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电影票房去年240亿元,演出票房几何?在市演出行业协会与本报文艺部共同发起的上海民营剧团持续发展研讨会上,现代人剧社社长张余给出数字:350亿元。比起热闹繁荣的电影市场,演出市场低调中暗流涌动。而上海作为演出大码头,演出市场发展也呈现新趋向。张余认为,全国民营剧团机构纷纷入驻上海,同时上海剧场建设未来一两年内将呈井喷式发展,这将为演出市场发展提供新一轮动力。剧场和演出内容、机构之间的衔接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这或许将决定上海演出市场能否借此机遇进入腾飞通道。
未来一两年新增剧场逾30家
从今年到明年底,上海新改建剧场将达30家以上。一些新剧场已展露风姿,比如位于嘉定的上海首个水景剧院保利大剧院;更多的新剧场蓄势待发,长宁区天山路威宁路的缤谷明年底将建成包含一个大剧场、一个中剧场和五个小剧场的剧场群落;徐汇南滨江已入驻梦工厂等大型文化机构,针对这一带丰富的老工厂建筑群,有专家估测未来这里的创意演出场所可能超过10家;徐家汇美罗城的音乐剧场、复兴西路上海电影院改造成的话剧剧场、环球港剧场与小型演艺秀场、万达广场演艺院线配套剧场等,都已在建设或筹备中。
更具规模的将是环人民广场地带历史遗留的一批闲置剧场重新开业。目前,这个黄金地带已拥有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人民大舞台、天蟾逸夫舞台、共舞台、新光剧场等,其中,人民大舞台、共舞台等均在近年经过改建或翻修。紧随着,空置5年的中国大戏院将投入1亿元改建成拥有1200座的音乐剧演出剧场,长江剧场将改建成300座的戏曲专业剧场,黄浦剧场也将重新装修……“1950年,这一商圈曾有34家剧场在运营。如今,在黄浦区构想中,未来5年内环人民广场演出的剧场群能达30多家。”这些数得上名字的新改建剧场,加上各区县新开设的文化中心和剧场及环境剧场、楼宇剧场、咖啡馆剧场等一批小型个性化演出场所,将形成上海未来一两年演出市场发展的底盘。
剧场与内容缺有效连接机制
一面是新剧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另一边却是一些民营演出机构找不到好的演出场地。上海锦辉剧社总经理孙徐春认为,文化地标性剧场与有效的商业剧场之间存在落差。对于讲求效益的民营演出机构来说,要在好剧场中取得场租和档期的调和很难。去年,锦辉传播以300万元投资制作《盗墓笔记》演出45场获得3000余万元票房,《盗墓笔记》晋升中国大剧场史上票房第五位。但在找剧场的过程中,锦辉仍感吃力。剧场资源不可控,演出时间和剧目受剧院方限制使得孙徐春干脆包下浦东八佰伴对面商场内的一个小剧场,签了10年的自主运营合约,专演锦辉出品的爱情话剧,但对大剧场制作来说,这个空间显然不够。
与孙徐春有同样感受的是上海开心麻花艺术团总经理汪海刚。两年前,北京开心麻花剧团进驻上海,多方寻觅驻场地点,却发现热门剧场都不可能拿出一年数十场的档期。最终,他们选择落户地段非最佳、人气也非最旺的上戏剧院——在孙徐春的有效商业剧场等级划分中,上戏剧院排在人民大舞台、美琪、艺海、话剧中心之后,与兰心同列第三等。
“剧场多当然是好事,之后的问题是内容跟上,或者说内容与剧场如何对接”,不少民营演出机构有个相同的看法,上海投建剧场目前多处于各区单独规划的状态,剧场与内容之间缺乏连接机制,“各区自己找人,形不成完整的剧场圈”。这一轮新改建剧场的风潮正是民营演出机构进入剧场建设一体化的一次机遇,开心麻花用剧目带火了过去不热的剧场就是例证。
“上海剧场经营的垄断性甚至强过北京,包括剧场与票务的强制性捆绑。市场化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双向选择、自由流动,流动不起来,市场就没活力。 下转◆5版 (上接第1版)作为民营演出机构,我们盼望资源共享的壁垒能被打破。”汪海刚说。
多元演艺主体盼更开放环境
活力与腾飞是不少民营演出机构掌门人提到的上海演出市场关键词。一方面是全国民营演出机构纷纷入驻上海,另一方面是资本进入演出市场导致民营院团出现两极分化。这将是未来两年上海演出市场发展的突出特点。做影视剧的浙江华策今年投入2000万元在上海制作音乐剧《上海滩》,小南国、恒源祥等业外资本也已在上海演出市场拿出作品。张余预测,上海演出市场未来两年的投资规模将很快超过类似《云南映象》这样的全国演出市场现有的项目龙头老大,获得资本垂青的大的民营演出机构体量会超过国有院团,资本搅动下的市场活力如何有序提升为市场腾飞的动力亟待梳理。
在全国机构踏足上海滩的背景下,外地来沪发展的民营演出机构并不把自己看作外来者。汪海刚就强调,开心麻花是全国品牌,上海开心麻花和北京开心麻花一样,都是产品生产基地。“在生产环节,上海要发挥大码头文化,更自由、更海纳百川”,在他看来,传统的民营院团概念已不适应眼下市场发展,未来,混合经济、联合经营必然是趋势,“民营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尽可能地发挥市场活力,探索市场未被开发的角落。演出市场需要作品,也需要产品,这是两种角色、两种使命。有时,我们感觉在上海做产品很难,这就需要环境上更开放,让多元演艺主体感觉更‘透气’。”
“上海真正的商业戏剧品牌还没有诞生”,孙徐春说,商业戏剧要腾飞渴望被“撑一把”,“一方面保证传统文化生存发展的一席之地,另一方面支持商业戏剧进一步腾飞,我们盼望上海文化产业的融资通道更畅通,贴息力度更强,市场更有活力。”
票务代理:永乐票务
订票电话:4006-228-228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