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娱乐频道 > 戏剧 drama > 话剧

话剧表演艺术家郑榕专题片即将登陆北京卫视

来源:搜狐娱乐
2009年12月10日17:53

  北京人艺影视中心历时近两年的时间拍摄完成了九集人物传记片《丹心一点到春时——记话剧表演艺术家郑榕》。该片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研究了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郑榕所走过的85年人生之路及他在艺术创造上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

  此片采用了大量真实的历史资料和几十位著名艺术家和评论家的访谈及郑榕本人的讲述,使这部人物传记片具有了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史料价值,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该片是研究郑榕的表演艺术和研究北京人艺的演剧风格最珍贵的影像资料。

  郑榕是北京人艺“元老级”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他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如《龙须沟》中的赵大爷、《雷雨》中的周朴园、《布雷乔夫》中的布雷乔夫、《虎符》中的侯赢、《胆剑篇》中的伍子胥、《武则天》中的裴炎、《茶馆》中的常四爷、《丹心谱》中的方凌轩等。郑榕创造的这些经典的人物形象都已载入了中国话剧的史册中。

  郑榕的艺术人生,正象他在《丹心谱》中扮演的方凌轩作的一首诗一样,精妙地概括出了他那充满了苦闷、艰辛、富有传奇和戏剧性的人生之路。

  风风雨雨几疏枝,赖有天公勤护持。

  待到梅花香彻骨,丹心一点到春时。

  郑榕的艺术人生,是从1942年他在“四一剧社”时扮演《日出》中的黑三、《北京人》中的警察、《正在想》中的哈哈笑算起的,屈指算来已有67个年头了。如果从郑榕在北京大同中学首次登台,在《请医》中男扮女装的太太算起,他的艺术道路早已超过了70多个年头了。

  郑榕在读大同中学时,正赶上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郑榕当时的家和大同中学仅一墙之隔。他在大同中学大门被军警封锁住的时候,他和母亲在自家的院墙内为翻墙而过的学生们扶着梯子,使学生们穿过他们家的院子冲到了大街上,汇入了游行的人流中。郑榕虽然没有亲自去参加游行,但是这次学生运动的经历对他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次,北京大学请郑榕参加了一场纪念一二•九运动的朗诵会,郑榕的朗诵声情并茂,他表现出来的巨大激情,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同学们将鲜花和掌声送给了郑榕。同学们哪里会知道,这位参加朗诵的老艺术家曾亲身经历了那场运动,所以他的朗诵是那样的投入,那样的动情,那样的感人。

  郑榕在北京的崇实中学高中毕业后,受舅舅著名画家郭味蕖的影响,考入了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和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瑞芳、蓝天野、苏民等成为了同校的学生。

  一九四二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郑榕看到日寇占领的沦陷区有大批的爱国青年投奔到解放区和国统区去参加到了抗日的行列中。郑榕主动退掉了“国立艺专”仅仅刚学了一年的学业。他胸中像有一团火在燃烧,他要在民族危亡的时候报效国家,随即画了一幅手持宝剑的自画像,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精神。他只身来到了西安报名参加了“中央战时干部训练团”,简称“战干团”。郑榕这位19岁的热血青年,当时感觉找到了能够报效国家参加抗日的道路。令郑榕想不到的是,当时国民党成立的“战干团”是一个反动的组织,结果解放后郑榕在“战干团”的经历,成为了他人生历史上的一个污点,给他带来了无穷的苦恼……。

  郑榕说:“当年排演于伶的话剧《长夜行》时,他扮演俞味辛,俞味辛有一句重要的台词‘人生好比黑夜行路,可失不得足啊!’”这句台词成为了郑榕人生道路上的座佑铭,他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一生中选择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太重要了,真失不得足啊!”

