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戏曲

青春《牡丹亭》杭州再演 一部戏激活一家出版社

2011年11月16日14:54
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 作者:柯华杰 陈久志
《牡丹亭》剧照
《牡丹亭》剧照

  11月25日至27日,白先勇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上、中、下三本全剧将在杭州大剧院隆重上演,这是该剧时隔七年之后重登杭城舞台。据了解,《牡丹亭》即将在国家大剧院举行200场纪念演出,之前很少到同一座城市回访,而杭州此次又为何不遗余力邀请《牡丹亭》“梅开二度”?主办方之一浙江音像出版社社长陈伟民昨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一切都缘于七年前的一次美丽约会。

  这可能是青春版《牡丹亭》的封箱演出

  记者(以下简称记):据说《牡丹亭》这次在杭州二度上演,幕后做了大量工作。

  陈伟民(以下简称陈):是的,用领导的话说,我们是真正的“始作俑者”,要办成这样一项横跨两岸的活动,难度的确很大。白老师曾经说过,“本轮演出可能是青春版《牡丹亭》的封箱演出,除非要参加大的活动或国外演出方的邀请,以后将很难看到这一版本。”所以,我们非常想让杭州观众再次看到这部美到无法抗拒的戏。为此我们和白老师联系不下数十次,不断沟通、协调,甚至策划一套完整的方案,期望能用诚意打动他、说服他。

  记:白先勇老师被什么打动了?

  陈:我们与白老师的交往有七年了。这七年中,我们为《牡丹亭》的推广、传承做了许多工作,这一切白老师是看在眼里的;同时,白老师也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放在了昆曲的推广上,并自喻“昆曲义工”。这一点上我们可谓是志同道合。我们这次请青春版《牡丹亭》来杭,并不是一场单纯的演出项目,而是策划了一个“昆曲浙江之旅”系列活动:《牡丹亭》三本27折在杭州大剧院连续三天的演出是一个项目;在浙江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白老师与高校学子进行交流并演讲,到中华老字号“王星记”有一个参观活动;还有一个点睛之笔,就是请白老师首次寻访《牡丹亭》的原创地遂昌,在作者汤显祖纪念馆里做一个活动,对此,遂昌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进行了充分准备。

  记:《牡丹亭》三本连演要9个小时,这么大的投入你们是否考虑成本问题?

  陈:我们主要考虑社会效益,即使亏本,还是要演。

  2002年我到出版社时,全社负债1000多万元,早已资不抵债。后来在集团的支持下,我们走上了发展之路。2004年4月,当我们得知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首演大获成功的消息后,作为出版工作者非常强烈的愿望就是想出版这部传世佳作。在我们的反复辗转下,时隔五个月,借着“七艺节”东风,我们与白老师在美丽的西子湖边聚首了。同年11月12日,大陆首部青春版《牡丹亭》中英文VCD(10片装)由我们社独家出版发行,紧接着DVD(4片装)出版后向全球发行。这是我们最为成功经典的一个案例,可以说打了一个翻身仗,现在到了该回报的时候了。这一切都缘于七年前的一次美丽约会。

  一部戏激活一家出版社

  记:七年前昆曲远没现在这么火,不怕投资失败吗?

  陈:谈不上火,当年由于音像市场众所周知的原因,根本就没人敢出版昆曲,北京、上海、广州的同行也都劝我不要做,风险太大。我们测算了一下,出版《牡丹亭》音像制品前期投入至少要100万元,如果失败足以让出版社关门。当时全社召开了四五次社务会,都没通过这一项目,最后是强行立项。立项后还要去找白老师和“苏昆”谈,差不多磨破嘴皮跑断腿,才最终促成合作。

  记:当时怎么下得了这么大的决心?

  陈:作为浙江最资深的一家音像出版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我们的宗旨。浙江的越剧、京剧、婺剧、姚剧、绍剧、莲花落等等我们都以系列形式出版过。昆曲是百戏之祖,更没有不做的理由。而白先勇先生是位传奇式人物,身上有文章可做。此外,他把古老的昆曲定位为青春版,这里面肯定有戏。当时出版社的处境不好,也需要寻求突破口。

  记:结果却大大出人意料?

  陈:的确,《牡丹亭》的美使你无法抗拒。白老师把昆曲带到哪里,我们的碟片就卖到哪里,最后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就拿网上订单来说,去年最差的时候卖了600套,而今年随着《牡丹亭》全球巡演回归国内,截至10月底已卖出1500套,在卓越网戏曲畅销排行榜上一度冲到榜首。这些年来我们一共发行了十多万套。

  《十五贯》成就了“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佳话,而一部《牡丹亭》,可以说激活了整个浙江音像出版社。我们社的全员营销意识、团队意识、品牌意识,都通过这部戏得到空前加强。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