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讯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周播节目《娱乐播报调查》邀请《北平无战事》编剧、总制片人刘和平做客,知名主持人邱启明魅力亮相,独家对话“冷面书生”,揭秘《北平无战事》背后的创作故事。
焚香敬拜进入平行世界
喜爱《北平无战事》的观众或许不知,刘和平老师耗时7年创作,多次辗转于美国、台湾、大陆取材考证,经过7次投资方撤资重组,面对广电总局15页修改意见,这部国产“神剧”才最终面世。因此,刘和平老师对作品的精益求精不仅体现在反反复复的考证中,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精细推敲上,他的诚意还融进了血液,流淌在言行举止中。
“我在创作前有特定的习惯,会先把脸和手洗干净,焚香鞠躬,才到创作室开始创作。为了让自己的状态尽快进入到平行世界,我会找两个笼罩全剧的人,把他们的照片悬挂到创作间。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创作《北平无战事》时,我的左边是周恩来像,右边是蒋经国像,先向他们默念一下,然后进入国共两党大决战前夕的年代状态。”
“冷面书生”理性也感性
7年的写作时间里,伴随他的除了厚重的剧本,还有与7个投资方的分分合合。
“七个投资方刚看剧本时都很兴奋激动,但稍微冷静后就都放弃了。人家都说:你写这么正,市场未必认可,投资要考虑回报;另外,如此尖锐深刻的剧本,政审都难过。我非常理解投资方的心情,但坚持两个原则。首先,为了保证作品完整,不允许投资方擅自修改剧本,不允许演员擅自修改台词;其次,我们湖南人讲究经世致用,我跟当官的交朋友不影响人家仕途,跟经商的交朋友不让人家赔钱。所以,哪怕你们叫我冷面书生也好,我有我的坚持,我也要经济效益。”
除了精益求精的态度,他还有深深的民族文化情结。“大家背新月派的诗,我高兴,大家唱起了《浮云散明月照人来》,我高兴,如果大家唱《解放区的天》我也高兴。我不愿民族文化的根漂移,我希望在文化转型期唤醒大家的民族文化记忆。”
“靠山”的乐观态度
剧组人员用“靠山”来形容刘和平老师,正是因为这一份信任,增强了大家面对内容审查以及市场反馈的信心。
“我是他们的靠山,并不是指手画脚,现场是导演的地盘。有时候孔笙导演挂一个电话说,刘老师你过来一下,宝国老师和程煜老师两个人停下来了,有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我们也说不清。过两天又说焦晃老师有些想法,你来一下。那我就去,说好了戏又顺利拍摄了,我就撤。”
“前不久我冲领导发了牢骚,说有些人在审查位置上审了我30年。我们在基层引领潮流凝聚共识,可他们不进步不学习就简单地否定我,能不能换一拨专家?我这样说不怕得罪人,只是希望大家都与时俱进,能够平等地对话,而不是单纯地审查被审查。9月下旬,我们还没有拿到发行许可证,几级审查机关特开了绿色通道。我才深刻感觉大家是一条心,只不过位子不同。”
眼下,耗费大量时间和心血的正剧显然与短平快、经济效益至上的创作环境格格不入,但刘和平老师却有着不同的解读。他认为好的作品就像是生儿育女,子女传承了人的生命遗传基因,而传世的作品不仅延续了个人的生命,还传承了文化基因。“人死后,只要人家还看你的作品,你就还活着,我从来不觉得这是吃亏。”
正是带着敬畏之心,饱含着对历史人物的充分尊重,纵然业内专业人士分析剧中史料,观众热烈讨论复杂的人物关系,鲜少有人质疑刘和平老师的诚意,作品也极少被挑出硬伤。也正因不愿妥协追求极致的态度,从《雍正王朝》、《大明王朝》,到时下热播的《北平无战事》,他的作品总是有着鲜明的历史特色,或气势恢宏,或紧张焦灼,或震撼人心,却无一会产生时代隔膜。在经济至上的环境里,这种坚守追求七年磨一剑的做法本身就值得尊敬。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