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有一些导演知道如何拍出一部好电影,还有另一些导演,他们不仅拍出许多好电影,更提升了电影制作的整体水平。以下十位导演名垂电影史,他们或勇于革新、或标新立异,或者个性十足。[我来说两句] |
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
【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
严格地说,托马斯·爱迪生并不是一个改变电影的人,事实上,他发明了电影。
| |
爱迪生首先是一位发明家,1892年,随着活动电影摄像机和活动电影放映机的研究成功,爱迪生从此奠定了电影拍摄和放映的基础。就像日后的乔治·卢卡斯和詹姆斯·卡梅隆一样,爱迪生在自己的实验室里拍摄了许多短片,用以测试各种新发明。
早期的爱迪生电影几乎实验性的,尽管这些影片都缺乏技巧,但是这些在实验室里拍摄成的影片,却使后来那些能够在爱迪生提供的画布上大有作为的导演,找到了很多可能的表现手法。更令人惊奇的是,大部分爱迪生的影片都是在一个名为“囚车”的工作室里拍摄的,这个工作室被遮蔽出黑暗的效果,而一个活动摄影车带来不同的照明效果。除了他们在摄影机后进行的种种创新之外,爱迪生的团队甚至还催生了早期的动画片(1915年的《恐龙》和《丢失的链条》)和视觉特效。二十世纪初期,史都华·布来克顿和艾伯特·史密斯开始在影片中尝试使用两个画面渐隐和渐显的叠画,以及多重曝光技术。
爱迪生的助手迪克生最早看出电影具有娱乐功能,根据他的观点,爱迪生等人开创了电影片种的分类,包括纪录片、剧情片、喜剧片、历史片等等,这些分类沿用至今。他们甚至还创造出了一个倒霉的商人琼斯,这个人物形象在一系列喜剧中频繁出现,影片“记录”他在生活中遭受的各种令人发笑的麻烦。1903年,爱迪生工作室拍摄的《火车大劫案》在当时的美国掀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贾斯特斯·巴恩斯扮演的坏人对着摄影机开枪时,银幕下的许多观众都深信自己遭到攻击,影片十分卖座,大受欢迎。
后来,迪克生离开爱迪生并成立Biograph工作室,此时的观众对那些简单拍摄拳击赛、杂耍歌舞等真实场景的影片开始失去兴趣,而是逐渐被叙述性影片深深吸引,于是,爱迪生从前的伙伴开始建设迎接属于自己的影像王国和生意系统,而发明电影的爱迪生则被这些更具创造性灵感的人群排挤在外。
但是,作为一个对介质的兴趣远远大于内容的人,爱迪生开发了这种无价的形式,提供了新鲜的娱乐的可能,并且提升了观众对这种新的娱乐形式的兴趣。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