  郑榕是1950年7月经朋友介绍跨入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前身“老人艺”的。他那时并没有能当上演员,而是干起了舞美制景的工作。直到“老人艺”聘请焦菊隐先生来执导老舍先生的新作《龙须沟》时,郑榕才被焦菊隐看中,分配他扮演了《龙须沟》中的泥瓦匠赵大爷,使他一举成名,从此成就了郑榕那辉煌的艺术人生。焦菊隐成为了郑榕艺术道路上的“伯乐”和引路人。

  1952年,郑榕随着“老人艺”合并到了新成立的专业化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做演员工作至今。

  郑榕是一位没有上过正规戏剧院校自学成才的表演艺术家。他是北京人艺和焦菊隐合作最多的一位演员。他是焦菊隐话剧民族化探索的亲历者,是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他为北京人艺的艺术建设和中国的话剧事业作出过突出的贡献。

  郑榕在北京人艺是一位公认的在艺术创作中最勤奋、最刻苦的演员。他能从1958年到1992年的36年中不停地对《茶馆》中扮演的常四爷进行反复研究,从最初简单的把常四爷演成硬汉,到最后真正找到了人物的自我感觉,达到了老舍先生“你们要把《茶馆》的文化演出来”的要求。最终使常四爷成为了郑榕艺术创造中的代表作之一,深受观众的喜爱。

  郑榕从1954年扮演《雷雨》中的周朴园开始,用了近五十年的时间,对人物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总结。

  1997年,老院长曹禺逝世时,郑榕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一份未完成的答卷》。他认为曹禺先生笔下的周朴园对自己像是一份学生的答卷,在老院长健在的时候,这份答卷没有最后完成,心中感到深深的歉疚。

  郑榕用了近五十年的心血来研究周朴园。直到,他上初中时暗恋的、神秘的“绿衣女人”几十年后再出现时,使郑榕一下子捕捉到了周朴园和侍萍相见时准确的人物自我感觉,使周朴园的创造得以突破。最终达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看完他演的周朴园,希望他能把人物演得再深刻一些的要求。同时也了却他心中对老院长曹禺逝世时自己还没能把周朴园创造成功而留下的歉疚之情。

  郑榕说:“我不是科班出身,底子太薄。我虽然经历了一个话剧从兴起到繁荣又到后来的衰落过程。我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棵小草,和剧院那么多有成就的演员根本无法相比,我心中清楚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演员。”

  著名表演艺术家朱琳对郑榕的评价是:“郑榕在北京人艺是一位‘学者型’的表演艺术家。他走进排演场,就像走进了圣殿一样,全身心的沉浸在创作之中,几十年如一日,这样的演员是不多见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朱旭对郑榕的评价是:“他能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和认真钻研,最终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著名表演艺术家吕恩说:“郑榕在表演艺术上通过摸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创作道路,他人越老,戏越好。”著名表演艺术家胡宗温说:“郑榕一生正派,独善其身,是一位值得令人尊敬的人。”

  郑榕用他的勤奋和刻苦,用他创造成功的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物形象,赢得了同行和观众对他的尊重和敬仰。

  郑榕在艺术创造上是一位充满了青春活力的老人,他是年轻一代演员的楷模。他视艺术如生命的精神,是北京人艺的优良传统。他对人生的态度正像他自己在话剧《丹心谱》中扮演的老中医方凌轩说的一样:“干工作,象春蚕吐丝,要兢兢业业到死方休;做人,要象点着的蜡烛,从头燃到脚,一生光明。”

  郑榕是国务院颁发的表彰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的获得者。郑榕被收录进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中国现代戏剧电影艺术家传》、《专业技术人才辞典》、《中外文学艺术名人肖像集》等。

  郑榕说:“时光把我推入了老演员的行列,回忆自己走过的路,是和北京人艺分不开的,我将用剧院是怎样培养我的心态来回报剧院。我一生没做过多少事,只是经历了一些人生的风雨。我周围的人都比我成熟。演戏演的是名著,合作的都是名导演,名演员,一点点把我带出来。我只能说,我是个幸运的人。 在人艺好像人人都有一股拼命精神,拼命工作、拼命学习,这就是人艺精神吧!如果说中年演戏靠技巧,那老年时演戏就得靠修养了。话剧使我这一辈子生活的非常充实。话剧这个事业已经与我的生命凝结在一起了。我觉得它不是我生命之中一件可干可不干的事。而是我赖以安身立命之所在,是我生活的全部。”

  九集电视人物传记片《丹心一点到春时——记话剧表演艺术家郑榕》将于2009年12月14日至12月22日,在北京电视台卫视频道每晚23:25分首播。

  2009年12月16日至12月24日在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每天17:25分重播,敬请大家到时观看。

  

责任编辑:炊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