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宝安区委、区政府举行话剧《突围1978》剧组、福永杂技团获奖表彰座谈会,重奖最近在国内外获得大奖的《突围1978》剧组和福永杂技团。宝安区委副书记张洪华和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桦分别为两个剧组颁发了20万元和30万元的奖金。
深圳原创话剧获大奖
由宝安区石岩街道办等单位组织创作的话剧《突围1978》,在今年9月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调演中,夺得了全国戏剧文化界的综合最高奖项——全国戏剧文化奖原创剧目大奖和编剧金奖、导演金奖、表演金奖等数项大奖。该剧在北京的演出,也获得首都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
据调查,《突围1978》在北京的演出观众满意率达到99.4%。在9月21日举行的专家座谈会上,该剧也赢得了高度赞誉,被称为“现实主义力作,甚至达到了中国话剧创作的又一个巅峰”。尤为难得的是,该剧实现了真正的深圳原创,所有的创作演出人员均来自深圳,是一部原创精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突围1978》导演、深圳大学师范学院艺术系主任王维斌介绍说,该剧的创作历时两年多,数易其稿,先后演出了30多场,观众3万多人。他认为,该剧的成功得益于宝安区委、区政府长期以来对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视,对文化精品创作的重视,得益于石岩街道办等单位落实“文化强区”政策的到位,对剧组的大力支持。
据了解,《突围1978》下一步将结合专家的意见进行进一步打磨,并在11月中旬举行的广东省第十一届艺术节上演出。该剧主创人员表示,获得戏剧文化奖只是《突围1978》的一个新起点,他们的目标是,通过进一步精雕细刻之后,争取夺得更大、更高的奖项,使其成为专家满意、观众满意的经典之作。
宝安群众文化精品迭出
在昨天的表彰座谈会上,李桦向记者介绍说,今年以来,宝安区的群众文化艺术创作延续以往的良好态势,可谓精品迭出,好戏连台。
在2011央视春晚上,宝安街舞团的节目获得表演金奖。5月,宝安区组织创作的电视纪录片《登上<时代>的中国女工》一举摘得年度十佳纪录片大奖。在今年的金钟奖上,来自宝安的选手也获得了第三名的佳绩。
在今年8月举行的第十届古巴夏季杂技节比赛中,经中国文化部选送、深圳市福永杂技艺术团的杂技节目《柔术——窗花》、《高空椅技》参赛,一举获得最高奖金奖及最佳女演员奖,为祖国和深圳杂技再次争得了荣誉。座谈会上,福永杂技团的负责人也向记者介绍了这两个节目在古巴国际杂技节上获奖的情况。
此次福永杂技团的节目和原创话剧《突围1978》接连在国内外获得大奖,充分反映出宝安区在精品文化创作上的潜力,也是宝安在打造“文化强区”战略过程中结出的硕果。
李桦表示,这些奖项的取得,反映了深圳市、宝安区对文化精品创作的重视与支持,更是全体艺术家和群众文化工作者长期坚持、勤奋努力的结果。宝安区还要借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东风,继续大踏步前进,细心打磨精品,争取夺得更多更大的奖项。
专家盛赞《突围1978》
9月21日,话剧《突围1978》在北京召开。多位戏剧界知名学者、专家参加座谈会,盛赞该剧题材有挑战性,表演充满激情,接续了现实主义话剧传统,是反映改革开放的力作。
作者有历史责任感
张先(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说句心里话,看了剧目的名称,原本没抱多大希望,因为看主旋律的戏太多了。没想到看完演出后,感到了一种震撼。
该剧讲的是一个逃港事件,但它在时时在拷问着每个观众:人应该不应该选择自己认为的幸福生活?这个主题,或者这个立意,是我被深深打动的一个原因。
从剧本来看,我认为作者有一种历史责任感,更重要的是有一种情怀。作者对剧中所有人物都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宽容态度,他所谴责的,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社会状态。
深圳一个街道办事处能够如此有眼光,扶持这样一个具有十分重要价值的作品,我感到十分钦佩。你们做了很多中央院团都不敢做的事情,他们可能也想做,但他们的作品没有达到这样一个力度。
我觉得导演也很出色,这个戏干净,不拖泥带水,很多场面的节奏感很强,让人看戏的时候随时跟着人物的情感走,让观众很快进戏。衷心祝贺这部戏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写出了人本性的需要
方掬芬(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名誉院长、著名表演艺术家):
看了这部戏后,感觉非常亲切。它把当时人的那种无奈,刻画得非常真实。剧里的人物我们都似曾相识,那时的很多人没受过多少教育,但他们都是那么善良,那么美好。人们没有选择历史的权利,但有选择幸福生活的权利。这部戏不仅老年人喜欢,中年人也喜欢。这部剧写出了人本性的需要,实现了过去没有的跨越,非常好。
接续现实主义话剧传统
杜家福(原《文艺报》主编、著名评论家):
很久没有这么兴奋了。我认为这部戏是继中国话剧上世纪80年代一批优秀和经典的现实主义剧作如《大荒野》、《大雪地》、《洒满月光的荒原》、《田野又是青纱帐》等之后的又一重要剧作。话剧到了90年代发生了断层,我觉得这个戏把它又续上了,又继续了中国话剧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历史的优秀传统。这些年的话剧我认为很多都脱离现实,已经浮起来了,打着“娱乐大众、娱乐至死”的口号在舞台上折腾观众。我觉得这个戏在这个意义上讲,它在很多方面都很有价值。
上述的那些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谈得更多的是人性的东西,或者是一些观念上的东西。这个戏表面商谈的是一个逃港事件,但依然在深层次上探讨着人性的东西,探讨着人的追求,探讨着一种普世的价值。我觉得这部戏在当代、或者在以后演都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这部戏由于容量关系,有些地方显得有些“突”,比如说苟秋天和潘素素的转变,缺少一点必要的情节支撑。但观众还是接受了,因为他们的转变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这些细节都不是太大的问题。我觉得这部戏经过很好的打磨,能够进入中国新时期以来优秀剧目、保留剧目、经典剧目的行列。
