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说起超标配置,公众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党政机关的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方面。事实上,在艺术领域超标配置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就拿国内的交响乐团来说,乐器超标配置在业界早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换句话说,追求高大上的乐器配置如今已成为很多交响乐团一种习惯性的思维。
有鉴于此,文化部近日印发了《文化部直属艺术院团交响乐团主要乐器配置标准》 ,对文化部直属艺术院团交响乐团的乐器配置原则、数量标准、价格标准和使用年限标准、乐器的报废更新和标准使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规范。客观而言,针对当下一些交响乐团在乐器配置上盲目攀比、贪大求洋等现象,《标准》的出台不仅有利于保障院团演出需求、保证演奏质量和演出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杜绝院团之间盲目攀比,控制不必要的支出。
乐器配置是一个乐团发挥功能的必备条件,也是一个乐团赖以生存和呈现高水准演出的重要保障。诚然,高级别、高价位的乐器不论在质量还是在音色上,都要高于价位低的,但问题是,能否为观众呈现出高质量的演出,仅靠优越的硬件设施,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在提升交响乐团整体水平的众多因素中,乐器配置不过是其中一项,除此之外,指挥对作品的解读能力、乐手的演奏水平、作品的质量等都是影响乐团水平的重要参数。所以,一个交响乐团的发展如何,不在于是否具备高大上的乐器配置,因为硬件再好,没有优质软件的协同与辅助,怎么也演奏不出美妙的音乐。
按照交响乐队的演奏规律,也为了尊重演奏员的使用习惯,以及演奏员对技术、对声音和谐的要求及风格的传承,乐团乐器购置理应采取单一来源的采购方式,如此才能获得最适合的乐器,同时又符合艺术规律,发挥出乐手和乐队的最高水平,满足专业乐团的艺术生产和发展要求。可是就有一些乐团在购置乐器时,盲目迷信品牌,但凡哪个品牌有新产品出来,不惜重金也得拿下,至于买回来好不好用、适不适合用似乎并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实际上,在一个由木管、铜管、打击乐、弦乐四组乐器组成的完整的交响乐队中,铜管、木管属于一个族群,音色只有非常接近,和弦时才能浑然一体,如果只是各种品牌乐器的堆积,难免造成乐器的音色结合不到一起,以致整个乐队演奏大失水准。所以,乐器采购和配置过程中如果忽略这些客观因素,主观上盲目追求高大上,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近年来,随着交响乐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各地的交响乐团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此一来,乐团之间的竞争也就日趋激烈。从市场角度来说,竞争越激烈,越能促进行业的发展。可是反观国内交响乐团的竞争,却是一种变了味的竞争。因为当下很多交响乐团不是凭借其演奏水平和作品作为竞争的砝码,反而在乐器配置上大做文章,大兴攀比之风。今天看到别人买了一件20万元的乐器,明天我就买一件30万元的乐器,仿佛非此不能显示自己的艺术水准和实力。长此以往,这种违背艺术规律的竞争于我国交响乐整体发展而言,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
好声音需要好乐器,但仅有好乐器并不等于就有好声音。一些交响乐团盲目攀比、竞相追求高大上的乐器配置,既是一种违背交响乐艺术规律的行为,同时也是艺术领域铺张浪费的弊病。笔者认为,乐器配置不应以高大上为唯一标准,而是要充分考虑各艺术院团整体配置水平的平衡性,注重乐器配置的实用性和使用效益,并与乐团的整体风格统一、音色平衡。
(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左岸)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