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巧茹(资料图) |
“我要感谢川剧,给我这个机会!”在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颁奖典礼上,成功摘取“二度梅”的陈巧茹忍不住泪洒现场……的确,出身梨园世家的陈巧茹,12岁就踏上了川剧舞台。从叙永县川剧院转战成都市川剧院的舞台,27年来,她从普通演员到金牌旦角,从院长到制作人,一步步实现着自己人生的蜕变。昨日,这位年轻的“二度梅”获得者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的采访,勾勒出她心中对川剧美好的蓝图,“认真做事,真诚做人”这是她对生活的感悟,也正是如此,她才能在川剧舞台继续她的梦想。
呼吁给川剧改革创新多点包容
19年前,20岁出头的陈巧茹凭借在经典川剧《白蛇传》里的精彩表演,摘得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朵“梅花”———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川剧舞台上少有的文武双全的“金牌旦角”。如今,带着川剧院为其量身定做的川剧《欲海狂潮》,陈巧茹再度站在舞台的最高处,二度夺梅。
“接过这个‘二度梅’瓷碟时,我很想大哭一场。从第一次拿梅花奖到现在,我走了19年。中间也曾想过离开川剧舞台,但是靠着每一个关心我的领导、老师和家人,我在川剧舞台上坚守到现在。这个奖不是我个人的成功,而是所有坚守在川剧舞台上以及所有在舞台背后默默奉献的川剧人的成功。”
陈巧茹更愿意和记者聊川剧的未来,“老实说川剧的底蕴还不够厚实,即便它属于十八个大剧种,可是相比豫剧、黄梅戏,还是缺乏些厚度。所以,更需要普及、推广。”同时,陈巧茹还希望大家能对川剧改革多一些包容。川剧是一门传统艺术,但并不意味着它不能改革。或许在这条道路上遭遇了很多阻碍,但是需要我们去尝试、创新。我们要尽快把前辈留下的剧目组织起来、排演出来,做到真正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剧目。之后在此基础上融入新元素,适应现代人的口味。”
盼望川剧更好地传承下去
当然,“改革”是重要的,但“传承”同样是川剧的立足之本,“会走路,才会跑步,最后才能谈及飞翔”,这是陈巧茹对“传承”的比喻,但是现实并不是太乐观。前几年,曾有企业家与梅花奖得主刘萍成立川剧培训班,每年招收学生学习川剧,可是现在已经形同虚设;而之前也有专业院校设立川剧专业,但并没有太好的效果。“现在的学生以及家长,宁愿选择舞蹈、器乐专业,也不会选择川剧。原因很简单,同样花费了两三万学费,学出来却没有饭碗,或者待遇很差,如何能够吸引人来学习?”陈巧茹希望有关机构能够减免川剧学生的学费,别把川剧和其他专业等同起来对待。“川剧是传统文化,和舞蹈、器乐并不相同,展示了每个地区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川剧的传承、发扬,也需要进一步的扶持。”
在陈巧茹看来,川剧的传承是“人来传”,并不像文物那样静态。“我觉得应该有一个5年计划或者10年计划,每年定向招生,同时根据学生一年的表现,作一定数量的淘汰。这样能学满5年的学生,绝对是优质的。”
成立工作室为川剧拓宽市场
二度获得梅花奖的陈巧茹,如今拥有多重身份:成都市川剧院副院长、剧目制作人以及演员。在这三个不同角色里,陈巧茹游刃有余,乐在其中。“演员是最单纯最快乐的,而作为领导,考虑更多的是剧目建设,演员培养以及整个剧院的建设和生存发展。至于制作人,对陈巧茹来说则是全新尝试,2010年,成立了 “陈巧茹剧目生产实验工作室”,她自筹资金20余万元编排川剧 《马前泼水》。该剧打破了以往的“大锅饭”,为川剧市场运作探出了一条新路。该工作室打破了守着剧场窗口卖票的单一路径,以进高校、进乡村等方式走出剧院,扩大观众群,用多渠道营销拓宽川剧市场。“仅仅4个月,《马前泼水》就收回了80%的成本。今年10月,《马前泼水》又接到成都双年展的订单,还要再演两场。”
陈巧茹说,工作室打算一部一部抢救川剧传统剧目。“如今川剧院600多人中有300多位离退休职工,每年都有一些老艺术家离开,走一个人就带走一些传统剧目,传承保护工作非常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