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病逝,奔丧的朱棣(王英会饰,右)被拒城外。 剧团供图 |
8月9日,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创排的新编历史剧《定都》将在天桥剧场首演,该剧由石宏图导演,王英会、王洪玲等主演。据编剧王海平介绍,写北京建都的故事绕不开朱棣,而历史上对朱棣的评价很多是不公正的,因此想借这出戏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明成祖朱棣。
>>编剧王海平
对朱棣评价多有不公
新编历史剧《定都》编剧王海平,曾创作过《蔡元培》《洛神》《天桥》等作品。从1153年金建立中都开始算起,今年恰逢北京建都860周年,《定都》一剧选取了这860年历史中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这个重要历史事件,从洪武帝朱元璋驾崩开始写起,包括朱棣吊孝、建文帝削藩、朱棣进军南京、思念母亲、迁都北京等情节。
王海平表示,历史上人们对朱棣没有太多公正的评价,“这个有历史观的原因,也有其他原因。我们今天说北京建都860年,必须要正视这段历史,把北京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南北统一政权都城,是始于朱棣迁都北京的。”王海平说,这些不公正的评价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说他谋权篡位,二是说他杀戮甚重。王海平认为这两种观点值得商榷:“清朝修历史的时候指出明朝前期的皇帝杀戮太重,后期的皇帝则玩世不恭,推翻明朝是理所当然的事。对这样的正史,我们应该提出合理的质疑。”
王海平认为,在塑造朱棣这个人物时,应该把他的雄才大略和儿女情怀结合起来,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朱棣。“翻看明朝当时人的一些笔记会发现,有很多是对朱棣雄才大略、礼贤下士、儿女情怀的记载。最终我也选择了蒙汉和谐这个主题。据吴晗先生考证,朱棣的生母肯定不是汉人,可能是蒙古人或高丽人。”
>>导演石宏图
河北梆子融入新元素
石宏图导演在二度创作时对该剧的部分场次做了调整,比如把序幕开场的演唱变成了蒙汉和谐的欢庆场景,在朱元璋驾崩朱棣奔丧时,用了大段唱和舞蹈展示人物内心。石宏图表示,如何体现朱棣个人情感也要下功夫,比如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之前,有一段梦中思念生母的戏,这就让人物的情感更丰富。
石宏图介绍,用传统戏曲河北梆子来表现重大历史题材、宏大场面,就要在戏曲表现形式和手法上都进行大胆尝试,当然要以尊重戏曲的唱、念、做、打为前提。他说:“用传统的一桌二椅不太合适,要在舞美上进行尝试。在音乐上我们加入了交响乐元素,更好地烘托故事和人物。在舞台表演上,《定都》也融入了蒙古舞、武术等新元素,让整个作品更加丰满。”
作曲家姬君超表示,该剧在唱腔设计上也有突破,他说:“河北梆子唱腔的长处在于女声唱腔,《定都》是以‘生’行为主的戏,朱元璋、朱棣、朱允炆都是生行演唱,因此在唱腔创新、男声唱腔的改革发展等方面,都使用了不拘泥于传统技巧的方式。”
>>主演王英会
从艺36年这戏最难演
《定都》集结了北京市河北梆子剧院王英会、王洪玲、殷新泉、张树群等一批表演艺术家,王英会扮演的朱棣是中心人物。谈到这次排练演出,王英会说:“我从事河北梆子36年了,第一次接到这么繁重的角色。”
王英会表示,这个戏不单有大段的唱,还有很多舞蹈场面和大量人物内心戏。他举例说:“比如开场时表现民族和谐、蒙汉一家场面的舞蹈表演;噩耗传来、太祖驾崩,大部队奔丧途中气势磅礴、一泻千里的大段咏叹;还有表现风萧萧兮易水寒、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的起兵靖难。”
在表现朱棣内心情感方面,王英会也谈到了迁都之前思念生母的那场戏,这段戏不但唱词精炼,在唱腔上也有突破,他说:“这段戏表现江山易手后朱棣思念母亲、想念燕都百姓的情境时,有一大段非常好听的‘悲调二六’。”此外,朱棣为瞒过朝廷、躲避“消藩”时,也有滑稽好玩儿的疯癫表演,王英会说:“这些非常吃功,压力之大就可想而知了。当然,这也给了自己一次全面展示程式技巧的机会,演来也特别过瘾。”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