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电影新闻

张艺谋对手是姜文非冯小刚 导演权力榜将洗牌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2011年03月25日11:14

  猜想1

  请你预测一下,在未来两三年内,最有票房号召力的中国导演前三位?

  韩松落

  还会继续维持现状:张艺谋、姜文和冯小刚,毫无松动的可能。但希望姜文能排第二位,因为第一位有霸气外露的嫌疑,第三位太委屈他,而“二”是个温润的数字。

  奶猪

  姜文、宁浩和韩三平。《让子弹飞》的优势已经波及到了普通观众,这种票房影响力会持续发威,影响到姜文今后的电影,即便他的新作不像“子弹”那么直面观众,这种力量也会让普通观众倒回来看“太阳”(《太阳照常升起》)。宁浩的票房“利润率”会很高,尤其像他的新片《无人区》这样“被难产”很久的电影,如果宣传好了,就会网罗到更多普通观众。至于韩三平,要看你怎么去理解票房号召力了,他的电影票房的实际值与期望值之间的落差,也许是最小的,其优势在于资源,而且他的资源在国内是无人可比的。

  顾小白

  还会是张艺谋、冯小刚和姜文。很难有一个确定排序,但从综合实力看,张艺谋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更高,所以从盈利角度讲,张艺谋应排第一位。

  毕成功

  张艺谋、冯小刚和陈凯歌,这所谓的“传统三强”应该都在榜上,而且他们三人接下来的项目也特别好。至于姜文,《让子弹飞》有一点像七伤拳一样的练法,姜文的前三部片子带来的光环与这部片子带来的利益并不是在一个方向上,所以我想他可能会回归演员一段时间。

  卫西谛

  不出意外的话,可能还是冯小刚、张艺谋和吴宇森,毕竟资源还是集中在他们手中。

  妖灵妖

  冯小刚、姜文和宁浩。宁浩的片子一路看过来,很稳实,除了几个老牌导演外,最有号召力的就数他了。但现在你不能光以票房论英雄,卖过两亿也可能是个很差的作品,或者是个二流、三流的渣片。

  魏君子

  韩三平、黄建新排第一位,张艺谋排第二,姜文、冯小刚排第三。排序的依据就来自于目前能够知道的他们将要拍摄的电影。韩黄二人的《建党伟业》《毛泽东传》会在2013年前上映,张艺谋有个《金陵十三钗》,姜文下一部还不明,传说是《让子弹飞》的续集,但也还没定呢。冯小刚下一部是《温故1942》,可它并不是一部商业片。这样来选的话,只能是韩三平和黄建新当头了。

  猜想2

  在未来五年内,有潜力进入“国产电影大师”之列的导演?

  韩松蓓

  陈国富、宁浩和张一白。他们都是兼备商业眼光和人文情怀的导演,唯一遗憾的是此前的作品积累太少,而票房影响力,有时还需产量的支撑。

  张小北

  宁浩、乌尔善和李蔚然。他们三人已经历过中国电影市场的考验,而且也表现出潜力和资质,接下来,每个人都将有大投资的电影开拍。他们三个肯定是未来中国电影界的支柱力量。

  顾小白

  宁浩、高群书和贾樟柯。宁浩是唯一一个拍摄风格和角度比较年轻、适合现在普遍观影者口味的国内导演,同时也是唯一一个在技巧、商业上被反复验证能力特别强的全面人才。高群书是那种能沉住气拍一个自己喜欢的电影的人,尽管不是为了商业而商业,能够吸引到他的题材,却都可以和市场结合得很好。贾樟柯在艺术上的聪明和才能是别的导演不太具备的,但他这一次向商业片的转型还有待检验。

  卫西谛

  可能是这几位:陆川、宁浩、高群书、钮承泽。毕竟从技术上讲,他们都是较为娴熟的,而且对商业电影的趣味把握有一定的基础,在对大场面的处理和对明星演员的使用上,也没有大问题。当然,如果像贾樟柯或彭浩翔这样的导演要拍商业大片,我也觉得是可行的,但他们的某些追求肯定对票房有一定的天然限制,但也不排除出现像《让子弹飞》那样的奇迹。

  奶猪

  姜文、王家卫和顾长卫。特别要说说王家卫,他已经有了很好的小资观影人群,需要的是对于普通观众的影响。内地给了很多香港导演“大片基础”,这个大片不仅是大投资和大场面,还有“格局”,如果他的《一代宗师》能打破自己原有的“小资格局”,没准会有一个不小的转型。

  魏君子

  从现有作品看,宁浩和乌尔善是有希望的。宁浩的《无人区》马上上映,我看过初剪,觉得很棒。第一,他有这个底气,第二,他愿意花时间去筹备。何况他已经有过亿的影片了,还能这么有条不紊,而不是专注于炒作,我觉得宁浩的眼光很长远。乌尔善是个视觉系的导演,你看成本那么低的《刀见笑》,还能拍出远胜于成本的效果,这是一个把视觉玩得相当炫的人,相比之下,其他中国导演在视觉这块都显出严重的想象力匮乏。

  妖灵妖

  除了宁浩,我觉得尚敬也很不错,虽然他的《武林外传》可能是个比较失败的电影因为剧本上有些问题。但他想了很多有趣的“点”,给了影片一些不那么愚蠢的“笑料”,有些桥段设计得很不错。

  猜想3

  “新锐导演”会给华语大片的票房大战带来新冲击吗?

