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马林斯基芭蕾舞剧院首席乌里安娜·洛帕金娜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天鹅之死》。 |
上届大赛闭幕式上,谭元元(左)演出《茶花女》。 |
昨晚,为期一周的第二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的赛事部分全部结束。今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颁奖典礼暨闭幕演出,将揭晓本届大赛的结果,获奖者也将与十多位芭蕾明星联袂献艺。而明晚的芭蕾荟萃演出全部由来自俄罗斯、美国、德国、荷兰、西班牙、中国等地的国际芭蕾明星担纲演出。由于节目“超量”,两台演出的开始时间都提前至18:30。
在两天演出中,最大亮点是顶着“世界第一白天鹅”头衔的乌里安娜-洛帕金娜(Uliana Lopatkina)。来自俄罗斯马林斯基芭蕾舞剧院的洛帕金娜担任此次大赛古典芭蕾组的评委,她将在明晚带来自己的代表作——独舞《天鹅之死》。洛帕金娜介绍称,《天鹅之死》是米哈伊尔-福金(Mikhail Fokin)有感而发的即兴作品。灵感来源有两个版本,一说是安娜-巴甫洛娃(Anna Pavlova)向福金提出的,另一说法是这是福金在卧室而非排练厅创作的,巴甫洛娃围绕这个主题即兴表演,后来发展成《天鹅之死》。巴甫洛娃演绎成了将死的天鹅,而最初这仅仅是一只普通的天鹅。在演绎《天鹅之死》后,今年9月底至10月初,洛帕金娜还将随马林斯基剧院登陆天津大剧院演出芭蕾舞剧《安娜-卡列尼娜》和《天鹅湖》。
古典芭蕾组的另一位评委是美国旧金山芭蕾舞团的首席谭元元,也将在明晚的演出中上演两支现代芭蕾作品,分别是由汉堡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约翰·诺伊梅尔编导的双人舞《此时那刻》,以及华裔编导爱德华·梁的作品《交响舞曲》双人舞。与她合作这两支舞的是荷兰国家芭蕾舞团的维托-马赛欧。
■ 谈《天鹅之死》
每个人将死之时的感受各不相同,每个人亲历死亡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在表现天鹅时我结合了这种体会,它每次死亡的方式不尽相同,观众的感受也会不同。好的技术能让你演绎出更好的效果,技术不是最终目的,但它非常有用。天鹅死亡时,技巧会帮助你表达灵魂的色彩以及细微的差别。我会在舞台上使用技巧,让天鹅的表现更具感染力,使情感可以延伸到整个剧场里。
口述:乌里安娜-洛帕金娜(俄罗斯马林斯基芭蕾舞剧院首席)
■ 评委点评
“也许是比赛比较激烈的缘故,很遗憾没有感觉到选手跳舞的幸福感。跳舞非常难,如果你选择了,你爱舞蹈,就会表现出这种愉悦。”
——胡里奥-博卡(Julio Bocca)(乌拉圭国家芭蕾舞团艺术总监)
“选手基本都是1米7以上,长得高,脚背漂亮,线条也漂亮。‘为什么跳舞’是最重要的问题,是老师让你这么做,还是你发自内心的喜欢,有种欲罢不能的表演欲,这是很不一样的。”
——谭元元(美国旧金山芭蕾舞团首席)
“中国演员很多身体条件都很好,也有很大的技巧和潜能。但我对选手的要求要高于这个普通芭蕾演员的基本要求,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对角色内心的把握也是我所看重的。”
——乌里安娜-洛帕金娜(俄罗斯马林斯基芭蕾舞剧院首席)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