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道拐》留住最后影像 |
搜狐娱乐讯 盘江铁索桥,也被称为“盘江抗战桥”,凝聚了中美军民联合抗战的智慧和友谊。在国际公路抗战大戏《二十四道拐》中,盘江抗战桥是重要的外景拍摄地之一。为了逼真再现当年惊心动魄的抗战场景,剧组斥重金还原路桥真身,连盘江铁桥的锁链也按照近期出土的百年锁链“做旧”。然而遗憾的是,历史遗迹即将被“整容”,导演张玉中透露:“当年的铁桥因修水库需要将桥面提升,我们的拍摄将是对铁桥原貌最后的留存。”此外,该剧也真实再现了许多湮没于历史中的二战遗迹,为世人留下一座“二战影像博物馆”。
百年锁链再现人间 《二十四道拐》留住最后影像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在贵州晴隆县与关岭县交界处汹涌的北盘江上,横亘着一座英雄之桥——盘江铁索桥,也被称为“盘江抗战桥”。这座大桥与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二十四道拐”一起,如同两把“巨锁”锁住黔滇的门户,成为二战中大后方的“咽喉”命脉。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共黔西南州委、黔西南州人民政府、贵州日报报业集团黔森影视工作室、向黔进公司联合出品,刘小锋、甘婷婷、齐芳、海一天、武强等主演的国际公路抗战大戏《二十四道拐》正在贵州晴隆县热拍。该剧首度将路桥与抗战的概念相结合,讲述了热血军人为保护二十四道拐与盘江大桥的畅通,外战日军内斗奸细的烽火情仇故事。为了真实还原二战历史,该剧不仅修复了“盘江抗战桥”,更是按照近期出土的百年“盘江铁索”为蓝本,对大桥上的铁链进行了1:1复原,沉寂百年的“英雄铁链”也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知来路,识归途。著名影视策划人、该剧艺术指导李洋介绍,二战中,美国会商英国,从法国拆卸一座钢架桥经英吉利海峡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空运到昆明,然后经陆运到达晴隆,安装在盘江上,桥上的铁链虽经历百年战火洗礼,不见一丝锈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座“原装进口”的盘江抗战桥因当地修建水库的需要,面临“整容”危机。而《二十四道拐》实地取景,真实再现“盘江抗战桥”的风雨历史,也是对这座英雄桥梁原貌最后的留存。导演张玉中表示,再过百年,英雄大桥也许消失,但电视剧《二十四道拐》记录的真实影像,将会继续向人们讲述着这座桥的丰功伟绩。
真实还原二战遗迹 《二十四道拐》成“影像博物馆”
如果说盘江抗战桥承载的是一段保家卫国的荣耀,《二十四道拐》则是对这份荣耀的一次全面展示。除盘江抗战桥外,该剧还复原了滩头阵地的瞭望台、碉堡、营房、铁丝网等二战设施。这些饱含历史气息的场景,仿佛让人置身于20世纪40年代的抗日战争中,亲历那段炮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据悉,剧中盘江铁桥处的瞭望台、被日军炸毁的老桥墩等都是二战遗迹,剧组对其进行了保护性修复。其中,上下三层的瞭望台里,作战地图、弹药箱、沙盘、射击孔一应俱全,原本被岁月侵蚀变得岌岌可危的楼梯也被剧组小心加固。
面对种种“真迹”,在该剧此前组织的探班中有记者发出感慨:“《二十四道拐》处处讲究真实,这已经超脱了一部电视剧的范畴,他们用尊重历史、重现历史的态度,为人们筑造了一座‘二战影像博物馆’。”对此,曾制作过《解放》、《八路军》、《暗算》、《雄关漫道》、《高粱红了》、《奢香夫人》、《夜隼》等热门影视剧的该剧制片人庞敏也表示:“历史不容戏说,作为一名军人,尊重历史是我们的原则,重现历史更是我们的使命。《二十四道拐》是中国电视剧从未表现过的国际性题材,它将重拾这段国家记忆,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献礼,同时也彰显出中国致力捍卫二战胜利果实,维护二战后格局的坚定决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