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是说奥斯卡有一个沉重的灵魂,一定有人跟我急,尤其是那些大卫-林奇或伯格曼的拥趸们,肯定要撇嘴。其实,我要说的是,风水轮流转,不知是不是因为美国被“911”咬了一口,今年的奥斯卡奖项呈现一派肃杀之气,沉重的批判现实主义题材取得全面胜利。
最明显的莫过于最佳外语片。这个奖项的主要竞争在《天使爱美丽》和《无主之地》之间。前者诞生于浪漫优雅的法国,近乎完美地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浪漫、轻灵、想像力和电影天赋,而且没有欧洲“艺术电影”(俗称“闷片”)里常见的晦涩而折磨人的“艺术探索”。女主角诡异的微笑和可爱的大眼睛像一阵清新的风,打动了全世界观众的心。而后者诞生于苦大仇深的波斯尼亚,充满了这个饱受战争之苦的民族无助、绝望的情绪,其批判现实的姿态完全与前者格格不入。
从去年起,《天使爱美丽》打遍天下无敌手,在欧洲及各国获奖无数,惟独在美国栽了跟头。作为奥斯卡前哨站的金球奖和奥斯卡都把“最佳外语片”给了《无主之地》。这不能不让人想到,“9·11”之后的美国娱乐业,是否暂时还不能,或不敢唱起浪漫的诗篇,跳起轻灵的舞蹈?
在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的奖项上也可以看出同样的情绪。
最佳影片之争主要在美国个人英雄式励志片《美丽心灵》,与歌舞升平的《红磨坊》和技术神话《指环王》之间,后二者败下阵来。
最佳男主角,拉塞尔·克罗扮演的智障数学家虽然个人魅力十足,终难敌丹泽尔·华盛顿突破性演出的黑暗世界反面警察角色。
最佳女主角,奥斯卡选择了荷莉·贝瑞饰演的在底层困境和种族歧视中挣扎的死刑犯妻子角色,放弃了风情万种、美丽性感的尼柯·基德曼,尽管她代表了经历不幸后成熟完美起来的女性新形象。
要给一年一度的奥斯卡总结出一个主题来是件难事,因为她是个没有过很不愉快的记忆,又漂亮富有的小女孩,难免有点儿任性和自以为是,所以发起奖来往往想到哪儿是哪儿。不久前不幸摔了个跟头,流了点儿血,现在想起来还不肯笑一笑。(雷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