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2011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剧评集锦 > 剧评集锦

2011青戏节:《狂人日记》过时不过分的狂人

来源:搜狐娱乐
2011年09月26日12:21

  一句话点评:历史总是让过去告诉未来,却从不告诉我们现在。

  近一百年前,鲁迅翻开中国的历史,看到俩字——吃人。其实到了今天,并无多大改变,满坑满谷的仁义道德之下,却是活生生的人吃人。

  舞台充满质感,破砖瓦砾堆砌而成,演员们形成歌队,一旁的低音吉他奏出震耳欲聋的响声。我自然地想起了三月前在北剧场看的《安提戈涅》,充满仪式感的阵容,创作者掌控的是整体气氛,着眼于大处,往往可以震撼一些,却难以触及细微的骨髓。

  我愿把主观上最大的赞美给予《狂人日记》,但并不意味着我会把客观上最高的评价献出。因为关于这出戏剧,还是极易发现破绽,我素来对一边倒的叫好声不齿。我这并不是控诉与谩骂,而是有理有据的阐述。

  演出一开始,演员们分别开始一个个地说着形容词,犹如早年窦唯的《高级动物》(实际演出中也用到了这首歌),这样的形式在戏剧上屡见不鲜,早年孟老板惯用打响指的方式在多个作品中反复利用,由此可见,换汤不换药,重复俨然是一种力量。

  10年前,张广天和黄纪苏做了一部《格瓦拉》引起了轰动,充分验证了“活报剧”这一演出形式的可行性。慢慢的“活报剧”过时了。如今的《狂人日记》,苛刻一点来看,证明了“活报剧”这一形式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所以又一次引起了争议。从内容上《狂人日记》算不上活报剧,但是却巧妙借鉴了活报剧中最易引起共鸣的形式,在整体中分段的故事,现场音乐的领唱,令仪式感的氛围呼之欲出。优势在于气势压人,劣势在于空洞乏力。

  如今的社会浮躁,文艺界可谓是功不可没,凡事站在控诉的立场大都会引起共鸣。我不止一次地说过,无休止的控诉并不是知识分子应做之事,那样便会成了“姿势分子”,我们需要的是超越。倘若一百年前的鲁迅所言属实,那么这一百年是否有过进步?吃人是呈现,呈现的更多则是情绪的宣泄,但遗憾的是,仅仅滞留于情绪,不曾触及情感和逻辑。

  形式大于内容之嫌比比皆是,这似乎是某种“先锋”的遗毒,展现经典的时候,我们的质疑精神在哪里?狂人是符号,只是这样的符号犹如一把钝刀,但却独缺巧劲与智慧。鲁迅先生所言的“吃人”一样需要质疑,因为今天的故事,远远不止吃人那么简单。

  剧场的魅力在于摄人心魂,我们借用戏剧的手段来展现历史,甚至拷问历史,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触及当下。这也许不是艺术形式的问题,应该是历史的问题,其实历史还真是个蛮混蛋的玩意,它总是习惯让过去告诉未来会如何如何,但却从不告诉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整台戏剧是畸形现状所反映出的价值观最后的殊途同归,人们都开始了吃人,这是残酷的意义。我看到满眼的重复控诉,这是姿态,从形式上是可取,但从内容上,还真无多大高明之处。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戏剧所无法解读的,戏剧提出了一百年前的问题,但不曾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诠释,从内容来看,是构架鲁迅是产生的问题,其实细想,鲁迅是最不像中国人的中国人,可却被誉为中国魂,这对于当下,难道不是个莫大的讽刺吗?

  在戏剧中,有太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这只是其中一个问题。因为,我们的价值就是因为问题的存在而存在,而我们的存在更是因为问题的价值而价值!

  特约评论员:戏剧拉灯(李亦燃) 剧评人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