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英,又名“奶茶”。我和她合作过《半生缘》。那是一次横跨三年的演出。首演在2003年,地点是香港,翌年在台北,2005年在北京。即是说,我和她认识已九年,那我们算是“朋友”吗?
那一天她来出席新剧第一次工作会议,有两件事情特别值得一记。第一件,就在会议愉快结束,我陪她走到电梯之际,她忽然转身煞有介事对我说:“导演,请回”。第二件,在会议中途谈到她最近面世的一部电影,我问她:“是什么令你能够忍受那顶假发的呢?”
“朋友”之间,可以容许互相捉狭,或调侃。刘小姐和我的关系颇为吻合上述定义,即便我们见面通常只是两种情况:如果不是为了一起工作,便是去探望工作中的她。历史中并无二人“私下”的交往———例如约在一起看电影。有的是我问她:“《饭.祷.爱》有没有看?”她答:“看了。”“怎样?”“不,喜,欢!”我听了第一个反应是意外,第二个是喜出望外。只是两个反应有点互相矛盾,因为一加一等于三———我以为她的那个问题的答案会是正面的,结果我发现自己不如想象中了解她。
其实,并没有什么理由能让我相信我应该了解她———一个大部分时间是以“便条”沟通的“朋友”。因为多年来养成了习惯,每篇稿子新鲜出炉,收到正本的是编辑,收到副本的是刘小姐。偶尔传来她的三言两语,总是“有话则短”的“眉批”———让我眉开眼笑的评论,也是她借题发挥把过人的幽默尽情发挥。像前天跟她确认工作会议时间地点,我附带一句说明届时在场的人员共有多少以及他们是谁:“如果你不介意,请穿得轻松点过来。”马上收到她的回复“没问题,海滩服见。”
她是个很可以开玩笑的人,但她也不是可以被玩笑打发的人。和她还没有正式合作之前,便见过她瞪着大眼对我说:“那部戏中我演的是一个作家,那这个作家的书桌上怎可能放着这几本完全不像是她会读的道具书呢?”在理直气壮的她面前,当时的我便觉得有义务替不在场的剧组人员给出使她信服的答复。有一次看她上《鲁豫有约》,前奏访问“五月天”的阿信,他说:“都说滚石有三大难搞歌手,有一位是光良,一位就是我,当然第三就是奶茶。”我倒可以提供我的经验作为反证,《半生缘》公演前两星期,我对整出戏的表演形式尚无头绪,刘小姐只把恐慌藏在心里,日复日夜复夜地在排练场似“放风”般兜着圈背着台词,别人可能已经崩溃,她是连半次催促,半点怀疑的表示都没有。
精诚所至,《半生缘》后来也成了“神话”———大家仿佛都知道它不会重现舞台,曾有份参与的人员均以各自的方式对它缅怀。我虽然好多年没有拿出光盘来重温,但是这三个月来却因为将与奶茶“前缘再续”而把它看了一次又一次。实不相瞒,三小时廿五分钟的长戏,看到最后,眼睛就是不能干着。
至今我没有一次不是把奶茶尊称为“刘小姐”,但凡相见,又必然客客气气。也许那日她蓦地一回头说“导演,请回”时,让我觉得九年下来的我们还是如此拘谨,所以她又在短短四个字间幽了我一默。当我目送她和随行人员消失在电梯,一个人往回走时,我想起了不知道哪一年晚上与刘小姐在通电邮时,随兴寄给她我正在一再回放的《松林的低语》。
抑或,接下来我们即将是又要进行“导演”与“演员”的互动,她才用了那句说话作为一种“开场白”?我以又紧张又兴奋的心情迎接新戏,因为刘小姐将是女主角,戏的名字,叫《在西厢》。(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