而是要表达战争中个人的无助与无奈,一旦卷入这场战争,没有人能够回头。

  这部影片所蕴含的内部张力正是《阿凡达》这样的大片所欠缺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相比较而言,奥斯卡的评委们更加青睐《拆弹部队》这样的影片。事实上《拆弹部队》一直负面新闻不断,不仅要应付所谓的“伊拉克战争诅咒”——至今拍摄的所有伊战电影都无法取得好的票房,还要面对军方对影片真实性的质疑。另外,奥斯卡前夕爆出的拉票丑闻还让《拆弹部队》的制作人成为史上第一位被“禁足”奥斯卡的制片人。但是无论如何,这部影片取得了应有的成绩,除了低迷的票房以外,女导演凯瑟琳-毕格罗关注现实、反思战争的勇气都是值得钦佩的,最佳导演的殊荣也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网友观点

  奥斯卡结果一出炉,中国网民立刻分为两派展开针锋相对的争论。

  “挺阿派”:

  1.这是奥斯卡学院派再一次与观众坐在对立面上,也继续其对科幻片的冷淡。

  2.《拆弹部队》远没有达到《阿凡达》对于电影带来的冲击与革命性。人们可能在明年就忘记《拆弹部队》,但未来十年甚至更多年,人们可能还会对《阿凡达》津津乐道。

  3.《拆弹部队》会是奥斯卡历史上最容易被遗忘的最佳影片之一!因为如此这般与世界为敌所带来的结果,显然和十几年前《拯救大兵瑞恩》输给《莎翁情史》那届史上最丑陋奥斯卡一样可笑。

  4.前妻打败前夫,这个结果只能说明,昨天是妇女节,好莱坞也给妇女过节了嘛。

  “拆弹派”:

  1.就算没有《拆弹部队》,最佳影片也是《无耻混蛋》,轮不到《阿凡达》。

  2.《阿凡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抛弃前妻人品不好,此次算是受到惩罚。

  3.说《拆弹部队》是美国主旋律、是个人英雄主义一点没错。如果说对战争的反思和个人在战争中状态的思考是主旋律的话,定义此部影片为主旋律也未为不可。

  4.《阿凡达》在技术上确实已经做到了极致,那么在故事等其他方面肯定会有所欠缺。《拆弹部队》相比来说更关注现实。

责任编辑:CL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