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晚上(9月23日)起,第二届青戏节上最受关注的作品之一《卤煮》在人艺实验剧场连续上演五天六场。昨天晚上,观众在剧场里踏踏实实地看了两个小时的京味话剧。
走进傍晚的人艺三楼的实验剧场,敦实的卤煮灶台,质朴的蓝边大碗,卡带录音机播放着《冬天里的一把火》。
非职业演员传递浓浓京味
与黄盈的上一部京味作品《枣树》一样,《卤煮》里的所有演员都是非职业演员。这些非职业演员的演技在《卤煮》中被充分挑战。无论是卤煮店的老板还是普通的食客,大部分角色都在四幕戏中经历了从1988年到2009年的二十年跨越。扮演卤煮店和爆肚店的两位老掌柜的两位演员,今年都是二十几岁,两个北京胡同大爷从六十岁到八十岁的感觉却被他们演绎得触手可及。
为了挑选到合适的演员,导演黄盈从08年底到演出前夕经历了长达将近一年的“选角儿”过程。这样的演员班底无疑增加了排练的难度,但是黄盈却非常享受跟这样一批非职业演员合作,“虽然排起来吃力一点,但是排出来的质感绝对是职业演员所不能比的。”黄盈说。
走遍北京寻找蓝边儿大碗
为了寻找来自八十年代的真实质感,卤煮店标志性的粗瓷蓝边儿大碗也成了必不可少的道具之一。在寻找蓝边儿大碗的过程,演员们可以说是切身体验了这些老北京痕迹正在消失的感觉。
在寻找这些碗的过程中,道具组和演员们分头遍寻各大超市,菜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都没能找到这种朴实又亲切的老式大碗。道具组甚至真的到胡同里的老卤煮店求购这种大碗,得到的回答却是:这种碗我们也就剩这么多了。经历了一个多星期的寻找,才有人在东郊市场里一个偏僻的摊位找到了用草绳捆着的蓝边大碗。
端碗《卤煮》向老舍致敬
今年正逢老舍老舍诞辰110周年。黄盈告诉记者,排演这样一部京味现实主义的话剧,也算是自己对老舍先生的一次致敬。
在黄盈看来, “家国情怀”和“平民尊严”可以说是老舍作品最重要的内核,这两点也是他在排练《卤煮》这部话剧的过程中,非常强调的两个主导思想。
在《卤煮》上演的同时,另外一部京味儿现实主义话剧《窝头会馆》同一个院子里的首度剧场上演。《卤煮》深夜装台,正逢《窝头会馆》结束排练。在《窝头会馆》中担任重要角色的濮存昕路过装台现场,在与《卤煮》演员攀谈后,得知这是一部京味儿话剧,而且还是由优秀青年导演黄盈执导的,当即表示,“黄盈导的京味戏,那我一定得来抽空看看!”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