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冯小刚悄悄现身重庆,为即将于10月开拍的《温故1942》选景。昨日下午,他和作家刘震云、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接受采访,透露了这部投资一亿五千万新戏的故事主线,以及筹备进度。
影响力会超越《集结号》
早在1994年,在颐和园跟王朔一起写《一声叹息》剧本时,冯小刚就萌生了把《温故1942》拍成电影的强烈欲望。“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灾难,而非常缺乏对灾难进行反省的作品。震云的《温故1942》小说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真相。”冯小刚表示,“在我的影片序列里,两部严肃题材反而是票房最高的,在观众那儿反响很大。我相信,影响力会远超《集结号》和《唐山大地震》”。
该剧剧本历经十年打磨,冯小刚形容“一直在成长”。“我和刘震云两个笨人用了一个笨办法,就是沿着灾民经过的路,再走一遍。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跑遍了河南、陕西、山西,后来因为触及到开罗会议,我们还去了埃及。在巩义采风途中,一位90岁老人刘和平的亲身经历令刘震云沉默许久,“父亲逃荒时要卖掉妹妹,母亲于是举起扁担就要拍死自己的孩子:宁可拍死,也不能卖……”并将其写到剧本里,非常有力量。
设置灾民和国民党两条线
《温故1942》讲的是1942年河南因为一场旱灾饿死300万人。冯小刚透露,故事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沿着灾民逃荒的路,影片的主角老东家一家人,包括佃户瞎鹿这一家人,在路上以不同的方式死去的过程。另一条线索则是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对这件事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刘震云对于国民党政权的腐败不是简单批判,而是尽可能站在历史人物的内心去想,蒋介石为什么不赈灾?战争全面爆发,中国非常地贫弱,军阀割据,派系斗争非常剧烈,在他看来,河南受灾只是一个特别小的事。但恰恰因为他忽略了这些灾民,六年之后,他就失去了大陆。”
灾民难找、投资“捉襟见肘”
目前冯小刚正忙于案头工作,谈到10月即将开拍。较十年前的3000万,如今投入已经扩张到了一亿五千万,但仍旧是“捉襟见肘”。特别现实的难题是,“现在生活这么好,把树皮捣成粉状吃得浮肿的灾民要去哪里找?1942年的洛阳火车站,光搭一座火车站就要几百万”,很多困难都无法克服,这部戏会比《集结号》、《唐山大地震》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