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的金庸潇洒风流、才华横溢,活得有滋有味。年轻时开始办办报纸、后写写武侠小说,年老之后成为香港一代名报人、武侠小说大师。
劳动报载,本来的金庸套着名报人、武侠小说大师的光环可以安安稳稳、平平静静享受着西天的夕光、拥抱最后的辉煌。可是前些年大陆一些不甘寂寞的文学史作家,突发奇想,空出一个文学大师的金椅子,让金庸也坐上,让金庸同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文学大师坐在一起,高声说要重写文学史。结果呢?引起文坛的震动、文学家们的非议。其中有的后生小子火力最猛,议论金庸的武侠小说到底写得好不好;深刻尖锐的何满子评论说金庸这类武侠小说玩艺今天是否有存在价值。
而儒雅的金庸面对挑战并不发怒,依然高高兴兴应聘当上大学的教授,还公开挂牌招博士生,结果这位武侠大师两年来并没有招到一名博士生。晚年金庸到底怎么啦,晚年继续写他的武侠小说不是很好吗,是谁惹出这么多事事非非呢?
笔者以为,武侠小说大师金庸本身没有做错什么事,而是那些文学史的好事者让金庸错位,坐错了位子。本来武侠小说与言情小说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它属于文学作品里的一种另类,金庸与古龙、梁羽生在武侠小说方面达到的境界,一般武侠小说作家是无法比拟的,称他们为武侠小说大师是无可非议。同样,我们也可以称台湾的琼瑶为言情小说的大师,因为他们的武侠、言情小说的确吸引了千千万万名读者,喜爱者如痴如醉。
但问题的关键是,从传统的正统的文学观来评价武侠、言情小说,终究武侠、言情小说的文化历史价值、社会人生意义都不高、都不大,都只能归于消遣文学之类,不属于主流文学。为此,金庸只能称为某一种文学形式的大师,不能称为文学大师。
假如再从阅读者角度去分析,痴迷武侠、言情小说的读者大多是少男少女,或者是那些心灵寂寞想消遣、想逃避现实,进入虚幻世界的中老年读者,至于专家学者们阅读或是为了研究所需,或是纯粹的偷闲消遣,并不真正把武侠、言情小说当作一回事。
为此,文学史家们别让金庸坐错位子。假如在文学史里有一个武侠小说章节,让金庸坐上大师的位子是对的。假如把整个当代文学作为大背景,让金庸去掉武侠两个字坐上文学大师的位子是错的。再说武侠、言情小说与目前流行的虚拟的网络世界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虚幻。这是诱惑当代人的迷魂药,千万别当真,这与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的作品是匕首、刀枪,历史镜子、教科书不能同日而语。(梁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