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木立信:这应该是全剧观众最耳熟能详的典故。商鞅变法,唯恐国家不能取信于国人,于是立木与国都南门,讲明有能将圆木搬到北门者赏银50金。国人大都不信,于是商鞅加重赏金。最后终有人斗胆一试,将圆木搬到北门。结果立得赏金。当然,电视剧里的演绎远比课本上更生动。 |
商鞅变法:这也是历史课本上不可缺少的一章。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这也是战国时期唯一用国家政治和法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变法运动。以《强秦九论》为基础,商鞅以土地私有制为重点,大范围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普遍认为,商鞅变法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电视剧中对这段历史的描述相当严谨,变法内容、形式、甚至分批的层次都异常考究,可见编剧之重视和功力。 |
围魏救赵:历史上经典的智谋之战,后成为《三十六计》之一。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庞涓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危急,赵王向齐国求救。齐王任用被庞涓陷害致残的孙膑为军师。孙膑深知庞涓为人,于是采取了围魏救赵的策略。齐军不救邯郸,却攻打魏国大梁。庞涓只得班师回救。结果在桂陵山地中了齐军的埋伏,兵败而归。三十年后,齐魏再战,庞涓再次被孙膑的智谋所败,穷途末路只得自刎。至此,孙膑名扬天下。 |
申不害变法:申不害也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但他的主张却与商鞅不同。除了主张法治外,他更强调的是君主统治之“术”,即任用、监督和考核臣下的方法。这实际上是在提倡“权术”。对于当时建立官吏的任免考核制度,这种思想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也必然招来相对的“副作用”。应该说,申不害变法也是颇有成绩的,十几年间韩国国家太平、兵力强盛。使得小小的韩国不仅能在乱世之中立足,甚至还在扩张上小有成绩。至于最后变法失败,那也是历史的大势所趋。电视剧中对这一情节和申不害与商鞅的关系处理的十分有趣。两人相约比试,看看谁才是法家正道。结果商鞅强秦,申不害自刎。历史上这两个人是不是真的有交情无从考证,但韩昭侯任用申不害变法是在公元前355年,确是比商鞅晚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