  韩松落

  不会冲击到冯、张、姜的那个层面上。因为几位票房大佬的积累是在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完成的,而现在的新锐导演没有积累的环境。

  妖灵妖

  什么冲击也不会有啊,他们都是“被”市场冲击的。有些新导演受到非类型片的限制,可能很难获得高票房。比如像《刀见笑》,虽然导演本人很有潜力,但这个片子其实是反类型的,它要解构所谓的武侠片,那就变成小众电影了,那它再好看也没用,要是没有卡司,就会被扔到很差的行列去。所以对新导演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去配合类型,不然永远会被说:这个片子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不能给大众观赏。

  卫西谛

  随着银幕数量的增加、观众趣味的分化,新锐导演必定会对市场有所冲击,毕竟观众对旧的一票人马已经显现审美疲倦。

  魏君子

  所谓的“票房大战”,都会有几部大片一起“打”,这是已经形成的局面。按照一个导演两年一部片子的周期,单靠几个新导演,不会产生什么大变动。炒冷饭的、跟风的片凑在一起,背后还有很厉害的电影人,这些才是票房大战的主力。新锐导演除非像当年的王晶一样,一年拍三四部,那他才会带来影响,但现在最厉害的也就是一年拍两部。

  顾小白

  还是能的,中国真正能在艺术上和技术上都能及格的导演数来数去也就十几位,整体的水平还是在及格线以下。好多导演能进“亿元俱乐部”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这种所谓的竞争还是因为能过关的导演和创作团队太少了。

  奶猪

  像张一白、徐静蕾、高群书这些凭借一部影片就打响知名度、跻身“亿元俱乐部”的新锐导演,他们的好处是给千万级投资的电影创造了市场,会慢慢建立并稳固中国电影的“中产阶层”。

  猜想4

  你认为决定导演票房号召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张小北

  现阶段主要在于制片公司对资源的掌控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有钱请大明星来演,有钱铺硬广和宣传,搞得定院线,那你拍成什么样的电影都可以过亿,这是已经被证明了的。

  卫西谛

  目前来说,确实还是题材、明星以及营销这三个方面最重要。但经过10年看大片的经验,我想在剧本创作和导演叙事技巧上,观众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归根到底,商业电影还是把说故事的能力摆在第一位的。

  奶猪

  表面上的因素有演员和宣传,实际还是要靠剧本和对电影的整体调度。公众知名度是在内地发展的导演所必须具备的,这也是他们的优势,导演知名度这种东西在香港和台湾基本上都是不存在的。

  顾小白

  有了商业片的土壤,将来才有小众艺术电影的空间。既然现在拍商业片是最紧要的,那最关键的还是导演的拍摄技术,艺术鉴赏力什么的都先不那么重要,因为这些因素可以由编剧团队来弥补。好莱坞的商业片导演的技术水平都得在90分以上,而在国内,拍商业片的技术水平最多才能达到80分,能达到这个分数的导演目前就是张艺谋、冯小刚、宁浩、陆川、高群书和乌尔善。

  魏君子

  导演制非常明显,这是国内跟国外的最大不同。在国外,像斯皮尔伯格这类顶级大导,都还需要明星的搭配,比如海报上的汤姆·克鲁斯就会比他重要很多,其实这样是比较均衡的。在中国,对导演有一种神化,他们大过了卡司大过了剧本,基本剧本就等同于导演,编剧就得为导演服务,可能编剧把故事编得很好,但导演不一定会拍出同样的效果,他会一如既往把剧本拍成他的风格。

  妖灵妖

  应该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类型,一个是卡司,这两个是最决定的。老实说,纯以票房论的话,没有前两点,剧本是没用的,因为你的最重要的点打不出来。在中国拍商业电影有一条很重要,你要遵循类型片这个规律。在目前这个初级阶段,你可以发现这几年非常卖座的电影,它们的类型都是非常清楚的,例如《叶问》就是纯武打,《将爱》就是纯爱情,另外卡司也都用得很好,那票房成功是必然的。解构类型片是个很分支的事情,你要用它去搏票房,要在喜剧的基础上拍黑色喜剧,那应该注定会是失败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书儿)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