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上海电影集团官网 > 新闻快递

上海电影制片厂关键词 六十年光影历史精彩回眸

来源:搜狐娱乐
2009年11月16日16:18

  1990-1999 改革与探索

  概述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各行各业中股份制的浪潮席卷而来。一直走在行业前列的上海电影集团在刚刚跨入90年代不久,就开展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成立了中国电影行业中第一个股份制企业----上海永乐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还成立了上海东方影视发行公司,与上海永乐公司形成两大院线竞争的格局。

  1993年,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顺利举行。次年,上海电影节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证,被归于A类竞赛型电影节。

  在创作方面,上影人搏浪扬帆,再创辉煌,创作了《开天辟地》、《阙里人家》、《走出地平线》、《留守女士》、《画魂》、《绝境逢生》、《红河谷》、《三毛从军记》《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人约黄昏》等许多优秀的作品。

  1996年上影高级工程师晏仲芳因发明电影特殊效果闪电灯,获得第68届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奥斯卡技术成就奖,他也是中国获得奥斯卡奖的第一人。1999年,由张建亚执导的《紧急迫降》是新中国第一部大量采用三维数字动画制作技术拍摄的高科技电影。

  改革成为90年代上影人的主调,从制片到发行,上影人的改革与探索,为中国电影产业留下了独特的奋斗轨迹。

  关键词

  1李歇浦

  1991年,李歇浦拍摄了历史题材影片《开天辟地(上,下)》,作为上影厂向建党70周年的献礼片。《开天辟地》是第一部描写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巨片,影片的总体艺术风格是史诗式,全景式,纪实性的历史画卷,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该片于1991年获第十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并入选中宣部“五一个”工程电影作品。

  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李歇浦执导了影片《燃烧的港湾》,作为上影厂向香港回归的献礼片。进入21世纪,李歇浦再挑重担,执导了两部主旋律影片《走出西柏坡》和《邓小平1928》,均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在这些主旋律影片中,李歇浦显示出了其处理影像的娴熟技巧,以及透过故事表达思想的深厚功力。

  2于本正

  导演出身的于本正,曾任上影厂厂长。由他导演的《日出》获得了1986年第六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和第九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上世纪90年代,于本正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尤其是他创作的反映改革题材的影片,社会反响热烈。1992《走出地平线》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电影作品奖;1995年的《信访办主任》也获得“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2000年,由于本正导演的反腐题材影片《生死抉择》一经上映便成为社会热点,并获得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同时该片也成为中国电影有史以来首部票房过亿的主旋律影片。

  于本正导演的改革题材影片,正气凛然,具有巨大的情感力量,他的作品融合着他的身心、热情和思考,体现出他作为文艺工作者的良心和社会责任感。

  3股份制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企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大,各行各业中股份制的浪潮席卷而来,电影行业也不例外。1993年的3月18日,由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转制的上海永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这是我国电影行业中第一个股份制企业,股份制给电影企业注入了活力和生机,从此电影行业的改革走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同年3月24日,隶属于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上海东方影视发行公司成立,与上海永乐公司形成两大院线竞争的格局,代表着电影行业遵循市场规律,参与市场竞争的发展趋势。1996年7月1日,上海永乐电影电视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它仍然以电影发行放映为核心产业,努力开拓市场,并拍出了《黄河绝恋》、《说好不分手》《考试一家亲》、电视剧《儿女情长》等为观众所喜爱的影视作品。

  4上海国际电影节

  1993年,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上海举行。33个国际和地区的164部影片参展。次年,上海国际电影节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的认证,被归于A类即非专门类竞赛型电影节。迄今,上海国际电影节已成功举办了12届。

  上海国际电影节由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文广影视集团国际大型活动办公室承办。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在相当长的一段岁月里,它几乎就是中国电影的代名词。上海,曾经为中国电影长廊奉献了最丰富的影像。上海国际电影节可以说是上海这座城市对电影情结的一个还愿。

  历经12届发展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依托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发展和电影全球化大趋势,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而清晰的活动架构。评奖单元、电影市场、电影论坛和国际影片展映四大主体活动围绕电影本体及产业现状,呈现并鼓励电影多元艺术特色的同时,培育电影新人,体现一流电影节应有的国际视野;同时搭建产业平台提供专业化服务,中国电影项目创投及合拍片项目洽谈大力推动电影项目与资本对接,为电影中外合作搭建桥梁。

  5《宝莲灯》

  1999年7月28日,国内第一部采用SR.D和DTS两种数字录音技术制作的动画影片《宝莲灯》在上海电影技术厂制作完成。7月30日起,《宝莲灯》在全国28个省市同时上映,两个多月全国放映55,000场,观众300万人次,票房高达2500万元,位居当年全国电影票房3甲,在上海名列1999年度9大卖座影片之首。

  《宝莲灯》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继《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金猴降妖》之后又一部动画长片,总投资1200万,从1995年开始筹备,历时四年后才露面。全片前后共有超过300位工作人员参加制作。总共绘制逾150000幅动画画面、2000余幅背景,镜头2000多个,全片人物近50个。总而言之,无论在投资规模、运作方式、制作技术、人员投入等方面都堪称中国美术电影之最。

  6人才辈出

  上世纪90年代,一批上影青年导演开始进入创作高峰期,其中包括张建亚、胡雪杨、彭小莲、江海洋等。与前辈相比,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创作题材更加多元。作品多为反映现实,在大时代下聚焦个体命运的城市电影。如张建亚的《紧急迫降》、《三毛从军记》、胡雪扬的《留守女士》、彭小莲的《上海纪事》等均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作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逃逃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