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视 > 内地电视

《档案》第二任主持人赵立新:我是石凉接班人

来源:搜狐娱乐
2011年05月23日15:39
赵立新主持《档案》
赵立新主持《档案》


赵立新主持《档案》
赵立新主持《档案》


  《档案》的第二任主持人赵立新有过两次接触。

  第一次是5月10日下午。在《档案》录制现场,凭着一点点以往看电视剧的印象,终于把赵立新曾经演过的角色和他本人对上了号。不能免俗地在心里把对他的第一印象与他的前任石凉做了比较——脸部线条同样硬,举手投足之间都同样带有一点“洋范儿”。但他的形象似乎更“冷”些,身材也显得瘦小。这是个不高大也不抢眼的主持人。但很快,随着赵立新对录制环境、节目团队生动有趣的介绍,随着他机敏的反应和极佳的口才应对媒体的提问,他深厚的讲故事功底开始显现,内在的“强大”也初露端倪。

  第二次接触是5月13日。在赵立新紧张录制节目的间隙,带着更深入了解他的愿望,记者通过电话连线独家采访了他。距5月17日他第一次亮相《档案》还有4天。这次接触,感觉他是个挺“较劲”的人。“作为男人选择了做一件事,就要认真、负责。要承担起它 ,把它做好。我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

  缘分 看《档案》曾让他眼前一亮

  和《档案》的前任主持人石凉一样,赵立新也是职业演员。他演过不少影视剧和舞台剧,也多次出任编剧、导演。在翻拍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他扮演了李侠。就是这个角色,让赵立新进入了北京卫视遴选《档案》主持人的视野,最终成为了《档案》的第二任主持人。接到邀请后赵立新犹豫了很长时间。40多岁的他希望自己能很负责任地为自己做决定。他担心《档案》牵扯自己太多精力、影响自己的演艺工作;担心自己“在媒体面前曝光”……

  酷爱演戏,有“戏痴”之称的赵立新最终还是接下了《档案》。个中缘由,一是“我从小就喜欢讲故事,讲故事是很幸福的事。”二是节目本身让他很认同。第一次看《档案》时曾感觉眼前一亮:哎,还有这样的节目!“《档案》是在喧嚣的时代的一个很独特的声音。它承载着文化知识的传播,以一种非常独特的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天赋 从四五岁开始编故事讲故事

  中学时赵立新曾在偶然情况下学过播音,1986年上了中戏。之后和张涵予等人一起做过配音。前些日子,赵立新还在帮张黎导演的两部电影配音,一部是《辛亥革命》,给赵文王宣演的孙中山配音,另一部是《孔子春秋》,给孔子从17岁配到71岁。“我习惯了语言方面大量的、繁重的工作。所以《档案》我才能撑得住。”

  赵立新从小喜欢编故事,编完就讲。四五岁时候的他喜欢自说自话,讲得如火如荼的。男孩子编的故事大多和暴力有关。就这样,赵立新一个人的仗打得热热闹闹的。当时赵立新的听众很多,年龄有小的、也有大的。而且这些听众都会从自己家里拿来好吃的、好玩的来讨好他,目的就是:你给说一段!“我讲故事比较故弄玄虚。把大的、小的都给忽悠了!”赵立新笑道。

  疲惫 录制一天相当于演一集戏

  从5月1日开始录制自己的第一期节目,赵立新在首次亮相《档案》前已录制了十多期。他要为这档日播节目多储备一些,然后再去忙自己的影视剧和舞台剧。这些天里,赵立新都是早上8:00前赶到东五环外的录制现场,一直录到晚上8:00多。这样的日程一周里有6天。他的生活节奏随之完全打乱了。以往除了拍戏时演绝对男一号,他还没有过如此高强度地工作过。他每天要背超过12000字的剧本,相当于一天一个人演一集电视剧,“一天中基本没有什么喘息的机会。”

  让赵立新觉得疲惫的原因还有《档案》讲述人的“自说自话”, “拍电视剧有对手演员,有环境的变化,你能接触到新鲜的东西。这些都能让你放松。但是《档案》场景固定、人员就是你自己,没有对手演员,你没法交流。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带来更大的疲劳感。”

