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汀·塔伦蒂诺 Quentin Tarantino
【1963年3月27—】
| |
火药爆炸,弹头冲出枪管的声响震撼着1994年戛纳国际电影节。在两杆点45口径手枪引爆的音响效果中,影片名跳出银屏,背景音乐则是冲浪摇滚吉他之王迪克·戴尔改编之后的《Miserlou》,此时,电影节的观众已经热血沸腾,抑郁许久世界影坛也为之激荡。这就是前录像带租售员昆汀·塔伦蒂诺的第二部电影长片《低俗小说》,两年前,他带着处女作《水库狗》登陆圣丹斯电影节就已经轰动影坛,但这次范围更广、强度更大、影响更深远。
让电影充斥杀戮的欲望不是昆汀的重点,关键是他独创的全新的叙事方式。杀手、鸳鸯劫匪和职业拳击手,昆汀精心设置三条相互游离的叙事线,直到影片放映时,才被观众重新拼贴成完整的电影,造就几近完美的互动。生动的台词加之巧妙的细节,影片角色塑造丰满,每每让观众咂摸回味,昆汀召唤这群恶棍式的、绝非俊男美女的演员,成为影片除叙事之外最大的亮点。后来的许多导演开始模仿昆汀,设置更多的群体演员,让多线性叙事更为复杂,1996年《山谷两日》聚集11个之前素不相识的人,2007年《五路追杀令》也以人物关系复杂如蛛网让观众又爱又很。
后来,英语世界诞生一个新的词汇——“Tarantinoesque”,形容词,主要用于形容某些电影、台词、场景或者任何东西,只要它们能让你想起昆汀·塔伦蒂诺。
不少人说昆汀的电影都是仿制品,估计他已经习惯了这种说法。他总是利用电影表达自己对1970年代的敬意,那曾是属于他的恣意青春,昆汀热爱它们,将之融入电影,形成独特的导演风格。《低俗小说》之后昆汀执导《危险关系》,他找来70年代性感小猫帕姆·格里尔,把她变成两袖诡计的中年空姐,让人眼前一亮。到了《杀死比尔2》,第一集始终没有出现的比尔终于亮相,1972年大卫·卡拉丁出演电视剧集《功夫》,此时卡拉丁年近七旬,灰白长发,眼神内省。
2007年,罗德里格兹和昆汀这两个好莱坞老油条联手制造双份炸弹,《恐怖星球》+《死亡证据》=《刑房》。《死亡证据》里的变态杀人狂麦克开车勾搭少女,他不迷恋少女美色,而是驾车疯狂碰撞碾压,引爆血腥,屠杀场面远胜电锯之类的疯狂,这个麦克正是1981年主演《纽约大逃亡》的科特·拉塞尔。《刑房》是两部电影,却只要观众掏一张票的钱,此举颠覆了传统的影片发行模式,正是如此,昆汀用电影不断回望日渐远去的流行文化,但他更知道如何在怀旧时刻创造出新鲜的东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