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演员宋昊宇正在为登台演出做着最后的准备。 |
昨晚7时,长安大戏院。剧场外,统一着装、统一佩戴证件的工作人员正井然有序地引导观众入场;剧场内,水绿色幕帘后,是紧张忙碌的道具师傅,来往穿梭的舞美人员;后台,案子上的戏服已经一件件熨好、码好,演员们正在描脸……
这么严谨的阵势,挑大梁的却不算“名角儿”——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青年演员擂台赛正式开赛,来唱戏的都是“小字辈”。辈分虽小,阵仗不小,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调侃:“你看这台,装得比角儿唱的时候都好!”
打响擂台赛头炮的,是北京京剧院一团的青年演员宋昊宇,他的参赛剧目是《苏武牧羊》。“这机会,真不容易啊!”化妆间里的宋昊宇一边打粉,一遍感叹。他1997年就进入京剧院,唱了14年戏,真正独挑大梁的时候还真不多。“毕竟演出市场很现实,观众认名家,青年演员主演的机会自然就少了。”即使在行情最好的“五一”、“十一”演出季,能“傍着主角”上个一两场就已经很不错,而且多是下午场,晚上的“黄金档”也难能可贵。
“我一听可以一个人唱一出戏,赶紧就报名了。”宋昊宇笑着说,“这样的机会太宝贵了,既能锻炼,看看这些年自己到底进步了多少,又能多少找回些学校里唱大戏的状态。”和他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另外29名各团的青年演员。这些演员全部在40岁以下,从昨晚起到6月10日,他们将以每晚一台的频率,为观众带来25出大戏。
作为京剧院的当家人,在李恩杰眼里,京剧院的青年人才储备是又多又好,可怎样让他们从角儿的光辉里“冒出来”,却是个问题,况且“老是不能上台,没有好的演出机会,太影响演员的积极性”。现在,李恩杰每回路过排练厅,心里却美着呢:“熙熙攘攘全是人,都在为比赛准备,练功的热情噌一下就上来了。”
李恩杰表示,这一轮“文戏”擂台过后,11月份京剧院还将举办“武戏”擂台,接着还会邀请全国各行当的高手齐聚北京,大家共同切磋。“初步计划,这个比赛要办5年,希望它不仅能带动小一辈的热情,也能成为推动新市场的一个契机,吸引更多观众关注青年演员。”
赵杰是个老戏迷,因为偏爱马派,昨晚他专程到大戏院来看《苏武牧羊》。到售票窗口,一看排戏表,他才发现有这个擂台赛:“嚯!这么多行都有啊。”赵杰一高兴,又临时加买了《秦香莲》和《范进中举》两场的戏票,“很少有机会看到这么多年轻演员唱大戏,其实他们有他们的韵味,多听听挺好的。”
当晚的观众席里还坐着一群捧着红证书的特殊人物。原来他们是经过京剧院“认证”的观众评委,专门来为青年演员们打分的。26岁的周晓瑾就是观众评委中的一员,她谦虚地表示:“我们肯定说不上专业,但会以自己的客观感受和看戏经验做出判断。”
对于擂台赛邀请“观众评委”来打分的这一新规则,绝大多数选手都拍手叫好。宋昊宇就表示:“专家评审是看你的技艺高低,但艺术毕竟还是演给观众看的,能否得到观众的认可,才是我们作为演员最应该重视的问题。”(图/李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