  设想 就像在家里给大家讲故事

  成为《档案》的第二任主持人,赵立新要求自己“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风格,”他希望,作为新的讲述人,“带给观众新的形象、新的感受和一套新的讲故事方式。”

  赵立新直言,在最初的几期里自己与石凉唯一的不同就是“讲故事的状态不太一样。”他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事。“不同的人讲故事,带出来的状态一定不太一样。这跟他每一段的抑扬顿挫、处理、逻辑重音、渲染与表演的成分都有关。”

  对于自己在《档案》里的讲故事方式,赵立新的设想是“在一种很舒适、很安逸、很闲散、很淡定的状态下自然、松弛地讲述。”他说他的想法来源于在国外看过很多资深讲述人的节目,“甚至六七十岁的都有,那种状态我很喜欢。”一次录制有关施瓦辛格的节目,讲到他的情史时,很自然地,赵立新把一只手插进了口袋里。“我觉得我很舒服、很自如。这个事没有那么严肃,没必要把它说得像一件大事一样。”

  讲述时,赵立新还会把胳膊搭在老式的磁盘上,“不用总是正襟危“站”,一脸严肃、排山倒海、慷慨激昂。需要随意一点,就像在家里给大家讲故事一样。可能有时轻声细语,有时带一点谐谑,有时有一点儿神秘的感觉……而且要真诚,要敢于把自己放进去,跟大家去做心和心的交流。只要真诚,观众就会买账,一定的。 “

  压力 没想过,我只是喜欢这件事儿

  5月17日自己的节目即将和观众见面了,但赵立新说此刻自己的心情“比较淡”,“没有太大的兴奋,因为我每天都在忙着录节目,反正总要播的。”

  谈及压力时他说“我没有压力,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观众要是特别喜欢石凉不喜欢我怎么办?因为我只是喜欢做这个事,尽力做好就可以了;至于大家接受起来可能会有一个过程,一些人可能立刻就接受了,另外一些人可能根本不接受。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众口难调嘛!”

  唯一让赵立新心里放不下的,只有不完美带来的遗憾。“我自己不太满意,哪些地方录得好,哪些地方录得不好我记得特别清楚。但是因为工作量太大,时间不允许我去‘细抠’,把它打磨到最精致的状态。由此造成的一些粗糙也就只能是遗憾了。“

  《档案》两任主持人眼里的对方

  一个陪伴《档案》走过两年历程,终因合约到期离开;一个即将入主 ,成为第二任主持人——石凉和赵立新,《档案》舞台上的两位主角,也是生活中的老相识。和本报记者谈起对方时,颇有一番惺惺惜惺惺的意味。

  赵立新 谈石凉:他为《档案》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以前就和石凉认识,也是朋友。我自从做《档案》之后就觉得他真的不容易、真的挺棒!石凉也是个很好的演员,特别成熟,对自己要求特别高。他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和独立思考的特点,绝不会人云亦云。他形成了自己的个人风格,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档案》到今天走得这么好,有这么多观众喜欢他!石凉为《档案》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能够在他的基础上去发扬、去拓展,是我的分内之事。但是如果搞砸了,我觉得我很对不住他。那天我们相互发短信时,我对他说“我只能大胆地狗尾续貂一下了!”

  石凉 谈赵立新:他的才华是不多见的

  赵立新很棒。我很欣赏他。他的才华是不多见的。《档案》找到这么个人来做是《档案》的幸运!他一定能做好,而且只会越做越好!

  【人物介绍】 赵立新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和莫斯科电影学院,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旅居瑞典,并成为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考入瑞典国家大剧院的中国人。海外求学、从艺经历15年,精通瑞典语、英语、俄语。回国后继续活跃于戏剧和影视行业,身兼演员、导演、编剧、教授和主持人数职,在圈内有“戏种”之称,也被媒体称为“难能可贵的全能型人才”。主要舞台剧作品:《上尉和他的女人们》、《爱,无处不在》、《父亲》、《我的秘密生活》、《备忘录》、《婚姻风景》等;主要影视作品:《走向共和》、《大明王朝》、《中国往事》、《血色沉香》、《永不消逝的电波》等。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责任编辑:news)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