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娱评 > 大腕专栏

《源代码》:有创意非经典 格局小难成器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列文
2011年08月31日15:40
《源代码》海报
《源代码》海报

  脑力激荡的影片总能受到影迷的青睐,盖因观众固然喜欢直接作用于视听感官的爆米花大片,但能够实现跟观众思想和情感的互动,带给人全新感受的影片,才会真正从内心深处打动观众,让人产生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也是《盗梦空间》、《记忆碎片》等影片广受影迷追捧的原因。如今《源代码》也被不少影迷列入了这种影片的行列,中文版海报上印的各种宣传语,如“这是《偷天情缘》和《盗梦空间》的结合体”、“它的创意如此之有趣,以致让你无暇思考”,以及影迷的各种赞誉,几乎把本片捧为天人。这一切在笔者看来无疑是过誉了,影片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不乏创意,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与观众实现了智力互动,但这个“某种程度”实在有限,格局偏小,而且剧情的表现能力与概念上的创意能力不成正比,缺少激动人心的亮点。无论从内在还是外在来讲,《源代码》距离经典都颇有一段距离,只不过是一部略有创意的小片罢了。

  《源代码》这种强调某种科幻理论,创造一个全新科幻世界的影片,对影片编导的逻辑感和严谨性有较高要求,对观众的理解力要求同样不低。所以首先有必要将影片搭建的科幻体系跟大家讲清楚,希望对看不太懂的人有帮助。《源代码》并不想打造一个复杂的科幻世界和科幻概念,而是力求把所创造的科幻世界控制在一个精确严谨而有限的范围,让所有概念都能充分自圆其说,避免留下科幻悖论成为影迷指摘的口实。因而要讲清楚“源代码”的世界其实并不难,就像片中那个科学家所说的那样“大脑是一个能量场……人死亡后残留的脑回路可以追溯8分钟前的记忆”,“源代码”正是通往这8分钟世界的路径,通过把另一个人的意识接入死者的意识,从而在这有限的8分钟内找到所需的真相,比较类似美剧《危机边缘》所采用的“意识穿越”的模式。但看似鲜活的“源代码”世界其实是个“死世界”,并不具有其他科幻世界的开放型理念,而是相当封闭,无论穿越者在其中做过什么,都不可能对现实产生丝毫改变,也就避免了一切“祖父悖论”和“蝴蝶效应”的可能。这样的“源代码”无疑是预防犯罪的绝佳体系,很类似《少数派报告》里面的做法,稍有不同的是《少数派报告》是犯罪开始前就加以阻止,而本片是在已经发生悲剧的基础上,阻止下一步犯罪的发生。“意识穿越者”是“源代码”体系不可或缺的角色,这样的人必须不作为人而是作为“意识流”存在,从而可以随时待命接入“源代码”执行任务,完成任务后可以立刻删除这段记忆为下次任务做准备。而杰克·吉伦哈尔扮演的柯尔特上尉在阿富汗飞机失事后身体严重损毁,成为仅有意识存留的植物人,这样一个意志坚定、忠于职守、服从命令的军人,无疑是“意识穿越者”的绝佳人选。于是军方对外宣称他已经死亡,让他成为秘密计划的一部分,但这一切并非出自柯尔特上尉的本意,所以在影片的开头,我们才会看到他一片茫然地在列车中醒来。

  通观整部影片,科幻元素和科幻世界其实有些乏善可陈,一旦观众弄清楚了“源代码”是怎么回事,影片在科幻理念上就再无新意可言,直到结尾才柳暗花明又一村。柯尔特上尉一遍遍重复的“8分钟冒险”也没多大意思,还记得被影评人骂得狗血淋头的《刺杀据点》吗?就是一遍遍地从不同人的不同视角重复总统遇刺的过程,用不断重复的手法来凑戏实在令人发指。《源代码》虽然没有这般过分,但基本上也是一个模式,柯尔特上尉正在跟女友说话,BOOM!柯尔特上尉找到了炸弹,BOOM!柯尔特上尉抢了把手枪,BOOM!柯尔特上尉下了火车,BOOM!柯尔特上尉抓到凶手,BOOM!好吧,我承认用我如此犯贱的表达方式实在是因为看老湿的那部搞笑视频“令人蛋疼的《西游记》”看多了。柯尔特上尉的火车追凶桥段实在吸引不了我,也不觉得他一次次地重复某些动作或者不重复而改进某些动作有多大趣味可言,追凶过程也明显张力不够,虽然只有短短8分钟,但似乎除了第一次穿越结尾突然的火车爆炸让人倍感震撼之外,其他桥段则无法让人产生迫在眉睫的紧张感和千钧一发的危机感,仿佛在波澜不惊间就抓到了凶手解除了危机,笔者的心还没提起,就已经放下来了。

