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认为正在热映的《失恋33天》获得巨大成功是因为运气好,但业内专家认为,它是被逼上梁山,不得已才打出一片江山。上周末,2011中国(北京)电影学术年会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影企业老板、院线经理和业界专家齐聚一堂,为中国电影“号脉”。业内认为,随着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各方面都面临结构性调整,而《失恋33天》堪称打响了结构调整的第一枪。
票房成绩 10月底突破110亿元 2010年,中国电影全国票房达101.72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在本届年会上透露,截至10月底,2011年中国电影的全国票房已突破110亿元,预计全年将突破130亿元,继续保持大约30%的增长率。
发展方向 中小成本电影将成主流 尽管形势一片大好,但与会人士一致认为,中国电影在表现形势、投资额度、传播渠道、营销理念、消费体验方式以及门票价格等诸多方面都即将面临着结构性调整。
从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开始,中国电影迈入大片时代,尤其是古装动作大片,它们是中国电影的票房主体。但这两年,特别是今年,中小成本影片开始崭露头角,目前正在热映的《失恋33天》,制作成本仅890万元(加上所有宣发和营销成本不足1500万元),目前票房已超过3亿元,成为今年中国电影史上最大的黑马。而这一点,也代表了将来电影制作的走向,那就是一定要有智慧,要贴近观众。
异军突起 电影票团购成为时尚 中国电影票房的总体提高,网络团购功不可没。同样的一张电影票,每位观影者付出的金钱却有着巨大的差异。以张柏芝主演的影片《杨门女将》为例,临时在电影院柜台买,普通散客需要花费70元左右,团体票或持打折卡的观影者花费30元到35元,而提前在网上团购的观影者,却只需要花费19.5元,甚至更低的价格。
在电影票价昂贵的当下,有一种叫“团购电影票”的形式正在迅速兴起,给中国电影票价虚高这一久治不愈的“顽疾”带来了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