短小精悍,难能可贵
王贵(原空政话剧团团长、著名导演):
这部戏表现了一个重大的题材,改革开放,人们希望过上好日子,但处处要受到“左”的倾向干扰,所以要突围、要走出来。我觉得这部戏最大的优点是短小精悍,没想到这么重大题材的戏,用不到两个小时就能演完,很好看。
记录改革开放的代表作
刘大敏(北京电视台总编室主任):
这个戏让人产生很多的思考、很多的联想,我认为它是记录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一个代表性作品。
深圳一直被誉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看了这部戏以后,让人加深了这一认识。我认为从这个戏体现出了我们在用戏剧的形式表现这个变革时代,起到了一个前沿的作用,从选择这样一个戏的角度,让我加深了对“前沿”两个字的认识。
我被这部戏深刻的思想内涵所感动。当苟秋天临死前问那张反对票是谁投的时候,我哭了,它对我造成的心灵震撼是非常强烈的。我觉得编剧非常了不起,他在戏里还有戏,人物里面还套着人物。这部戏的思想内涵非常深刻,它既是写改革开放的戏,也是写人的戏,因为人有选择自己生存方式的权利。
深圳会出现更多好作品
杜高(原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剧协书记、著名评论家):
这部戏的第一个特点是,情感很强烈。30年前人们的痛苦,每一个人物的命运都表现得非常强烈,能感染观众。第二个特点是思想很尖锐,剧中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第三个特点是批判很有力,继承了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戏剧出现了一批敢于描写真实社会的作品,但这种创作高潮又慢慢淡下去了。《突围1978》给人看到一个全新的作品,令人鼓舞,应该向你们致敬。深圳虽然没有专业的话剧团,却能凝聚这么多有艺术修养的编剧、导演、演员,演得这么好,很不容易。我相信从这部戏以后,深圳还会出现更多的好作品。
戏本身就是突围
颜振奋(原中国剧协书记处书记):
我看了这部戏后非常兴奋,不仅喜欢,而且感到很震撼。第一点感受是你们戏的本身就是突围,因为按现行的文化体制,要获得国家级的评奖,要层层筛选。这次就突破了这种文化体制,所以我认为这部戏的现实意义还是比较强烈的。另外在社会生活中,时时都存在突围,时时都存在不合理、不合情的东西,所以这个戏的主题有普遍意义,而且有长期意义。第二点要讲的是,剧中人物身上都有一种悲剧的性格,使该剧也具有了一种思想的深刻性。
看到中国戏剧的希望
薛殿杰(原中央实验话剧院副院长、中国舞台美术协会会长、著名舞美大师):
我感觉你们很大胆,因为逃港事件本身是个很敏感的题材,敢于碰这样的题材,而且表现得这样真实、这样深刻,也很巧妙,十分难得。你们写的既是农村题材,又是工业题材戏,把两个题材结合在一起,功不可没。
看了戏以后,感觉你们不是一个业余的剧团,而是一个有很高水准的、很高质量的团体,从编剧到导演,以及整个舞台的效果都是很强的。我看了后,觉得中国的戏剧有希望,中国的话剧也有希望,不在于我们有几个国家剧院团,而是我们的基层有这样一批热爱话剧事业的人才,能搞出这么好的、有震撼力的、有思想深度的作品,确实感到欣慰,向你们表示敬意。
是以人为本的戏
李东才(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原空政电视艺术中心编导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
这部戏的思想性、尖锐性、震撼力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戏里写了很多在那种特定社会环境下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表现得非常自然,真实,到位。
这部戏不仅是反思历史的戏,同时也是表达人的最本质的愿望和诉求的戏,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戏。里面写了很多在那种特定社会环境下对人的本性的扭曲,包括那个疯子(三凤),开始是装疯,后来是真疯了。包括中间的两个错位,我感觉都非常有意思。该剧在艺术表现上很完整、很流畅,还原了那个时代的真实的社会环境、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不仅仅反映那个时代,而且反映了很多更加深远的、更深刻的,能够引起人永久思索的一些东西。
主旋律题材的突破
姜彤林(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
这个戏是这两年主旋律创作题材在首都舞台上的一个很大的突破。它的选材点比较多样,包括同样的事情从哪个角度整合。前一段时间的《万事根本》、《天地人心》、《问苍茫》都是同类题材的作品,我认为《突围1978》是近年来这类题材作品的一个很大的突破。给一个建议,剧作者为郑爱书这个角色提供的空间不够,不如其他人物更有个性,希望在这个角色上做些充实。
最优秀的戏剧组合模式
曾献平(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长):
我是广东人,对这个戏反映的内容很熟悉,看戏时我几次都流泪了。我认为这个戏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第一,这是一个最优秀的戏剧组合。基层的非职业性剧团,背后有政府的支持,这种戏剧组合模式应该是最优秀的。第二,这个剧目最忠实生活真相。其实一直以来我们对当时的逃港潮是羞于启齿的,这个戏不仅仅描写了那段历史,而是指向当时的制度。所以,我觉得这个戏是很犀利的,没有一点点虚伪。这样的戏我们都愿意看,观众的满意度达到99.4%,这是调演以来少有的。第三,该剧具有最巧妙的艺术表达。很多地方处理得非常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