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俄狄浦斯王》资料图 |
世人如今一提俄狄浦斯,想到的便是“杀父娶母”、“乱伦”和“俄狄浦斯情结”这些字眼儿,反倒忘却了他首先是一位与命运抗争到底的英雄。他的悲剧与其说是因为过失,倒不如说是因为“高度负责”这样的一种美德。
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谁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他一开始误以为自己的养父——柯林斯国王波吕波斯是自己的生父,他离开养父主要就是为了逃避神谕中所说的自己要杀父娶母的命运。然而路上他就误杀了自己的生父。这还不够,如果他不是聪明过人,破解了狮身人面女妖斯芬克斯的难解之谜,他也不会当上底比斯的国王,当然也就不会按照当时的风俗娶前任国王的王后为妻——也就是娶自己的生母了。直到底比斯瘟疫流行,神谕说非把当年杀掉前任国王的凶手逐出此地才能拯救国民。俄狄浦斯此时还在不遗余力地侦破此案,最后真相大白,王后羞愧自缢,他用王后的金簪刺瞎自己的双眼,然后自我流放,离开了底比斯。可见,他是一个聪明诚实、关心城邦幸福的国王,有坚强的意志、积极的行动并勇于承担责任。他真诚地想为城邦消灾弭祸,却导致自己的毁灭。他竭力反抗可怕的命运,而命运的罗网却将他越缠越紧。戏剧的结尾处,群众的合唱《可怜的俄狄浦斯,再见俄狄浦斯,我们爱你》就证明了这一点。
这种悲剧的美感,不止是俄狄浦斯,甚至也不止是索福克勒斯的作品,而是整个古希腊悲剧的精髓所在。古希腊悲剧中的主人公,多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和英雄主义精神。他们虽然在与命运的抗争过程中遭遇失败,但其精神不可战胜。所以,悲剧之悲,并不是悲惨,也不是为了博取人们的同情和怜悯,而是展现出一种悲壮的、崇高的哲理性。后来,从亚里士多德到瓦格纳再到尼采,历代文艺思想家都对古希腊悲剧有过深刻的论述。又因为古希腊戏剧(其中最重要的是悲剧)是整个西方戏剧艺术的根,所以整个西方戏剧艺术(包括由此生发出来的歌剧、舞剧、音乐剧,乃至电影、电视剧)才是今天的这副样子。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