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国外电影动态

雅克-贝汉拍《海洋》 因污染问题未到中国取景

来源:Mtime时光网
2011年08月17日14:16
海洋全长预告片

  诚意之作

  一个镜头拍了3年

  如果你还将纪录片等同于“枯燥、无趣、说教”,《海洋》或许可以改写你的“老黄历”:成千上万只螃蟹打群架;螳螂虾被挑衅,奋而与海蟹单挑;企鹅玩跳水,一个踉跄,“哎哟”一声掉进冰窟窿;各种奇怪生物大玩守株待兔、“一口一个口口香”。海底世界,好看得出奇。

  当然,这些镜头得来不易。正如贝汉所说,为一个镜头等3年,已是家常便饭。

  T:听说您的团队为了拍《海洋》发明了很多新玩意儿?

  Y: 一般的摄影机无法跟上海豚的速度,也无法随意穿梭于水面上下,但我们发明的一种机器,能以十海里/小时的速度在水里前进,跟随海洋生物一起跳跃、游泳,把 自己变成海豚中的一员。拍摄鲸鱼时,我们在空中安排了微型遥控直升机航拍,再在拍摄船上安装起重机,把摄像机固定其上,跟随鲸鱼拍摄,可以避免惊动它们。

  T:拍摄海洋生物,最难的是什么?

  Y: 等待。因为你不确定它们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出现,大自然不是演员,不能任人安排,我们只能等待。如果你看了影片,会记得那场海上风暴,我们等了3年,才 拍到这些镜头;海鸟入水捕食沙丁鱼的镜头,也等了3年,第1年是技术达不到,第2年是角度不好,直到第3年才拍到想要的效果;还有片尾海象妈妈抱着孩子游 泳,很多观众很喜欢这个镜头,也是拍了3年;鲸鱼像跳舞一样游泳的镜头,也是靠等才能拍出来。4年多的拍摄时间,很多都在等待中,但也正因为我们等了这么 多年,才能得到真正想要的画面。遗憾的是,我们只拍到了100多种生物,如果能再多拍点就好了。

  T:为什么没考虑来中国取景呢?

  Y:当然考虑过。我们最初很想来中国长江拍摄白鳍豚,还和一些中国科学家接触过,但后来听说长江里已经没有白鳍豚了,我们很遗憾。

  T:《海洋》里也提到了生态污染的问题,您没有来中国取景,是不是和环境污染有关?

  Y:不光是中国,全世界很多地方的污染都让我们很震惊。

  环保之心

  关心海洋不代表不能吃鱼

  同 样是关注海洋生物,温情唯美的《海洋》不时被拿来与血腥残酷的《海豚湾》相比。贝汉不愿对同行作品多评论,只简单回复说:“我们拍的是电影,他们更像是做 新闻报道。”据悉,《海洋》里鲨鱼被割鳍后沉入海底等死的镜头,是用电脑特效做出来的,并不是真实惨剧,所以贝汉才会热情地邀请儿童观众来看,不怕孩子们 被“吓”到。

  T:中国观众还不太习惯进影院买票看纪录片,不知法国观众对《海洋》的接受度如何?

  Y:我认为,法国观众已经培养出在电影院看纪录片的习惯了。《迁徙的鸟》在法国上映时,最初观众不多,但放了几周后便大有好转。现在在法国,纪录片和故事片有同样的商业地位。

  T:如果让您向中国观众推荐《海洋》最特别的地方,您会怎么总结?

  Y:我们拍《海洋》最意外的收获,是发现了两个新的海洋物种,所有的科学家都不知道它们是什么。一种是身体像鲜艳毛毯一样的生物,还有头部酷似人脸的鱼。观众看片时可以留心注意。

  T:您何时会回到剧情片行列?

  Y:电影是我的生命,只要是好的题材,我都会拍,不单是纪录片。我现在有很多感兴趣的计划,越战题材、四季变化主题、索马里海盗,都可能会拍。

  T:有网友说,看了《海洋》想做素食主义者,您如何看这个观点?

  Y:我不是素食主义者,我是美食主义者,我爱吃鱼,也爱钓鱼,我反对的是那种工业化捕捞海洋生物,损伤物种发展的行为。很多物种用几百万年时间进化到现在,人类只用几十年就让它们灭绝,人类的聪明才智弄脏了大海。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王钲)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