  至于现实世界,营造悬念的手法也不敢恭维,无非是把“打死我也不说”的精神发扬光大,再加上故弄玄虚这一招。女军官和科学家把事情原委跟柯尔特上尉说清楚能费几句口舌?这是他第一次执行“源代码”任务,让他任务明确、心态稳定地有备而去不好吗?非要让他晕菜着就开始执行任务,然后一遍遍地徒劳无功真的是有效率的做法吗?但那个女长官和科学家就是不说,最后被柯尔特上尉追问得不行了,不还是得说吗?让人感觉不是他们不想说,而是导演不想说,故意吊观众胃口。还有那段为了让柯尔特上尉恢复神智,又是翻扑克、又是说密语的设计明显是导演刻意制造神秘、怪异氛围的故弄玄虚,让你觉得又玄又神,那么就越感觉影片牛逼了。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现实和幻境,在具体情节设计上都不十分给力,难以给精心设计的科幻概念注入足够的看点和活力,因而不能成为影片的亮点所在。笔者认为,导演在剧情结构和主题指向上不断转换焦点,跟观众玩“捉迷藏”的游戏,引导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断变换关注对象,从而实现与观众的互动,充分调动观众的观影情绪,这才是影片最值得称道之处。一开始,观众的注意力肯定集中科幻世界的层面,关注柯尔特上尉能不能找到炸弹、能不能寻获真凶。但当导演开始强调柯尔特上尉在现实世界中的困境和疑惑,观众真切感受到一次次穿越的痛苦,同时追凶任务陷入僵局时,观众的注意力就开始转移到现实世界里柯尔特上尉这个人身上,关注他以及源代码的层层疑团,关注他追寻自我的过程。当科学家将这一切解释清楚,柯尔特上尉怀着使命感重新开始执行任务之后,随着爆炸真凶的曝光,观众的注意力又再度被科幻世界的情节所吸引。而当柯尔特上尉带着有效情报回来,帮助现实世界解除了危机,他自己要被“关闭”的危机再度成为观众的焦点,怀着忐忑的心情期盼着女军官能让柯尔特上尉得偿所愿一死了之。当女军官关闭了柯尔特上尉的维生系统,同时把他送回火车上,让他跟女友度过浪漫的“最后8分钟”,观众都以为影片就要带着这种伤感的情绪结束时,哈哈,影片最赞的地方到了,片中反复强调的封闭的“8分钟世界”轰然开放,平行宇宙的新理念不仅具有易懂的合理性,更带来了一个完美的大团圆结局,让影片一直惨淡的调子顿时光明起来,从绝望到希望的天地大反转,也让观众的情绪在短时间内酸甜苦辣毕集,压抑的情感最终得以畅快淋漓地宣泄,包袱抖得实在漂亮。

  从令本片导演邓肯·琼斯一举成名的科幻片《月球》,就不难看出他在影片内涵上注重对科幻片思想性的开掘以及对科技进步阴暗面的反思,《源代码》也是如此。导演把焦点对准“科技对人的异化”,反思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让少数人做出牺牲是否合理,强调人性及人的自由意志的重要性。影片中军方运作的“源代码”体系显得格外冷酷无情,女军官和科学家只是一遍遍冷冰冰地发出指令,强迫柯尔特上尉去执行任务,根本不在乎他的个人感受。虽然牺牲他一个人自由意志,是为了挽救成千上万处于恐怖袭击威胁中的民众,但将柯尔特上尉当成一部执行任务的机器来使用,完全压抑他的人性,还是让人感觉过于残酷与非人道。同时柯尔特上尉本人的人性意识同控制者对他的物化要求产生强烈矛盾冲突,他在“8分钟世界”里甚至开始不关注任务,不停控制者的劝告,转而追寻个人身世之谜。虽然他在“8分钟世界”里的举动完全不能改变现实,貌似徒劳无功,却代表着他用个人的自由意志反抗“科技异化”与“政府阴谋”的所体现出的“人性力量”。而影片那个光明的结局,也是导演彻底否定以任何形式阻碍人的自由意志的合理性,歌颂人性与自由的鲜明立场的体现。

  看到不少人夸本片几位明星主演的演技出色,笔者感觉也不过如此,因为作为一部主打科幻概念、强调科幻体系的影片,重心在结构和理念而不在演员身上,留给角色展现个性以及演员发挥演技的余地并不大。除了杰克·吉伦哈尔扮演的柯尔特上尉作为影片的核心角色,无论是戏份还是内心开掘都比较傲充分,令他具有多层次的表演空间之外,其他角色都有打酱油的嫌疑。举个简单的例子,米歇尔·莫纳汉扮演的那个跟柯尔特上尉同行的女人,影片从头看到尾都不跟观众讲明她到底是谁,跟柯尔特上尉是何种关系,一方面是影片故意玩神秘,另一方面则说明这个角色并不重要,没必要讲清楚。此外,把米歇尔·莫纳汉换成珍妮弗·加纳、凯丽·拉塞尔等长相甜美、气质普通的非金发女演员也无不可;把维拉·法梅加扮演的总是板着脸说话的女军官,换成同样外刚内柔、外冷内热类型的朱利安·摩尔、劳拉·琳妮等人也没问题;那个黑人科学家更是随便换谁演都可以。想在科幻片里看演技?省省吧!十有八九都会落空!

  列文(影评人)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投稿信箱:yulepinglun@sohu.com,优稿优酬。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责任编辑:李瑞芳)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